APP下载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观察

2016-12-07刘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治疗效果

刘婕

【摘要】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 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剖宫产术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用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切除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治疗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 35例(70.00%), 有效12例(24.00%), 无效3例(6.00%), 总有效率为94.00%。结论 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患者采用剖宫产与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使患者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子宫肌瘤;分娩期;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68

子宫肌瘤是当前临床妇科疾病常见病症之一, 该病症多以合并形式出现, 较为常见的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当孕妇孕期时间越漫长, 其孕妇体内雌性激素也会随之增多, 这是诱发孕妇出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重要因素, 在近几年呈现极高的发生率[2]。在临床治疗中, 该病症的传统治疗方式为剖宫产术, 但该手术治疗与预后效果十分不理想, 对产妇机体影响较大[3]。有医学研究者提出[4-6], 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完善单纯剖宫产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缩减手术时间, 对此, 本文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展开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4~35岁, 孕周30~40周, 经产妇30例, 初产妇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38岁, 孕周35~45周, 经产妇30例, 初产妇20例;两组患者经B超检查均确诊患有子宫肌瘤病症,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剖宫产术进行治疗, 对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措施, 并根据剖宫产手术治疗所需做好临床消毒工作;治疗组采用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切除术, 手术操作内容主要包括:①剖宫产术。手术前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 观察胎儿活动状况, 明确子宫肌瘤的具体部位及大小, 评估病情后, 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术后采用20 U缩宫素加入林格氏液500 ml静脉给药。②子宫肌瘤切除术。根据肌瘤部位将带蒂浆膜下肌瘤根部进行切断并摘除, 若浆膜下肌瘤未带蒂则采取肌瘤长轴手术治疗, 以纵形切口, 将肌瘤进行切除, 并将摘除肌瘤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在手术完成或, 对手术切口做好止血缝合工作。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 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与观察;在临床治疗效果上, 其观察标准主要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 痊愈:术后经检测病灶部位恢复正常, 经3个月观察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术后出现少量出血现象, 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无效:术后出现大出血, 出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症状。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发现, 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64.7±22.4)ml, 手术时间为(39.62±5.09)min,

住院时间为(6.97±0.01)d, 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6.00%);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42.7±32.2)ml, 手术时间为(37.68±4.07)min, 住院时间为(7.11±0.47)d, 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20.00%);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经临床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35例(70.00%), 有效12例(24.00%), 无效 3例(6.00%), 总有效率为94.00%。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诱发产妇出现早产与流产的重要因素, 该病症不仅对产妇会带来不良影响, 也会给胎儿的正常发育带来严重影响。有研究结果提出, 该病症在产妇患者群体中的发病率为0.5%~2.5%, 其发作期间患者普遍不会出现显著特征, 且多以临床检查时被查出。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因子宫肌瘤的影响出现极大几率的早产或流产,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可能与肌瘤大小有关, 当肌瘤对子宫造成挤压现象时, 患者宫腔会因挤压出现变形现象, 导致子宫宫腔承受较大压力, 最终导致子宫出血收缩, 引发了流产或早产[7]。

从治疗方式上来说,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无论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还是剖宫产, 其都会出现术中出血现象, 而导致术中出血的重要因素十分复杂, 如子宫肌瘤位置因处于宫颈下段部位, 导致胎儿下降分娩存在障碍, 引发产妇出现难产现象等。而多发性子宫肌瘤, 尤其是处于肌壁间肌瘤还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利, 进而引发出血。肌瘤导致的子宫复旧不良、引流不畅等也可能导致宫内感染以及晚期子宫出血。为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 应做好早期诊断和治疗。在手术治疗中, 其如何利用手术治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总结以往临床治疗经验来看,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重点在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前在医学临床中其诊断方式较为可靠的为超声检测, 利用超声影像对患者肌瘤部位及肌瘤大小进行观察与记录, 对产妇患者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十分有利。在本次研究方法中, 作者将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切除术作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 并有效避免了二次手术治疗, 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减少并发症现象, 同时减少因手术对机体造成的二次伤害, 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 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时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 并发症较不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明显降低。在临床治疗疗效上,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 35(70.00%)例, 有效 12(24.00%)例, 无效 3(6.00%)例, 总有效率为94.00%, 疗效较好。作者认为, 在行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切除术时, 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进行同期手术时, 应尽量选择一个手术切口, 这样既能保证切口的美观度, 也能在切除肌瘤后尽快关闭切口, 减少术中出血量, 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②在手术操作中, 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肌瘤大小、肌瘤部位等合理选择手术时机, 一旦患者出现剖宫产出血过多情况或是宫缩乏力, 则不宜行肌瘤切除术。③加强对孕产妇的B超检查, 时常分析肌瘤的生长情况,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规避因妊娠月份增大而带来的肌瘤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 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患者采用剖宫产与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使患者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成效, 保障母婴健康, 临床医师还应加强对同期手术注意事项等的深入研究, 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邱盛洪.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 当代医学, 2014, 15(6):65-66.

[2] 米娜瓦尔·艾麦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及并发症.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10):21.

[3] 王瑞, 付俊义. 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临床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1):137, 140.

[4] 谢有欢, 樊秀花, 张璟嵋. 剖宫产同时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12(2):162-163.

[5] 徐瑾.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8):1863-1864.

[6] 朴香淑, 周丽萍.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79例临床观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s2):275-276.

[7] 苏会港, 李鹏博.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4):64-65.

[收稿日期:2016-07-22]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