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高效课堂的真谛

2014-12-08邱子华叶灵君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辅关怀理想

邱子华  叶灵君

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能让教师感到幸福,什么样的课堂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课堂?这是教育“质量”主题下最具现实意义也最具挑战的课题。也许我们不可能去彻底实现理想的课堂,但我们可以去接近它,可以在内心去仰望,从而改变我们的惯常教学姿态。《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给课堂一点形上关怀,就是这样一种超越现象世界的课堂,努力去追求课堂本真的尝试。

“高效课堂”的提出与兴起,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事件,它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密切相关。人们之所以言必称“高效课堂”,与规范办学行为形势下比过去课程课时、学生在校时间相对减少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校长提出要抓高效课堂,否则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升学会受到影响。因此坦率地讲,“高效课堂”的提出本身就是服务于知识教学的。如果我们这么功利地看教育,仅仅把高效课堂看作是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的场所,教材学案化、课堂训练化、交流板书化、点拨答案化,那么,绝不会有真正的高效课堂,弄来弄去还是“死”的课堂,没有生气的课堂。不但学生负担没有减轻,课堂效率没有提高,而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思维方式的弱化、教师素养提升的缺失还会成为新的课堂危机。

今天的课堂必须面对残酷竞争的社会现实,课堂不能过于理想化,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可以堂而皇之地说不需要课堂理想的呵护?没有理想的课堂可能是高效的,但必然是平庸的。所以,当我们的课堂因过于迎合竞争而失去了必要的理想呵护的时候,课堂的平庸化就不可避免了。课堂的平庸化,实际上就是在走向非课堂,在走向非人的课堂。这样的结果是使学生的整体人格平庸化,换言之,就是让学生的人格始终处在当下、现实的框架之内,使其生命缺少了对现实的必要的超越,他们的精神空间是狭窄的,很难拥有完整和成熟的人格。

课堂的形上关怀就是要超越课堂的技术层面,去领悟课堂的真谛。形上关怀是引导课堂超越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授受而敞开个体人格完成的方向,从而使课堂实践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中心。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灵魂的课堂。我们强调课堂研究的审美化、人文化、历史化,强调课堂的思考要有大视野,不要局限于一时的功利,要用一种直悟生命、直悟课堂本真的方式,从当下去触摸永恒。与此同时,又要把这种关切落实在课堂的细节之中,有大胸怀,从小事做起。

课堂的原点究竟是什么?课堂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花朵的一只花瓣。那么,教育的本义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由是,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赋予人以价值,并不断提高这种价值,使受过教育的人的生命更具有意义,更能为他人和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所尊重。即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人”的生成,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教育的全部功能应当是服务于学生的人生。

理想课堂应该是思维场、情感场和活动场,是人的“生命发展场”。理想课堂的价值取向是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化课堂”的。理想课堂就是创设思辨性的课堂,没有思辨性,就没有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同时,要学会理性地认识事物,洞察事物的本质,营造情感化的课堂,拓展生活化的课堂,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入浓郁的生活气息。

课堂之中,“人”永远是目的。人的生命质量,决定了课堂质量的高度。既应当让学生学得快乐,更应当让学生学得深刻,要坚决杜绝功利化追求,老老实实地按照教学自身的规律办事。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成为生命的真诚歌者,用生命去歌唱,而不仅仅是用技巧歌唱。

改造、改革课堂,既要建立理想,又要回归常态。所谓建立理想,就是要提取理想课堂的基因,破解理想课堂的密码,构建理想课堂的模型,消灭“自然课堂”,从而回归课堂常态。所谓回归课堂常态,就是要褪去一切“包装”,回归到课堂本真的状态,不讲形式、不受约束、不被左右、不懈怠、不动摇、不折腾,尊重规律,依靠科学。

概言之,理想课堂就是既有学科深度,又有教育宽度,还有思想高度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能够给人以思想(或称智慧,包括独立、反省、思辨力等),给人以眼界(深邃、多维、穿透力),给人以胸怀(博大、宽厚、自信力),给人以情感(向真、向善、审美力),给人以文化(包括文化品格、文化素养、文化境界和升华力等)。

看一堂课是否走向理想课堂,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参与度、思维度以及效率度。

参与度包括学生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多元参与的程度,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乐趣,学生享受到的智慧生成的成功愉悦感。

思维度包括内容处理的深刻性,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视野引领的深刻性。任何课堂都需要学生个体独立地静悄悄地阅读和思考,这种阅读和思考越充分、越有深度,小组的交流和互动才会越有质量、越有效果。因此,应尽量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裸读”,即学生直接面向教科书文本进行阅读,可以借助工具书(字典)但不要依赖教参或教辅。但是现实中,我看到学生手头有不少教辅,学生在预习时直接查看教辅、走捷径,一下子把书都看完了。这是以教辅代替教师对学生进行讲授和灌输,它的危害性是很大的。第一,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读书只是向课本和教辅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第二,容易造成“假知”,使教学失去针对性。“教科书+教辅”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看看和查找就可径直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都隐蔽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它的着力点。高效课堂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上,学生展示的内容也应该基于学生自我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见解。

效率度包括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目标与措施的契合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基础和发展)。

今天的课堂还远未达到理想的课堂水平,课堂的改造、改革只能是渐进的、软着陆的。我们谈论课堂的形上关怀意在纠偏,是要补充当下课堂的缺失,而不是替代它。是要让忙碌之中的教育者心怀一种课堂的形上关切,从而保持对课堂的一份朴素、本真的情怀,把学生的发展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提升课堂的人性意味,扩大课堂对于人性陶冶的深度与广度,通过课堂来启迪、培育优良的人性。课堂的形上关怀如何才能实现?一是面向现实,二是面向生命的本真。意识到课堂的生命关怀,才是课堂的本真关怀;引导学生去认识生命、丰富生命、提升生命,才是课堂的根本目的。

(责任编辑

肖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辅关怀理想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新疆: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教辅出版,痛并快乐着
理想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