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
2014-12-08昝立俭
昝立俭
摘要:晚唐时期,在诗歌逐渐褪去耀眼光晕的同时,词的繁荣给这一时期的文坛带来了新的风景。作为词之新风的积极开拓者,作为词之革新的重要领导者,温庭筠将词这一文体第一次开掘出熠熠的光彩。他上承盛中唐的底蕴,开花间词一派,以曲折的笔调、华丽的辞藻开花间词“深美闳约”的风格,其词作中的女性形象端庄清丽,如一缕清风,穿行于浓妆艳抹、萎靡颓唐的晚唐五代的词林,作“严妆”丽行
关键词:温庭筠;花间词;艺术特色
晚唐五代时逢乱局,文化学术多趋于衰飒,但恰在此时,一股以写女性、闺阁为主的文学创作风气悄然兴起,不日即蔚为大观,尤其词的创作更是异彩纷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词人,形成一个稳定的创作群体,即为“花间派”,这一词派中不乏在文坛纵横的一代大家,而这其中,作为花间词的宗师级人物,温庭筠在花间词风的形成、发展、兴盛的过程中无疑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孟子曰:“知人论世”,欲把握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就需从历史、文化的大语境,词人的生平遭际,词作的评析,这四个角度去探讨。
一、 唐风的熏染
时至晚唐,唐王朝当年的隐忧终于成为了现实的危机,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外族侵扰,日暮途穷之象尽显,这时的文学承继中唐的内转向趋势,继续在细腻之中寻找寄托。胡应麟道:“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盛唐因其积极的入世态度而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眼光,中唐是颓唐与退避,晚唐则着力于日常生活中,逐渐由诗向词过渡。“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正是晚唐文人的集体写照。正当此时,温庭筠挟着盛唐壮阔浑雄的游丝,承继着中唐绮靡寥落的气脉,浸染着晚唐颓败衰飒的风气,在唐王朝堕入永夜之时,锦衣夜行。
二、 自我的锤炼
温庭筠,或作廷筠、庭雲,根据其弟名庭皓可推知庭雲在先,庭筠在后。字飞卿,本名温岐,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温庭筠当时以诗、词、骈文的成就扬名于晚唐的文坛,其诗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时人称其为“温八吟”,
在青年时,多次入京考取进士,但因其讽讥权贵,且与丞相令狐綯的不睦对其造成了很大影响,被当朝者所排挤,导致仕途颇为坎坷。而其中于《唐诗纪事》中记载或可见端倪:“宣皇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綯假其飞卿修撰,密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又云:令狐綯曾以旧事访于庭筠,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綯益怒,奏庭筠有才无行,卒不登第。”正因为如此遭际,使得他风流放荡,常常和浪荡子弟出入于青楼酒肆,眠花问柳,终于散尽资财,穷困潦倒。坎坷的身世命运并不能暗淡温庭筠的生命光华,他精通音律,善于鼓琴吹笛,时人赞曰“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他的词作发于心,着于墨,探乎幽,取乎静,和乎曲,统乎丽,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引领了一大批文人的创作倾向。
三、 词作的行止
温庭筠的词现存确定的有六十八首,包括了《花间集》所收录的六十六首和《云溪友议》中的两首。其词作虽所存不多,但能经过千百年文人的审美考验而依然屹立不倒,依旧被人所称道,这本身就是对温词的一种肯定,说明了温词在艺术上达到了令同时代的词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这一观点,代表了自古至今许多人对温词的看法,甚至将温词归于艳词一类。但统观温词,艳词的创作并不是温词的全部,甚至根本不能概括温词的特色。比如《清平乐》一首: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流水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这首词并未见任何艳词的痕迹,甚至风格与之迥然不同,它并不描写相别时的儿女柔情,而是偏重于表现出行者的悲壮,透露出一种燕赵之风,慷慨之情,语言质朴无华,更加透露出一种阳刚之美。
比如温庭筠的一首词《菩萨蛮》,历来被人所称道,也是温词的代表性作品。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通过白描的手法,通篇描画女子晨起梳妆之事,以女子最简单的动作,暗设了一个隐蔽的意义的空间,女子的意韵、情怀、诉求,心理的轨迹恰如首句“重叠”而且在“金明灭”之中,使人一方面或可寻踪,另一方面又难以断言,以白描的手法通行全篇,却传达出一种朦胧之美,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与奇巧的用意。温词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从细处着笔,善于描摹。
总体观之,温庭筠不仅是“花间鼻祖”,而且为整个词学开了先声,诚如刘学锴先生所言,温庭筠是“词体蔚为大国的真正奠基者”,其词气象富丽、繁缛精美的外在形貌,情绪化的审美追求,以及意象和合、意境明暗交叠、结构层递、音律复杂多变等内在技巧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了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感的能力,体现出有别于诗的以艳为美、以悲为美、以婉为美的词体特色,对词学的发展,特别是婉约词风的定型都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钱 穆:《国史大纲》,第390页,商务印书馆,1994。
[2]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2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龚鹏程:《唐代思潮》,第213页,商务印书馆,2007。
[4]钱钟书:《谈艺录》,第61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第1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