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日跨文化交际服饰色彩的差异

2014-12-08安翀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安翀

摘要: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沟通作用,服饰和色彩都是非语言交际手段。论文阐述了色彩和服饰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分析了中日服饰色彩的差异及在其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指出如何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谈谈服饰色彩对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饰色彩;非语言交际;民族性格;跨文化交际 ;汉语国际推广

一 色彩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人际交往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而色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衣服的颜色,什么场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正式的场合要穿庄重的衣服,不要穿花哨颜色的衣服。关于食材颜色上的搭配,中国菜肴追求色香味俱全,色居其首,可见它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同学聚会、商务酒会等。在居住环境中,室内装修的色彩很重要。恰当的室内装修色彩是给人良好第一印象的关键,有利于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出行方面,色彩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传达某种信息,如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综上,以色彩为媒介的交际活动都没有用语言进行交际,即非语言交际。所以,色彩也是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人际交往中以隐性的方式传递信息。

二 服饰作为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作用

服饰,衣服和装饰,不仅指身上穿的衣服,还包括搭配的饰品,如帽子、发饰、围巾、鞋等。关于服饰的作用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包括:御寒、遮羞、装饰。有人认为包括:舒适、遮羞、展示。服饰在人类文明早期的主要作用是御寒和遮羞。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不断丰富,服饰有了装饰的作用,它暗含了身份、等级、职业等信息。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服饰是体现不同阶层的重要手段。平民百姓只能穿棉、麻等制成的粗布衣服,所以又称作“布衣”。上层人员则穿着丝绸等制的精美衣服。官员之间也有等级之分,以明朝官员服饰为例,百官依品级穿着不同颜色并绣着不同花纹的朝服,朝服上有代表品级的图案。文官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武官与文官有所不同,一、二品用狮子,三、四品用虎豹。可以看出明代文官用鸟的图案,武官则用兽。这样不仅可以区分文、武官,还能看出上下级。官员可以据此决定与其他官员谈话的内容及分寸。文武官之间交流尤其要注意讲话的内容,文官不能总说文邹邹的故意卖弄文采的话,那样会令对方感到反感。同理,武官在言谈举止上流露出蔑视文官的信息,认为他们只是“酸儒”,除此之外别无用处,那么交际活动也会失败。同样地,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也要注意分寸。上级对下级说话时,虽然官位在对方之上,但也不能太过颐指气使,否则会令对方心有怨恨,不利于以后的交际和共事。服饰在中国封建社会象征着身份地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无声地传达了身份信息,为交际地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服饰不仅在中国具有这种作用,在其他国家同样可以发挥它作为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作用。

在日本,服饰可以传达一些信息,比如,所属家族、婚姻状况等。现在的日本人已经不把和服当作日常衣服,但在一些正式场合还是要穿和服。看他们穿的和服,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信息。日本女子穿的和服根据年纪的不同有所改变,未婚少女穿“振袖”,已婚妇女则穿“留袖”和服。男子黑色“裙裤”和服和已婚女子黑色“留袖”和服上有家徽。服饰虽然是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但却为语言交际奠定了基础。如果见到一位穿着“振袖”和服的女子,称呼上应该注意,不能称她夫人,那样对方会很生气,把未婚少女叫成已婚妇女是不能容忍的。大多日本家庭都有家徽,在正式场合中,人们可以通过家徽判断其所属家族,在交际活动中有意识地靠近对方家族,或避开对方家族敏感的话题,这样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服饰在非语言交际中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有些信息不靠语言描述更利于交际活动,如年龄和婚姻状况,这些属于个人隐私,以非语言的形式向对方传达,避免了尴尬情况的出现。

三 中国人惯用的服饰色彩

就色彩而言,谈到中国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红。红色确实是中国人喜欢并常用的色彩,大到国家庆典,小到家庭节日庆祝,从古至今就是如此。

红、黄两色是当仁不让的惯用服饰色彩。中国的国旗就是以红色为底色,上有黄色五角星构成的。红色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服饰的常见色彩,因为它象征着吉祥。古代上到皇室下到平民举行婚礼都要穿红色衣服,尤其是古代新娘要穿红色嫁衣,就连配饰大多也是红色的,比如腰带,头饰等。现代虽然流行穿洁白的婚纱,但在婚礼过程中新娘也会换上红色旗袍。黄色在封建社会是皇室专用的颜色,明黄色的龙袍是皇帝威严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普通百姓禁用明黄色。但在现代就没有那么多禁忌了。中国人喜欢黄色与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的国情有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农业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产业。而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土地普遍是黄色的,人们爱屋及乌,也就视黄色为重要的色彩。红色和黄色艳丽醒目,给人激情洋溢、振奋不已的感觉,同时又令人肃然起敬。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追求雍容华贵、大气磅礴的心理状态,这一点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大型活动都可以看出来。从人员的服装到场地的布置,艳丽夺目的色彩是其主要色调,其中红、黄占了很大一部分,如雍容华贵的仕女服装、考究的京剧戏服。

四 日本人惯用的服饰色彩

日本人喜欢淡雅朴素的色彩,服饰色彩以白色、青色为主。日本人尊重自然,依赖自然,喜欢纯净、原生态的事物。日本又被称为“雪国”,雪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反映了日本人顺应自然的心理。很多“振袖”和服以白色为底,上有梅花、樱花。日本是一个岛国,在信息交流不畅通的过去,日本曾有一段漫长的相对落后的时期,即绳纹文化时期。在长达八千年的时间里,日本人靠采集渔猎谋生,也许是这段漫长的历史,让日本人越加珍视自然。公元前3世纪,中国大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经由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诸岛,从此日本开始向农耕文明过渡。水稻的种植在这一时期也传到了日本,稻作文化的传入催生了弥生文化的产生。水稻脱壳后果实的色彩正是白色,日本人喜爱喜爱白色也反映了对稻作文化的尊敬。在日本人眼中,青色是一种广泛的色彩,包括青、绿、蓝、灰甚至接近白等颜色,它泛指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色彩。古代日本和服很多是青色的,因为染料易得,在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使用青色作为服饰色彩也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日本人参加正式活动如婚礼和葬礼都会穿黑色和服。黑色相对于白色来说并不常用,但它确是正式场合中必不可少的服饰色彩。

日本人惯用的服饰色彩与其民族性格有关。这里单就自然环境而言。一方面,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没有壮阔的自然景观,所见皆是秀丽温婉如中国江南水乡一般的景色。加之气候宜人,没有频繁的自然灾害,他们能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平淡中美好。所以,他们形成了朴素、宁静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日本自然环境清幽,在过去与外界交流甚少,恬淡的生活使得日本人形成了淡泊的性格。日本人依赖并尊重自然,加上朴素淡泊的民族性格,他们追求自然的本色,偏爱恬淡、清幽、高雅的色彩。

五 中日跨文化交际服饰色彩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服饰色彩充当“门面”的角色,是给人良好第一印象并顺利进行交际活动的关键。所以,要了解对方在服饰色彩上有哪些禁忌和喜好,千万不要去触碰对方的“雷区”。不然,小则跨文化交际进行不顺利,大则引起文化冲突。下面以两国代表性服饰为例阐述中日跨文化交际服饰色彩的差异。

中国的代表性服饰是旗袍。旗袍是从清代的旗装改良而来,是民国二十年代之后才有的服饰。旗袍是丝绸制成的,丝绸给人雍容华贵、高贵典雅的感觉。虽然也有色彩淡雅的旗袍,但大部分都艳丽夺目,如红色、金色、绿色、粉色等光鲜亮丽的颜色,让人眼前一亮。

日本的代表性服饰是和服。和服又称“吴服”,是在中国三国时期由吴国的商人传入日本的,日本的和服与吴国的女子所穿服饰及其相似,只不过吴国女子的服饰没有日本和服的背包。和服有男女之分,还有未婚、已婚之分。男式和服颜色比较单一,以深色为主。女式和服颜色多样,以淡雅为主,未婚女子可以穿艳丽一点的和服,已婚女子要穿得朴素一点。

中日两国服饰色彩可以说是两个极端,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一对日本夫妻参加中国人的婚礼,本来有客人来应该欢迎,但他们穿着黑色和服,男子穿着黑色羽织袴,女子穿着“黑留袖”。在日本,参加婚礼要穿正式的衣服,如上述日本夫妻这样,但他们去参加中国人的婚礼,就属于跨文化交际了,要考虑到中国人在服饰上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色彩问题。人与人交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服饰,服饰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中国人喜欢喜庆、艳丽的色彩。在婚礼中尤其如此,红色是婚礼的主色,因为它是吉祥的象征,寓意红红火火。黑色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黑暗、死亡的象征。在葬礼上多着黑色、白色或深色服饰。在婚礼上穿黑色衣服是很晦气的,所以,这对日本夫妻从他们出现在婚礼现场的那一刻,就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焦点”,是众人眼中质疑的的对象。总之,他们是不被欢迎的人,这一跨文化交际以失败告终。同理,一位中国女士穿着大红色旗袍去参加日本人的婚礼,打扮的光鲜亮丽,这身打扮在中国人眼中挑不出错处,但在日本人眼中却犯了大忌。因为红色是凶恶的颜色,而且在正式场合应该穿黑色衣服以示尊重。这位中国女子的服饰在日本人看来太过随意,和上文中的日本夫妇一样会招来异样的眼光,跨文化交际非但没达到沟通的目的反而拉远了彼此的距离。

六 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出现了这种文化冲突,应该如何解决呢?以上文的案例为例。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文化,这是基本的礼节和应有的态度。中国和日本之间虽然存在文化差异,但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该一视同仁。其次,理解并适应对方文化。就中国人而言,应该多了解日本的文化,在本文中应该了解日本的服饰文化,理解它的合理性,这样适应他们的文化就不会太困难了,觉得在婚礼上穿黑色衣服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再者,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待文化冲突。既然,日本人不能接受在婚礼上穿鲜艳颜色的衣服,中国人也无法忍受在婚礼上穿黑色衣服。那就避开双方的禁忌色,中国女士穿褐色服饰去参加日本人的婚礼,这样就不会有太大分歧了。最后,入乡随俗,融入到对方的文化当中。中国女士穿黑色衣服参加日本人婚礼,这样就融入到日本的服饰色彩中了,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七 了解服饰色彩的差异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无处不在,大到国事访问,小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下面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阐述了解服饰色彩对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师在上课时的衣着要得体,色彩上也要注意,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假如一位女老师给日本学生上课,课程内容是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她穿一件代表中国传统服饰的旗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只看书本上或多媒体上的图片要好。但需要注意旗袍颜色的选择。日本人喜欢淡雅的颜色。她可以选一件白色为底,上有刺绣的旗袍,既与学生产生色彩文化的共鸣,又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会加大,有利于学好汉语并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促进汉语国际推广。

结语

服饰色彩属于非语言交际手段,了解不同文化的服饰色彩,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本文就服饰色彩分析了中日跨文化交际的差异,这只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小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从业者,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只有贮备大量的知识才能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94,108

[2]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71,375

[3] 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中文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8,29

[4] 叶渭渠.日本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5,36

[5]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26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形文化障碍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