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字语“随机应变”语源探微

2014-12-08马林欣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源旧唐书变体

马林欣

摘要:四字语“随机应变”产生的时间一直被认为是五代后晋时期。在刘昫等编撰的《旧唐书》中,该四字语首次以完整的形式出现。但是,该四字语在此之前也存在着一些意义相近的变体。本文分别从“随机”、“应变”以及“随机应变”三个角度对历代文献进行考察,分别研究了“随机”的最早记录,“应变”的最早记录和“随机应变”早期相似句式表达及演变而来的过程。

关键字:随机应变;语源;演变;变体

四字语“随机应变”在文本及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广泛,应用的语境比较广泛。通过对历代文献和成语词典进行查询,我们可以发现,“随机应变”多用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军事战略的技巧,或是用于表达其他的时事转换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等。此外,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中,该词常常用以给予对方建议、要求和命令等。

但是,在“随机应变”的出处方面,出版的词典中,多记载为“出自”或“语出”《旧唐书·郭孝恪传》①。在考虑了成语本身的特性后,笔者认为“随机应变”的最早使用,准确的说,它的近义词,或者变体的出现,可以追溯更早的时期。

“随机应变”一词的完整形式最早见于《旧唐书·郭孝恪列传》:

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旧唐书》是由五代后晋刘昫等撰,因此,“随机应变”的语源自然地被追溯到后晋时期。现在的很多的成语工具书和网上电子资料显示均是“语源或出处为《旧唐书》”。但这并不能说明,该四字语在后晋之前不存在变体或者是相同及相似句式的表达。事实证明,“随机应变”存在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具体分析如下。

四字语“随机应变”本身是由两个动词性词语组合而成,所以,可以将成语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搜索和语源探求。

一、关于“随机”的最早记载。“随机”本身在四字语“随机应变”中的词意应是“顺应时机、顺应形势”。凭借此种含义,对后晋之前的文献进行搜索和筛选可知,仅《全唐诗》、《南齐书》②、《陈书》③、《梁书》④这四本记载中有“随机”的运用,但《南齐书》与现代汉语中“随机”的意思并不相同。南朝时期萧子显的《南齐书·蛮东南夷》记有:

万善智圆备,惠日照尘俗。众生感缘应,随机授法药。

引文中“随机”指的是“顺应缘分”,与四字语中“顺应时机,顺应形势”的“随机”意义不同。所以“随机”的最早使用不能推至南朝,只可定位在唐朝时期。

二、关于“应变”的最早记载。现代汉语词典⑤中“应变”标注为“动词性,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意指能够灵活应对。通过检索后晋之前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应变”出现的时间较早,且运用较为普遍。从战国末期《荀子》和《韩非子》,到西汉时期刘向的《贾谊新书》、《刘向说苑》,东汉时王充的《论衡》,西晋时期陈寿所著《三国志》,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钟嵘的《诗品》中,及后来唐朝的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词语“应变”的使用,并在其用法与含义上,与现代词语中相一致。

战国末期《荀子》中写道:

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

“应变”在这处是指应对突发情况与变化,“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也”意思是“能够应对突发变化,这是圣人的机智聪明。“应变”作为动词性词语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由此可见,“应变”这个词在战国时期就出现在著作中,并延续使用至今。

三、关于“随机应变”早期相似句式表达及演变而来的过程。传统的对“随机应变”的定位是《旧唐书》,而在“随机应变”成词且并被后来的人们所使用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由原来的两个词语组合成四字语来使用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形式,而这些形式需要参考《旧唐书》之前的文献。

通过对文献的考察,笔者找到了以下的形式。

(一)《管子·宙合第十一》⑥中所载

植而无能,不可善也。所贤美于圣人者,以其与变随化也

这里的“以其与变随化也”对应前一句“所贤美于圣人者”,构成所字结构和“者...也”的判断句式,意思是“比圣人更加贤明美好品质的人是凭借他顺应变化而变化的人”暗含之“随机应变”,所以,这里应算得上是本词的早期的一个雏形。

(二)在郭璞著的《葬书》⑦中记有:

夫一气磅礴于天地间,无端倪无终穷,万物随时运化,本不自知,而受造物者亦不自知也。

“万物随时运化”与“随机应变”的意义更加相近,可译作“天地万物顺应时机运作变化”。在这里仅仅是“随机应变”表层含义的另一种表达,但是,为“随机应变”的后晋之前的形成有一定推动意义。

(三)在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⑧中,有与“随机应变”形似意同的句式表达。《文心雕龙--征圣第二》:

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征之周孔,则文有师。

这里,“随机应变”被分成对应的“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可译为“或者抑制,或者援发,都随着时机而定,要适应具体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译文与“随机应变”的含义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

(四)“随机应变”在后晋之前的唐朝,出现了最为相似的形式,应可以称之为其变体,在《太白阴经》⑨写道:

经曰:军行遇大水、河渠、沟涧,无津梁舟楫,难以济渡。太公以天サ大船,皆质朴而不便于用。今随事应变,以济百川。

“随事应变”在这里与“随机应变”的意义大体是相同的,“随着事情变化而变化,从而渡水过了百川”。“随事应变”的用法和含义与“随机应变”是大体一致的,推动了“随机应变”的出现。

通过对“随机”与“应变”的语源探究,我们发现,二者在结构上都属于动宾式,在语境运用上,“随机”指突发情况;“应变”指的是应对出现的变化状况。加之,这两个动词性词语一直被频繁地使用。以上这些条件促使了后来“随机应变”组合产生,而在形成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于“随机应变”的其他形式,如:随事应变,这对了解它的语源与演变过程,和更深入透彻分析词语大有裨益。

注释:

①《旧唐书》(五代后晋) 刘昫等著..

②《南齐书》 (南朝) 梁萧子显著.

③《陈书》 (唐) 姚思廉著.

④《梁书》 (唐) 姚思廉著.

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书馆

⑥《管子》(西汉)刘向编.

⑦《葬书》(晋)郭璞著.

⑧《文心雕龙》(南朝)刘勰著.

⑨《太白阴经》(唐)李荃著.

猜你喜欢

语源旧唐书变体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浅析俄罗斯女性饰品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莎鸡”音辨
中国传统文学的换形变体——论“诗化小说”的兴起与传承
“独柳之祸”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