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二重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12-08王建忠

考试周刊 2014年86期
关键词:二重性共性受教育者

王建忠

教育具有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二重性,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品德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它必然包含有机的二重部分,即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思想品德的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关于思想品德的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概念

所谓思想品德教学的共性培养,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让受教育者逐步同化,从而拥有与众相同的共性特征,具有共性价值,以便满足社会、他人及自己共同需要的培养。

所谓思想品德教学的个性培养,是指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品德教学时得到逐步异化,从而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具有个性价值,以便满足社会、他人及自己个性不同需要的培养。

二、思想品德教学所包含的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思想品德包含的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之间的区别

第一,在内容上的不同。思想品德的共性培养内容通常表现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道德规范等,这些内容是受教育者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健康成长所共同需要或必须具备的。

思想品德的个性培养内容则表现为受教育者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这些内容属于受教育者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健康成长所形成的个性不同需求。

第二,体现的培养目的和培养要求不同。由于共性培养的内容都是受教育者共同需要或是某种程度上应该共同具备的,因此共性培养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让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具备某种素质,拥有一般知识,达到一定的标准,形成一定的共性价值。共性培养追求整齐划一、无差别性,在受教育者之间不存在相互排斥的竞争、不存在相互排斥的比较,受教育者只要达到或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即合格达标就行。受教育者在共性培养方面只有达标的先后之分,没有或不注意高低名次之分。共性培养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绝对性、强制性、义务性及普及性特点。

个性培养的内容是受教育者丰富多彩的个性需求,因此个性培养的培养目的和要求,就是让所有受教育者都充分自由地发展一切有益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个性培养着重发现、引导和刺激受思想品德教学者之间的个性差异,提倡开放自由,更关注出类拔萃和与众不同。在受教育者自愿的前提下,有相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受教育者可以在一定的规则要求下,围绕同一方面的内容形成相互排斥的竞争,并且竞争的空间无限、永无止境,而每一次竞争的结果都会让参加者在此方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个性培养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相对性、自由性、权利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第三,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对思想品德教学者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不同。共性培养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受思想品德教学者起着同化作用,通过共性培养让受教育者逐渐同化,变得与众相同,從而符合社会发展或群体发展所形成的共同要求,具有共性价值。

个性培养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起着异化影响,通过它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渐渐分化,变得越来越相互不同,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所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不同需要,具有个性价值。

(二)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的联系

第一,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是相互依存的。任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都是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它们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其中共性培养存在于个性培养之中,并通过个性培养表现出来;而个性培养只能与共性培养相联结而存在,在共性基础上相比较而显现。

第二,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个思想品德教学培养活动,在此条件和范围下表现为共性培养,而在另一个条件和范围下就可能表现为个性培养。

第三,共性培养是个性培养的基础和核心,它为受教育者发展个性特长提供可能、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个性培养是共性培养的延伸和拓展,它在共性培养的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个性价值的形成和发展。

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关系,它们对立统一于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之中,囊括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基本领域,形成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结构,贯穿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始终,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

此论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教育二重性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D/2013/02/494”。

猜你喜欢

二重性共性受教育者
喜欢在墙上画画是人类的共性吗?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共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