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蹲踞式起跑课引发的思考
2014-12-07陈小芳
陈小芳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0)
一节蹲踞式起跑课引发的思考
陈小芳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0)
1 案例描述
上学期的一节高二体育课,内容是短跑的第二次课:复习蹲踞式起跑,学习蹲踞式起跑接途中跑技术。照例,课的开始部分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体育委员把人数报给笔者之后,发现少了几个人,而这几个人正是班上身体素质较好但是平时上课却不认真的学生。就问他们去哪里了,体育委员说去打篮球了。笔者说,你去把他们几个叫回来。在这期间我没说话,跟大家一起等待那几个学生回来。不一会儿,体育委员回来了,那几个学生跟在他后面慢慢腾腾地挪过来,头上冒着汗,背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了。笔者看了看手表,上课已经五分钟了,顿时火冒三丈。但是笔者强压着心头之火,问他们,你们怎么迟到了?知道我们大家都在等你们吗?他们态度很傲慢,有个学生回答道:我们不喜欢上蹲踞式起跑,根本没什么用,高一就学过了。我说,那你们喜欢上什么?他说,我们想打篮球。“这节是必修课,就应该上必修课的内容,篮球留到选修课上再打。再说了,现在所有班级都在上必修课,你们几个在打篮球,就你们特殊吗?你们篮球技术很好吗?”我觉得如果他们再跟我顶一句的话,我就要彻底爆发了。但是我还是想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按照计划把课上完。我让他们几个入列,没想到,刚才跟我顶嘴的学生并没有移动身体,而是眼睛直直的看着我,充满敌意。其他几个学生看到他不动,也就不动了。我感觉到现场气氛的紧张和尴尬,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对他们说,好,你们不愿意上课就在这里站着好了,其他人继续上课!就这样,我带着愤怒的情绪上了一节缺席了几个学生的课。学生们知道我在生气,上课也不敢大声说话,还不时地张望那几个被罚站的学生,眼睛充满遗憾,也有的学生似乎在看热闹,等着看我如何处置那几个“另类”的学生,自我感觉这节课真是糟糕透了。
2 案例剖析
2.1 辩证看待师道尊严
案例中的教师把几个不遵守课堂纪律,甚至跟教师顶嘴的学生罚站了一节课,结果是不但影响了自己上课的心情,而且也扼杀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究其根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把师道尊严看得太重,换句话说就是非常在意自己的面子。师道尊严,出自《礼记·学记》,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教育提倡尊师重道乃是教师职业使然,“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以,很多教师认为作为学生,尊敬自己的老师,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教育的变革是深刻的、剧烈的。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以“明人伦”为根本,也不再限于“学而优则仕”,教育的多样化,培养各样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有个性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所以,这种尊严不能依赖于外在的权威,而是要以我们自身的真实人格、智慧、理想、精神、态度作为内在的依据。如果学生不尊重教师了,作为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地批评学生,片面强调自身的权威性。而是应当先放下架子,正确理解自己的位置,了解学生的需求,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当然这并不代表教师要一味地迎合学生,甚至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持放任态度。
2.2 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关键。良好的身体素质、正确的示范、优美的动作、健康的肤色、健美的身材、丰富的体育学知识以及突出的教学训练能力,这些专业素质是优秀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另外,要想成为一名学生爱戴和敬仰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良好的情感素质。在教学中热爱和关心学生,把对于教学和学生的爱融入课堂当中,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提高教材的趣味性,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气氛当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案例中的教师只是按照进度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出现正面的言语冲突时情绪激动,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时刻不要忘记,你曾经也是个孩子。”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不断变化中,同时也潜藏着无数发展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的发展才必须要有成年人的关怀和帮助。如果教师情感素质不高,在教学中不注意关心和爱护学生,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把一些在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正常情况看作是问题行为,表现出不耐烦和厌恶,必然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3 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师生之间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互相了解和熟悉。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在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因为对教师的不熟悉而不敢太多交往或者因为误会而发生冲突等等。案例中,教师不能和学生很好地沟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出现了学生公然顶撞教师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不仅在课上要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保持接触和交心,在课前或者课后还可以与学生做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聊天,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共同的兴趣爱好等题材,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走近学生,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了解他们有哪些兴趣,有哪些不同的、相同的需要。多听听学生们的意见或者建议,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够坦诚布公,而不至于出现学生有话不敢说,集聚到一定程度爆发,导致课堂秩序失控的尴尬局面。
2.4 要学会及时解决师生冲突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不理解、不和谐,严重的还会产生师生冲突,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也给师生的心灵带来很大的伤害。体育是一个“热血学科”,是一种在运动中、兴奋中、热汗中的教育,其他学科是“冷血的”,是坐着上课的。“热血”与“冷血”对情感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人在热血的时候,情感与情绪表现得比较激烈,正是由于这点,体育教师与学生更容易接近,但同时体育教师也更容易出现暴躁、激怒的情绪,为什么出现体罚?就是因为体罚的成因多,学生有时也会忘乎所以,出现不可控制的现象,出现疏忽、反应慢,这就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及纠葛,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所以体育这个热血学科既为体育老师提供了机会,也向体育老师提出了挑战。当师生发生冲突时,要学会及时有效地解决,避免矛盾进一步发展。学生毕竟是青少年,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表现出的调皮、任性、不遵守纪律等行为也是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出现的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反抗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处理冲突的时候,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问题,艺术地处理,从而表现出教师区别于青少年学生的高超的育人技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宽广的胸襟气量。绝不能情绪化,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影响自己而变得更加暴躁。在说出一些愤怒的语言之前,不妨先冷静一下,换一种轻松的口气,缓解紧张的气氛。像案例中发生的冲突,教师完全没必要发那么大脾气而体罚那几个学生不准上课,如果能够平心静气地交谈,将问题暂且放下,课后交流,也许这场波澜就能很快平息下去。
[1]刘铁芳.走在教育的边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沙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朱永新.困境与超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李春汇.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7]姜运隆,吴晓蓉.如何防范和处理师生冲突[J]基础教育参考,2009(2).
G807.04
A
1674-151X(2014)10-136-02
2014-09-18
陈小芳。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