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校体育提升职业体能的可行性研究
2014-12-07黄秋玲
黄秋玲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广西 南宁 530007)
通过高校体育提升职业体能的可行性研究
黄秋玲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广西 南宁 530007)
高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体能的培养,使得他们拥有良好的体质以适应岗位的要求。与以前相比较,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现在越来越不重视锻炼身体,体能素质明显下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以适应现代体能培养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探究通过高效体育干预来提升职业体能的可行性。
1 研究背景
各大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职责,它们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学生身心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良好的体质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当中。我国教育部也重点提出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通过学校体育干预来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是简单的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应当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2 我国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虽然我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青少年的身体营养状况也越来越佳,但是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却没有得到很大地改善,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让我们注重的问题。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将来,他们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是国家未来的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所以我国从建国以来就一直相当重视学生体质的健康,明确指出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各大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能培养。
过去的很多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在持续下降。由国家的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起来调查的研究指出:青少年学生只有胸围,身高和体重这些体能素质指标在保持增长,而他们的耐力、肺活量、力量和速度这些体力测试指标都一直在减弱。许良在“我国学生体能发展趋势及其干预措施”一文中运用灰色理论来研究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监测的数据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都在下降。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种电子设备发展迅速,电视、手机和电脑这些娱乐设备的价格也成为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设备,它们也就成了青少年们学习的“双刃剑”。虽然可以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但是青少年还不太具备筛选有利信息和抵制诱惑的能力,这样就使得很多学生被其他信息所误导,致使很多青少年沉迷于各种泡沫电视剧或者是各种游戏。这样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不利,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好。我国近视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长,这些电子设备就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学生们由于沉迷于电子设备中虚拟的娱乐项目,就不愿意参加户外的娱乐活动,导致他们不愿意锻炼身体,所以国家青少年学生肥胖的比例也有所增长。这些研究结果都使我们对国家未来栋梁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起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
虽然我国青少年的总体身体健康状况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他们的视力下降和体重超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使我们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担忧。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的问题,从全局来看是哪些因素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从而制订符合这个时代发展需要的体育锻炼措施来提高学生们的体能。
3 合理的体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针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已有一些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是通过一些强制的体育锻炼来检测学生们的身体变化。例如,张河川、李幼媛在“大学生锻炼行为与体质的相关研究”这篇文章中通过随机选取1:1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高校大学生来进行研究。他们通过黑板报,报刊和广播等传播工具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和青少年健康教育的传播,使学生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通过加强身体锻炼来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对干预组的学生们进行体育干预一年,主要是让他们进行一些有氧锻炼。研究的结果表明干预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上都有所提高,尤其是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显著,所以说体育干预措施对于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这种身体机能下降的趋势趋向于低龄化更是令人担忧,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日常中常用的体质监测指标,例如立定跳远、握力、50m跑步、耐力跑步和肌力等等,是综合反映学生们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重要监测方法。青少年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身体机能的发展。所以,各大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学,加强学生们的体育理论知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兴趣,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平台,培养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下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高职高专院校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指出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的检测指标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衡量。但是多年来,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都是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拘谨。所以本文下面主要针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
4.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我国的传统体育教学检测主要是以体育课的各个体育项目的考核成绩为主,考核主要是从完成项目的全面性和技术性这两方面来看的。对于学生各个运动项目成绩的分数计算国家也有相应的规定。这样也就导致了我国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体育课的各项运动是为了加强学生们的体质为最终目标,而不是古板地照搬要求执行。这也就使学生们产生一种潜意识,参加体育课只是学校的被动要求,只是听从学校的安排让自己的综合成绩提高,而没有形成体育锻炼是为了加强自身体质的主动意识,这对于学生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总是以一个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学生,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制订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尤其是体育课的某些项目,如果按照教学大纲上的标准的话,对某些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来说强度太大,反而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好,但是对于体能比较好的学生来说,运动量又不足,所以这也就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而且现今的体育教学中很少有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展开的,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学校应当把这个不足进行适当地改革。
4.2 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制订相应适宜的教学方案。体育教学改革既要考虑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局部问题,也要从总体上系统地考虑整个教学改革方案。国家的体育教学改革要根据全国各大高校综合来考虑,同时改革要考虑整个中国社会的需求。每个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些新的教学措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的目标。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组成了国家体育教学的大系统,只有各大高校这个子系统良好地运转,才能保证国家总体的体育教学提高。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一定要遵循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重要原则,否则体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要注重他们身体上的锻炼,也要关注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以后能够经受得住社会上的各种考验,最终成为建设祖国的重要人才。
4.3 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各大高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取决于新时代下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对新人才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对将来的就业者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青少年学生不仅在体育课上要认真地进行身体锻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不断加强身体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平常的体育教学当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也要关注学生们的体育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同时,应当使学生们在各项体育项目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培养自己的体育特长。在教学当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力,思想和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5 高校体育干预提升职业体能可行性的探讨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通过体育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学生们的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目前,我国的初高中学生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他们就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外的体育锻炼。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甚至把体育课都改为其他的文理科课程,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使学生们无法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相反,反倒会形成体育锻炼无关紧要的想法。所以要想提升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的职业体能,就必须从初高中的体育教育抓起。只有各个相关的教育部门足够的关注体育教育事业,联合起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体育教学模式才能切实地改善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
通过学校的体育干预,强制学生们进行一些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将会对学生们的职业体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各大高校,尤其是高校的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详细讲述每种锻炼的注意事项,不要一味地以一个标准去对待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的损伤。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身心素质,所以高校的体育干预一定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
6 结 语
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国家的体育教育是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学生的身体营养状况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身体素质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有诸多不足之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也就要求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对我国目前的体育教育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制订合理可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方案。同时,各大高校也应当足够重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们的职业体能,为将来学生们步入社会,适应职业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1]罗久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119-121.
[2]许良.我国学生体能发展趋势及其干预措施[J].体育学刊,2009(16):63-67.
[3]张河川,李幼媛.大学生锻炼行为与体质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1):62-63.
[4]武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92-94.
G807.4
A
1674-151X(2014)10-120-03
2014-09-25
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编号∶2013JGB375)。
黄秋玲(1969~),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