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分析常态课的有效性
2014-12-07濮梅
濮 梅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2)
从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分析常态课的有效性
濮 梅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2)
“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观察法是基于教育学上关于“教学中学生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有效学习”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应运而生的,是探究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们到底能否取得最好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技术或方略。
“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是一种“过程—结果”的研究,主要从教师的教授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短期教学成果三个维度进行观察。一节45min的体育课究竟哪些时间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哪些是教师有效的教学时间?学生在一堂课上能够切实地投入学习动作所用的时间总量是多少,课上为了完成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练习总时间是多少,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信息所花的时间是多少,一节课能够达成什么目标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着体育常态课的有效性。因此,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分析如何利用“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观察法指导体育常态课的有效教学。
1 教学实践情景简介
在热身运动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在动感的音乐背景下进行抢点游戏,随后,由各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利用篮球场上现有的线站成不同的队形,再由组长口令带领组员进行自编的球操练习,教师巡回并提示、纠正动作。
由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排球对垫,所以在热身运动部分,增加了熟悉球性练习自垫。在练习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自垫的7字口诀,即夹肘压腕臂抬平,然后让学生自练1min,并提示学生注意动作要领,接着组织内容为1分钟垫球和连续垫球的组间竞赛。
在教授技能部分,教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垫球双方怎样才能配合好?)体验对垫练习3min,随后引导学生说出对垫的动作要点,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提出 15字的动作口诀,即低重心、快移动、对目标、插夹提、控力量。在此之后,带领全体学生进行徒手模仿练习,强化动作要领。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小组晋级赛,即安排 A、B、C三个区域,内容由易到难,分别是一抛一垫、对垫和三角垫球,并制定了晋级标准,学生2~3人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晋级成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发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集体纠正。在B区练习中,由于来球力量、方向都没有一抛一垫时的稳定,所以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控制力量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该区域增设了垫高低球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控球能力。C区为技能拓展区,设置该区域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自我挑战的意识。
在趣味合作游戏中,采用的是“一起向前冲”,即多人捆腿游戏。本游戏的终极目标是全体师生(共36人)一起冲过终点线。在这个游戏中,设计了3个过渡练习,即自由组合练习、6人游戏和12人游戏。
在最后的放松整理阶段,设计的是在《幸福拍手歌》的音乐伴奏下,师生共同载歌载舞,放松身心。
2 从教师的教授过程进行观察
教师的教授过程包括一般内容(体育课的组织过程)和体育课内容(与运动知识、技能和体能及表现力相关的内容)。
一般内容出现在课的各个阶段,如课前的等待,课中的队伍调动、分组,课上的管理等。在本节课中,常规部分的检查服装、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热身部分的从“抢点游戏”到“球操”的队形转换,在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分组,合作游戏时的学生分组,放松部分前的整队等。这些活动内容与教学活动无关,但是却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这些活动的总用时约7min,约占总时间的15.5%。
体育课内容包括认知活动、社会适应性活动、个人技能练习、全队技能练习、比赛、身体训练及其他活动等。在本节课中,常规部分的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与要求、游戏前的安全教育、规则说明等均是有关社会性活动的范畴,属于社会适应性活动,总用时约3min,约占总时间的6%;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讲解,如将讲解玩球的方法和规则、讲解垫球的作用及动作要点、讲解易错点与纠正方法等则属于认知活动,总用时约8min,约占总时间的17.8%;正面双手垫球过程中导入部分的“玩球”、学习部分的集体徒手练习、垫固定球、自垫、一抛一垫、对垫、隔低网对垫等均属于个人技能练习,总用时约12min,约占总时间的26.7%;课中的热身活动、合作性游戏、放松练习均属于身体训练,总用时约15min,约占总时间的33.3%。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用于规则说明和知识性教学时间的比例为23.8%。为了确保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虽然一定程度上的常规教育和认知活动的教学不可缺,但是23.8%的比例在以身体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上还是显得比较多,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1.4.2 对照组 术中不使用纳米碳标记,余手术方法同试验组。将甲状腺肿瘤切除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后行甲状腺全切及患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
3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
学生学习行动的观察项包括活动与非活动。活动项包括直接从事运动,如在本节课中学生进行的各种排球技能练习时间、身体训练时间等;间接性活动,如在本课的练习中,虽然在练习,但是存在没有积极参与的学生,该项时间因学生个体差异而不等;认知性活动,如在本节课中听教师讲解垫球的方法和规则、讲解垫球的作用及动作要点、讲解易错点与纠正方法等。非活动项包括练习间隙时间、等待时间和非练习性活动(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自由活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诸多的可变指标影响者学生的学习行动,包括“学生从一个活动场所移动到另一个活动场所所花费的时间”“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动作的频率”“学生在一堂课上能够切实投入学习动作所用的时间总量”“为了完成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练习总时间”和“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信息所花费的时间”等内容。
此维度的观察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观察。笔者认为,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影响着他们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运动基础、身体素质等等都会影响以上可变指标,从而影响有效学习时间。
从本节课来看,由于学生个体原因,存在没有积极参与练习的想象,出现错误动作的频率较大,特别是在双人对垫练习和三人三角垫球练习时成功完成练习的时间较少。另外,在合作游戏时的转移场地时间和等待时间均较长。
4 提高常态课有效性的策略
4.1 强化课堂常规训练,减少课堂管理时间
“收放自如”是体育课课堂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教方法,立规矩:为学生建立课堂时间的概念,教会他们如何最短时间内的整队、分组、集合,教会他们理解并执行口令,培养小骨干学会如何下达正确口令并调动队伍等。与此同时立下规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违反规矩的学生一定是以提醒和教育为目的,而不是以惩罚为目的,并与学生达成共识,从而避免在执行时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二是练方法,守规矩:有意识地将习得的方法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于违反常规的学生就按照之前制定的规矩一视同仁,照章办事,学生也会心服口服。这样就会有效地减少课堂管理时间。
4.2 精炼课堂教学用语,减少认知活动时间
简洁、准确、生动是课堂教学用语的基本要求。由于体育课与其它课程相比存在着许多的特殊性,特别是环境对学生注意力影响而产生的直接改变,动态的教学和宽敞的活动环境,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讲解动作要领还是练习要求时都要精炼。例如可以运用口诀法或是单字顺序法讲解动作要领,可以用比喻法讲解运动术语,让自己的话语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有效地减少认识活动时间。
4.3 周密课堂组织方案,减少队伍调动时间
队伍组织和调动,是课堂上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密不可分的内容。如果考虑不周密,就会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效率。一节课只有有限的45min,要把有限的时间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和锻炼,那就需要我们合理地调动队伍。
调动队伍必须掌握节约时间、缩短距离的原则。因此,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计教学组织方案时要全面考虑场地的选择和利用,队伍的变化与调动,前一个练习时要为下一个练习作准备;二是在安排练习时的队形要合理、实用;三是应遵循减少不必要调动的原则,能够一次调动好,就不要进行第二次调动;四是发挥好小组长和体育骨干的作用,协助教师做好队伍调动。
4.4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控多项可变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诸多可变指标与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是分不开的。而兴趣即是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分层教学,并采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可以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上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会提高,切实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时间会增加,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提高,出现错误动作的频率会减少,成功完成动作的时间会增加,从而提高有效学习时间。
G807.01
A
1674-151X(2014)10-052-03
2014-08-17
濮梅(1976~),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