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南京市中学生体育项目态度的影响因素调查
——以乒乓球为例

2014-12-07吉龙龙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3期
关键词:打乒乓球体育项目乒乓球

吉龙龙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对南京市中学生体育项目态度的影响因素调查
——以乒乓球为例

吉龙龙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据调查,乒乓球运动已成为全国中学较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南京市它被中学生列为包括篮球、足球在内的三大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如何有效地全面开展和推动乒乓球运动在南京市中学的蓬勃发展,同时带动南京市中学体育以及全民健身的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乒乓球运动在中学生喜欢程度的现状分析

调查可知,多数的同学对还是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只有少部分的人不喜欢乒乓球运动。同时可以看出男女之间对乒乓球的喜欢程度相差不大。通过t检验发现,男女之间对乒乓球的喜欢程度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对乒乓球喜欢程度排名略有不同,但是在男性喜欢乒乓球比率还是略高于女性,这说明男同学喜欢乒乓球,但并不是最喜欢乒乓球。通过进一步对乒乓球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调查中发现,男女之间对于喜欢乒乓球和不喜欢乒乓球的原因略有不同。男生喜欢乒乓球主要是因为自己能够和同学一起,女生则主要是因为自己会打;对于不喜欢的原因则多数为自己不会乒乓球。

乒乓球的自身运动特点:单单地从大众健身和娱乐的角度来看,乒乓球作为“国球”确实是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其自身运动量适中,技术难度不高,上手容易。但从专业训练和比赛的角度来说,则乒乓球又有点枯燥,有点让人琢磨不透,尤其是在“旋转”这一块。面对一个班级40~50人,一名体育教师,想让同学的精神都集中在他和乒乓球身上,有其一定的难度。如果初学乒乓球时便遇到困难,则往往很容易打消同学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这对教师在教授乒乓球课程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中学生打球同学对乒乓球喜欢程度的影响分析

对于是否喜欢乒乓球,同样可以从对该项运动的打球人数看出。调查可知,一般喜欢乒乓球运动的同学通常也是打过乒乓球的。而且这一比率不低,有83%的同学都打过乒乓球。进一步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在和朋友、家人一起玩的过程中才开始打乒乓球的,然后部分同学逐渐开始喜欢乒乓球。不能完全把同学喜欢乒乓球归结于自己打过乒乓球,因为打过乒乓球、不喜欢乒乓球的也是大有人在。

我们把学生对乒乓球的态度并为3个变量,把“非常喜欢”和“喜欢”合并为“喜欢”,“一般喜欢”不变,把“非常不喜欢”和“不喜欢”合并为“不喜欢”。以小时候是否打球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结果,小时候打过乒乓球的同学和小时候没打过球的同学对喜欢乒乓球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27<0.05)。即小时候打过的同学人没打过球的同学更加的喜欢乒乓球。另外对小时候打过球的和没打过球的对乒乓球的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小时打过球的同学通常会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而没有打过球的则通常会选择“一般喜欢”。分析认为小时候打过乒乓球的孩子,通常态度比较明确,这主要是因为小时候打过乒乓球的孩子,对乒乓球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对乒乓球是否有意思或者自己是否会玩、能否玩好相对比较清楚,所以对乒乓球的态度也是比较明确的。通常能自己会打、能打好的,则会继续喜欢乒乓球;反之则不。但是没有打过乒乓球的孩子,则对乒乓球的认识并不明确,所以在对乒乓球的态度上面则也并不是很明确。在问卷中也统计出,大部分喜欢乒乓球的学生对乒乓球娱乐性和健身性功能认识比较全。

3 对上过乒乓球课对乒乓球喜欢程度影响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的学校还是有开设乒乓球课程,但是开设乒乓球课程又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即体育课、课余乒乓球课、任选课。对未开设乒乓球课的学校调查发现,58%的学校没有乒乓球设备;42%的学校有乒乓球设备,但未开设乒乓球课,这是因为学校没有能够教授乒乓球课程的老师,或者是其他学业相对繁重,没有时间,即使有了乒乓球课多数同学也只是走个过场。

调查发现,只有24%的同学是通过体育课开始打乒乓球的,76%的学生也只是课余活动学习乒乓球。从这个角度看,体育课中乒乓球运动并不多。更不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多,这主要是因为:(1)场地原因。乒乓球一张球台通常只能容纳2名同学,而篮球和足球项目一块场地,一个篮球和足球可以容纳10~30不等的同学;(2)师资问题。虽然大部分体育老师都会打乒乓球,但是真正能够教学指导学生规范的乒乓球技术动作的不多;(3)娱乐性问题。乒乓球通常只是2名同学再对打,不如篮球和足球可以多人围绕一个球进行娱乐练习。统计得出同样的结果:在对为什么没有打过球的同学的调查中发现,主要是因为周围没有球台的、没有人教、不常见人打、没有空余时间。

对是否上过乒乓球课对乒乓球的态度是否有影响调查发现,上过乒乓球课的比没上过乒乓球课的人更喜欢乒乓球。通过上课可以学习乒乓球的技术知识,相对没有学过乒乓球的同学,更能体会到学习该项目的乐趣。其他项目则有类似的情况。这也和上文提到的打过乒乓球的比没打过乒乓球的认识比较明确是相似的。这主要是因为乒乓球课上学习是有组织、有规律、有专门的乒乓球老师在指导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也比较系统和规范。这样使得上乒乓球课的同学对乒乓球的认知要更加清晰和明白,也能更好地把自己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平时的娱乐活动中;而课余活动通常没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同学们没能学到专门的乒乓球知识,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会逐渐转向其他更有乐趣的运动项目。

4 家人是否打球对乒乓球喜欢程度的影响分析

家庭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并不很完善,但是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少年成长的重要性确实不可低估的。对于家人亲戚朋友是否打球对乒乓球的喜欢程度的影响,发现有71%的家人或朋友打过乒乓球,家人是否打球对学生是否喜欢乒乓球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打乒乓球的家庭和不打乒乓球的家庭对学生是否喜欢乒乓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人或者朋友打球的同时,其本人难免会接触到该项运动。对该项运动就会有一个直观感官上的认识,在对该项目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同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此项运动发生兴趣,久而久之,这对该项运动会研究加深。如果能从该项运动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则会继续从事此项运动,也可能会把其他同学带入这项运动。反之,则放弃此项运动,甚至放弃所有体育项目。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 论

5.1.1 内部因素 对于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呈现出明显的项目差异和性别差异。男生偏向选择具有激烈对抗和运动量大的体育团体项目;女生则偏向选择对抗性较小,运动量适中的单人项目。对于高危和枯燥的体育项目则表现出男女都不喜欢的趋势。

5.1.2 外部因素 小时候打过乒乓球的则比没有打过乒乓球的同学更加喜欢乒乓球;上过乒乓球课的同学比没有上过乒乓球课的同学更加的喜欢乒乓球;家人朋友打球的同学比那些家人朋友不打球的同学更加喜欢乒乓球。

5.2 建 议

首先让同学们在小的时候多接触各种体育运动项目,让同学在小时候就能建立起对各个项目的感性认识。对于性别不同的同学则也应该让其接触各种差异不同的项目。这样交叉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有潜力的项目继续发展,以期能够通过某一体育项目培养其终身体育的习惯。

其次,在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多开辟和提供一些场地设施给同学,在场地设施都完备的情况下,对师资力量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老师在上课是不能过早的专业化,应该尽量以通俗易懂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授项目技术知识。避免一种方式“对付”所有学生,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在家庭中,家长则多和孩子一起锻炼。或者自己主动陪孩子运动,或者让孩子陪自己运动。一方面可以避免亲子关系的不融洽;同时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1]苏丕仁.乒乓球运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郑淑梅.我国部分省市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王樱桃.重庆市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G808.17

A

1674-151X(2014)03-116-02

2014-02-05

吉龙龙(1989~),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打乒乓球体育项目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打乒乓球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不能重复算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靠拢的乒乓球
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近视吗?
打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