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2014-12-07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3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课堂

李 可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啦啦操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李 可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1 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点分析

啦啦操运动有别于其他项目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团队精神的展现。由于啦啦操属于集体项目,需多人集体协作共同完成,故其特别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其通过口号、各种动作的配合、难度的展现以及不同队形的转换,运动员的相互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团队目标,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激励运动员高昂的斗志,提高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除此之外,啦啦操运动还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口号音乐激昂奋进、道具服装纷繁多彩等特点,是青春活力的代名词,符合中小学生个性张扬、朝气蓬勃、渴望挑战、超越自我的个性和精神风貌,因此,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引入啦啦操运动是很有意义和必要性的。

2 啦啦操运动的功能价值分析

2.1 生物学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多种艺术形式集合而成的身体运动方式,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项运动能力。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内,如果经常参加啦啦操锻炼,对于学生各项身体机能,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有很大帮助。啦啦操中的跳跃、跑动及丰富的队形变化具有锻炼学生弹跳力和动作速度能力,舞蹈动作、上下肢的配合能锻炼学生的柔韧、灵敏、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2 心理学价值

啦啦操运动营造的是一种活跃、热烈、兴奋的氛围。这种欢乐愉悦的气氛可以有效地抑制学生沮丧、失望、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常参加啦啦操的学习与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信心。有时“啦啦操”教学训练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时,教师通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教育,鼓励学生刻苦拼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超越自己,大大提高了学生战胜困难、抵御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2.3 社会化价值

啦啦操运动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啦啦操是一个集体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协作,因此很有利于内部成员的交流和磨合,是一个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良好平台。无论是比赛还是表演中,运动员都要采取各种方法调动观众的热情,用自身完美精湛的表演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最终达到与观众情感交流的统一。除此之外,一个强大的团队必然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因此参与啦啦操学习和训练又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领导才能,对于个性突出、爱展现自己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成长的舞台。

3 中小学引入啦啦操运动的意义分析

3.1 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举措。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中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传统式的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程一直无法打破以竞技运动为主流的思想观念,仍然以运动技能的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开发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啦啦操运动凭借其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开展便利等突出特点,有效地规避了以往体育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形式陈旧单一、学生兴趣欠缺的不足,同时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体育教师科学合理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供了物质保障。

3.2 是繁荣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

啦啦操运动不同于其他以取胜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一种注重团队性、表演性、张扬自我个性的集体运动项目,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灵活多变的动作造型、优美绚丽的服装道具,创设出体育与艺术、健、力、美的完美结合,给人美的享受。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引入啦啦操运动,除了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社会化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外,更深层次的是以此为契机,在中小学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用先进的体育理念影响学生的认识和行为,为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思想基础。

4 建 议

4.1 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啦啦操认知度

啦啦操属于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健身、健心等多种功能,很适合中小学生用以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健康发展。故应该在中小学中加强啦啦操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啦啦操的认知度,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啦啦操的运动兴趣,清晰展示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色、运动特点和健身功能,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中开展啦啦操运动的重大意义,并从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高度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具体实践,从而大力支持将啦啦操运动引入中小学校体育课堂。

4.2 加大啦啦操师资的培养力度和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首先,建立健全啦啦操教师的专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加强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啦啦操教师的进修学习机会;其次,啦啦操教师也应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以期不断提高啦啦操教师个人能力素质的同时,提升啦啦操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层次。

4.3 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啦啦操表演和比赛

通过赛事的开展将能够有效地促进啦啦队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形成以赛促练,以练促康的良性发展。根据不同年龄、地区的中小学生特点增设啦啦操比赛项目,多提供比赛和表演的平台给学生,实现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G807.2

A

1674-151X(2014)02-113-02

2013-11-12

李可(1988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