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4-12-07沈国伟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沈国伟

(江苏省常州武进马杭初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162)

近年来,随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不同地区的推动普及,各地区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热情明显高涨,但是学生的体质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呢?笔者对常州市武进区部分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以期激发学生参与锻炼意识,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1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1.1 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

调查可知,多数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认识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呈多样性,很多学生都明白参与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体育的本质功能能得到很多学生的认可,但学生的认识与实际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中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持续时间

男生偶尔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占36%,每周不少于3次的占36.4%;女生偶尔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占52.1%,每周不少于3次的占16.9%。男生每次活动不少于30min的占56%,有44%的学生每次活动时间在30min以内;女生每次活动不少于30min的占47.9%,有42.1%的学生每次活动时间在30min以内。可以看出,在锻炼频率和时间上男生要明显超出女生。

1.3 影响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调查可知,影响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响较大的因素就是学习压力大,另外,缺少场地器材、没有兴趣、怕苦怕累、没有合适项目,也是影响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不容忽视的因素。由调查得知,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热情落后于男生,这是由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她们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家庭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不重视也是影响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如在调查中有中学生写道:“自己就星期天下午有点时间想出去活动一下,结果被父母发现后训斥一顿。”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 论

2.1.1 武进区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呈多样性的,很多学生都明白参与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体育的本质功能能得到很多学生的认可,说明多数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有较理性的认识,但学生的认识与实际行动尚存在一定差距。

2.1.2 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衡量学生体育态度的重要指标。武进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但在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上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程度越低,就性别来讲,男生要高于女生。

2.1.3 影响武进区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习压力大、缺少场地器材、没有兴趣、怕苦怕累、没有合适项目等都是影响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不容忽视的因素。

2.2 建 议

2.2.1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因此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多修建一些方便、实用的村社公共体育设施,满足中学生以及不同人群锻炼身体的需求。

2.2.2 当前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主要是自发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体育运动还不够,要求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应加强组织和引导工作。学生也可自己组建体育兴趣小组,学校也可以设立以体育教师为主的体育辅导站。学校还要更多地开展一些适合中学生广泛参与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中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2.3 教学内容也是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健身效果好、教育价值大、多数中学生都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扩大中学生自主学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激发和保持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中学生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

2.2.4 要加强组织管理、监督和评价工作。学校要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保证中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并把它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中去。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都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检查和评价制度,用各项规章制度去保证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

2.2.5 体育教师是课程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是提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程度重要保证。重视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消除对体育教师的偏见,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更大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去。

[1]于素梅,朱红,刘斌.“体育与健康”课改教学问题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7).

[2]胡小妹.阳光体育背景下苏北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8).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丰富的课余生活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