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子还将Go on

2014-12-06奚同发

长江文艺 2014年9期
关键词:婚姻

奚同发

在一个雨水淅淅沥沥的周日,

回望自己凌乱的初恋,

姜小瑶的泪一股脑儿地流下来。

突然,她不哭了,

她感到自己不能因此哭泣,

因为泪水同样是沉没成本的一部分。

姜小瑶的口头禅就是这个,日子还将go on。这当然是她学了英语后嘴里迸出来的,依别人也不过是说句日子还将继续,她偏偏弄个中英文结合,也不是显摆什么学问,就这么个词也不会有谁说她外语就那个什么了。在她的朋友和认识的人里面,不知道go on的肯定不多。那就让她go on吧。只是这个口头禅与经济学出身的她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精确的计算有所不同,这完全是一种哲学上的模糊。

当然姜小瑶说这个口头禅,一般多是对某个话题的终结,也就是说,她要换个话题,或是干脆中断,什么都不说了,不过也包含着某种无奈的意思。比如说,谁谁谁说了她什么,她很不高兴,但又没办法,便会说,管她说甚,日子还将go on;再比如说,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她也会说,躺下睡一觉,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日子还将go on;再比如说,遭遇了什么打击,她也会说,时间会解决一切,日子还将go on。实际上,姜小瑶用这个口头禅要比我举例说明的多得多,再说明白一点,像有些爷儿们常挂嘴边的,他妈的或是奶奶的之类,或像某些美女喜欢接了别人话茬一副天真的样子来一句:真的假的?这些都是张口就来,大概说多了,也就不过脑子,成为一种惯性。

当然,姜小瑶还有另一种习惯,就是做事讲究节奏。她喜欢穿高跟鞋,即使穿得脚底、脚踝、脚尖疼,脚面肿,甚至膝盖骨不舒服,也在所不惜。就因为穿上这种鞋子,走路嘎登嘎登响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步步都似踩着点儿,同时,还不由得要你挺胸抬头、收腹翘臀,女性的美感藏都藏不住,且自信满满、生机勃勃、活力四射、青春洋溢。同样,她的这种节奏,也体现在自己的人生不同时期的设计。比如说,在她的人生计划进度表中曾显示,在二十六岁之前,必须把自己嫁出去。这是一个不快也不慢的生命节奏。她觉得生活必须从容而有节奏,否则就缺乏生活品质。

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个节奏,姜小瑶的许多节奏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常常凌乱如麻。就如那天她在排队等电梯时,突然听到一个女子说谁谁奔三了,才猛地意识到自己今年已跨入二十九。天哪,这个令女人最担心、最敏感、最无奈,甚至最脆弱的年龄,她怎么可能再说,嫁出去嫁不出去,日子还将go on?

大学、研究生都是学经济的姜小瑶太明白二十九岁对于一个女性的重要。如果她的年龄被贴上“三”字头的标签,则意味着自己的资本从此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虽然即使资本减少,日子还将go on。

绝对不能等待,刻不容缓。姜小瑶甚至等不到周日,当晚下班后决然地放弃加班,去商场买了一枚戒指戴在自己右手中指。她要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是待字闺中的单身,虽然即使单身,日子还将go on。

姜小瑶当然不会买太贵的,金戒、钻戒是要等一个男性送的,然后戴上她的左手无名指。实际上,在买戒指之前,她还真的不知道婚戒为什么一定要戴在无名指上,虽然她早就懂得是要戴上无名指,但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是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销售小姐用手势示意她坐在柜台前的高杆圆转椅上,然后让她做个小游戏。人家让她双手合十,然后中指向下弯屈,第二指节背跟背紧靠在一起,其他四指则指尖脸对脸相抵。

随着对方的指示,姜小瑶一一做来。对方说,现在可以张开你的两个大拇指。姜小瑶轻松地跟声操作。对方说,你知道吗?其实大拇指代表的是我们的父母。合上大拇指,再张开食指。姜小瑶再次随声动作。对方解释,食指代表的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接下来,依对方示意,姜小瑶合上食指,又张开小指。对方说,小指代表子女。最后,只剩下无名指。不等对方说什么,姜小瑶便想张开两指。但几经努力,发现根本无法打开,双指紧紧地靠在一起。销售小姐笑了笑,有意识地等待她几度无效的努力后才说,明白了吧?代表夫妻的无名指是根本无法张开的。

姜小瑶愣了,起先坐在转动圆椅上还时不时扭几下屁股转半圈椅子,现在一动不动。天哪,这……竟然如此神奇。

姜小瑶那天买的是枚纯银戒指,据对方介绍,这种戒指代表的是性情温和,易迁就他人,容易沟通。当然,她也是那天被对方介绍得眼花缭乱,普及了不少常识才知道,戒指的戴法很有讲究。按照我国的习惯,订婚戒一般戴在左手中指,婚戒戴在左手无名指。若是未婚姑娘,一般戴在右手中指或无名指,否则,会令追求者望而却步。

是夜,躺在公寓的床上,她肯定不能像往常那样,在过往的一年又一年中,每晚多是因为白天工作的疲惫而抱本书看到酣然入梦……

大学毕业后,姜小瑶没想到如今经济社会,学经济的她也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当然不能像大学生打工那样,去发单页广告,做一些临时工如卖眼镜、化妆品、女裤之类。她找了份保险公司的工作。有办公室,有电话,有电脑,虽然还是销售,毕竟是个长期的销售工作,也总算一份工作吧!遗憾的是,接连两个月,她没有做成一单生意,也就是说,她没能销售一单保险,没有为公司拉到一个客户,业绩是零。同时,她发现,目前虽然已是经济社会,在资本主义国家早已成熟的保险业务,在国内却仍然不被许多人接受,那些上门拉单的保险人员,总是被误认为是骗子或不怀好意之类。遭到一次次上司的嘲讽,她一边说着日子还将go on,一边决定另起炉灶——考研,从底子上改变学历,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底气。于是,她在一所大学附近另租了一个屋,是那种合租式的,三室一厅,已住了两位,空着一间。她去时,早先租了房当二房东的姐姐说,考研,这个屋吉利,以前都是考研的,住一个考走一个。她当然不在意这种说法,那就考呗,管他什么屋不屋的,日子还将go on。

其实,敦促姜小瑶考研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学毕业前夕,她抓着尾巴谈了一场短促的恋爱。从上学开始,父母便一再提醒她不能与男孩子交往太多,要有女孩子的分寸,更不许早恋。如果有些男孩子找她,有可能被父母所追问。不过,她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不早恋就不早恋,甚至到了大学,父母仍是提醒她,先不要恋爱,要好好学习,争取在学校能拿奖学金,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如此等等。她应该都做到了。在大学里,她拼命学习,她听家长的话,知识改变命运,要像为未来存钱一样,她一股劲地往自己的大脑中储蓄知识。没想到,在快毕业时,父母思想来了个急转弯,要她快些找个男朋友,以免未来在社会上找的男孩子不知根不知底。怎么能够呢?那可是个大活人啊!她天天只是学习再学习,即使男生有意,也被她接二连三地给冷得没了意思。好在,上天还是给了她一次机会,她的节奏并没有因为父母的要求而打乱。endprint

在毕业前夕的一次招聘会上,她还真的撞到了自己的初恋。虽然那场恋爱,之后很快就分崩离析,是因为她实在忍受不了对方什么都经济得不得了的生活方式,简直就是破坏了她的生活节奏。

她的初恋时间很短,但再短也是她的初恋。在那个毕业前的招聘会上,因为同是学经济的,且师出同校,虽然在校并不相识,他们还是偶然一遇意外搭讪彼此相识,并互留手机号码。其实邂逅也不过是因为在那个现场,他听到了她也是那个学校的,便主动跟她说了句话。然后,他就要她的电话,并表示互通应聘信息。他先报了自己的号码,然后让她拨过来,他的电话铃声立刻欢快地唱起歌儿,她的号码也就存在了他手机上。

再接下来,那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便跨越时空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总会不断地有招聘会的信息发来,并约她同往。即使没有同出校门的机会,他也可能约她晚饭后一起散步。在那段她的心没着落的日子,也就是说毕业前兵荒马乱的日子,她真不知道怎么在似乎与不似乎之间跟他谈起恋爱。起初是两人在某个傍晚的余晖中走进夜色,他突然牵了她的手,她没有拒绝。因为这之前过马路,或是避车,她都是无意中被他牵了手,以致后来也想不起他第一次牵她的手是什么情况。

但是与同学经济专业的那个他恋爱一开始,她就发现,他做什么都显出别致的细心和可爱,尤其是非常“经济”。

心理学家说爱情是有保鲜期的,所以,许多人都是趁着保鲜期就成婚,以致在婚姻的围城里怀念着城外的美好。而另一些人怕保鲜期蒙蔽了双眼,非要试婚什么的,结果是提前上岗把自己弄得身心疲软,或隐或现地就患上婚姻帕金森或是美尼尔氏症。

好在,他们的恋爱有点提前停电无法保鲜的味道。仅仅是火热到相拥相吻过几回,时间的润滑就出了问题。她发现,他有时也太不男人,无论哪种话题总能转到钱上,甚至在热烈的接吻刚刚分开的一瞬间。起初,还可以勉强接受,时间一拉长,她就觉得,这,有点儿麻烦。他虽然每每花钱都显得很痛快,事后也并非抱怨或后悔,但总要说起钱,她发现爱情一提钱就有些败兴。

有时独自坐着她也想,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理由,毕竟是学经济的嘛!

但是,他们最终选择了分手。他很不相信,当真明白了她说的不是玩笑时,只能无奈而干脆地接受。只是他提出,两人要一起再去喝最后一次咖啡。她明白,或许这是一次挽留,也或许是一种道别。但无论怎样,她是铁了心要分手,决不心软。当然,不管这最后一次咖啡喝成什么状况,日子还将go on。

咖啡馆的浪漫气息和柔情音乐曾让她感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多情和高贵。而在他的眼里,是装修可能预算多少费用,每天平均会有多少客人光顾,雇用多少员工,销售额和利润是多少,多久才能收回成本,从何时开始计入赢利等等。她曾因此在内心长叹一声。

默默相对,服务员问了几遍二位喝点什么,他们才想起来点了各自喜欢的蓝山和卡布奇诺。

他问,真的到了结算的时候?

她把脸扭向窗外,徐徐地点头。

他说,爱情的赤字,意味着经营者的无能……

她没有接话,只是慢慢地把镶有好看的金丝花边的咖啡杯送到自己的唇边。

他微蹙一下双眉,很不甘心地说,唉,有些成本是没法计算的,而有些可以。

咖啡厅里英文乐曲《寂静的山林》舒缓地流淌在角角落落,空灵,静谧,流水,微风……她已禁不住侧耳倾听。很快,他从包里翻找什么的细碎声音打断了她。回过头来,她望着奇奇怪怪的他。此时,他已把一个小本子和一堆发票收据之类摆在她面前。

他说,这是我们两人在一起的所有花销,从喝第一次咖啡、吃第一顿饭到这最后一次喝咖啡之前。这是记账簿。我想,现在我们既然要分手,因为没有了结果,这些账我们只能提前结算注销。AA制吧!也就是说,你支付总支出额的一半吧!

她有些不知所措。平时埋单,他总是索要发票,她还以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他是为了防止经营者逃避应该支出的经营税。有时,他甚至把发票递到她手里,非让她刮一刮,看能否中奖。他们一次也没中过。现在,这些发票却发挥了它的第三种作用。

她险些恼羞成怒,脸通红,嘴唇颤了几颤,真想骂他一句。可是骂什么呢,找不到合适的语句。姜小瑶突然意识到,人在许多时候,语言的表达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于是随口而出“日子还将go on”的同时,她从自己的坤包里掏出一把钱看都没看摔在桌面。他轻蔑地斜她一眼,说句等等,然后飞快地点数起钱来。她没起身,直到他说,不够,还差着呢!她呼地直起身子,站在那儿,顿时比他高出一大截儿,可以俯视他。她的右手腾一下五指绷直,掌心微微颤抖。真想抽他一个超级大耳光,或是抽得他鼻血飞溅或满地找牙;真想不顾淑女范儿而爆次粗口……好在还是能压住怒火,姜小瑶说,那你可要好好数几遍,一定要数清楚,还欠多少,回头一准儿给你补齐,一分也不少你。

哼!就在她鄙夷地发出这一声时,他却说,还有今天这咖啡,你也要AA……

崩溃,崩溃,要疯了,要疯了,忍无可忍!她大喊一声令咖啡馆几乎所有人都能听见:我为你赔了多少时间和感情,怎么算?

他似乎感到她提出了一个可笑的问题,沉着应答:都一样,我也付出了相同的部分。不过,这一部分成本,属于沉没性成本,无法计入……

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上,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是无法收回的成本。她当然明白,至少是在理论上明白。

爱情也有成本,也同样需要支付成本,其中也包括成本的沉没。在一个雨水淅淅沥沥的周日,回望自己凌乱的初恋,姜小瑶的泪一股脑儿地流下来。突然,她不哭了,她感到自己不能因此哭泣,因为泪水同样是沉没成本的一部分。

是的,日子还将go on。从那以后她开始准备考研,一定要考上。不仅是因为情感受到伤害,最主要是她要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至少应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当然因为考研,她的生活进入了另一种节奏,生活又回到高考前的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的拼命状态,死记硬背,放声朗读,天天晚睡早起,蓬头垢面,闭门不出……endprint

读研的几年,同屋的几位同学,要么像她似的,一直单着,要么早有了男友。她再回头看那些读本科的学弟们,自然是爱也爱不起来,谈也谈不起兴致。而读研的男性,早成了宝贝,几乎没有谁还是独身,有些甚至不断地谈,不断地换。男同学们找那些本科女,更是占尽先天优势。昔日女性为王的时代,似乎已被搞得凌乱不堪。她只能长叹一声,日子还将go on,好好读书,毕业再说。满大街满世界的人,找个男人,不会有问题吧?而此时,父母对她找男友的催促,成为每次电话的主题,可谓枪林弹雨,恨不能一天十三道金牌圣旨。

研究生毕业,工作果真在一两次跳槽后基本到位。她很快成为这个社会的白领、骨干、精英组成的“白骨精”阶层。虽然就职的公司管理分外严格,准点打卡上下班,是那种用指纹式的,别人想代打都没有辙,但她还是在这种秩序中,在加班加点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而这种节奏也让她的岗位升至部门经理,薪水涨到足以隔三岔五去大商场找自己喜欢的名牌奢侈一回。她自然没想到,一埋头几年光阴在她的日子还将go on中过去,怎么一晃眼,自己就奔三了?

如今还没有一枚像样的戒指戴在手上,姜小瑶在等别人送她呢!再回头瞧,天天早上起床,手机、闹钟铃声大作,就一个,担心迟到。她自己是经理,迟到罚银子是小,她怎么好再批评和要求别人?再说了,公司对迟到的处罚也很令人尴尬,比如说,把你的照片贴在打卡处。

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六部电梯轮番上下,姜小瑶仍不得不在此排队等候近半小时,而且这也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这也就意味着她上班不得不为了乘电梯而提前半小时到达。一旦进入办公室,她就会忘记自己,完全进入工作节奏,工作,再工作,等再出大楼,已是灯火阑珊。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她甚至节假日也习惯了加班,一旦真的来了几天假日,反而有些不适,一时间在家里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生物钟竟然半天调整不过来。有些时候,望着天空的太阳,都觉着陌生。看月亮,则是她的常态,对上弦月、下弦月,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这就是二十九的她,一晃眼的几年时光。

一点都没想过,随着事业如日中天,虽说谈爱情过于奢侈,本以为两条腿的人有什么不好找,却真是苦苦不见踪影。现在的年轻人,一代比一代生猛。她在担心自己的职位被别人所替代或挤兑时,找个好单位不容易啊,爱情却被挤兑到如此的逼仄空间。就连许多大龄男,也被一个个年轻女所攫取。于是,再看到别的男男女女牵手街头时,或是朋友们提醒她还不快快找人嫁出去啊,突然之间,她再也没了说“还小着呢,过两年再说”的勇气。

当然,在这之前,她也接触过两个有发展可能的男孩,只是这边答应了人家约会,那边通知临时加班,几次下来,人家以为她没诚意,就再不联系。而自己公司,或者能接触到的圈子,又以女性为多。上帝哟,姜小瑶一下子发现,这个社会怎么到处都是女性在工作!好男人都已结了婚?亲朋劝她别挑了,她脸上是硬硬的笑,两唇低低地挤出一句,哪有挑啊?而她心里恨不得咬牙呼啸着吼叫:我哪有挑的权利和机会嘛……

眼看二十九岁已过一半,公司仍是天天的忙,加之人力竞争,她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一场恋爱”!只有在奔波一天疲倦地倒在床上的夜里,才能两眼盯着黑暗中的天花板,用力在大脑库存中搜索记忆,把自己可能的那一位想来想去。能认识的几乎都结过婚!闺蜜、校友、同窗,能想起来的,她的另一半她同样可以想起来,至少知道嫁了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成了孤岛?……想得头疼!像她这样的女生,在以往被男生死追赖缠,没想到,真要急着出嫁,身边连一个可以选择的都没了……

姜小瑶是在晚报上看到的那家“婚姻工厂”的报道。她是被那个名字所吸引的。在如今处处都是公司,或是前面还有一大串文字,再弄一个什么有限责任什么的,即使真正的高烟囱、大厂房、铁皮门的工厂,也公司起来,没想到婚姻却工厂起来了。

姜小瑶先通了电话,而后根据对方提供的地点,按图索骥找上门去。

那家“婚姻工厂”位于一栋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里,办公室不足二十平方米。别看地方不大,称“工厂”没什么不可以,这一点,她明白。经济社会,这里不是物质工厂,却是信息工厂,信息不需要像商品物质那样拥有多么大的空间。

到了这里,她才发现,像她这样年龄的女性并不少,一个个穿着得体,落落大方。坐在等候室里,她翻看起杂志,有一篇《离婚利润》进入她的视野。离婚与利润放在一起,同样让经济学出身的她,立刻来了兴致。于是,她捧起杂志浏览:

明天,我们将离婚!

当诗歌遭遇经济学,爱情的发生并不难想象,那么离婚会是怎样的境况,却有些不可思议,而我,正身陷其中。

七年之痒终于没有挺过去的那个夜,躺在宽大的床上,我的思维进入胡思乱想。

“离婚,对于双方而言,其实是婚姻的存在已成为一种长期的成本高于收益的行为,双方都失去了继续合作的意向。”我从来没这么去想过——用我平时最擅长的经济学原理来衡量自己的婚姻。可现在,我用“血本无还”总结自己对婚姻很失败的一次经营,也就是所有的成本投入,最后都无法计入利润。这就像1后面的0,如果没了1,统统都无效了。双方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投入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最大的是青春,是时间,是不可以重新开始的时间。从这一点说,婚姻到最后,利润竟然是负增长。

唉……夜竟是如此的黑,一向灯火通明的城市之夜竟是如此的黑……

呵呵,昔日从“个体经营”式的个人收入、个人消费而形成的两人组合的家庭规模效应,又将被打回原形?在这个过程中,沉没的还是大于收获的。尤其对心灵造成的伤害,这样的负利润,又是如何能盘点得清?

是的,负值毕竟可以证明过程的存在!人们常说:“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爱,为什么得到的却是那么少?”其实,爱情还是与其他有所区别,付出就有所得的经济学原理,在这里有时只能用负值来解决问题,所以,付出而没有所得,就是爱的代价。从利润的另一环节来看,至少我们收获了人生的经验、爱情的体验……endprint

此时此刻,我想到了我们恋爱的发生,这或许应该是一种最温暖的、最令我心灵得到安慰的、无法计算的利润,因为爱情的美好是别的物化了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

那时候,中文系的她,因为爱诗,因为她说的泰戈尔的一句“蜜蜂在早发的茉莉花的耳边嗡嗡而鸣,学者不知其意义,然而诗人是懂得的”,让我痴狂地爱上了她。为了得到爱情,我特意送给她一本泰戈尔的诗集《情人的礼物》。

那首长诗,写的是印度国王的爱情。沙札汗王朝的皇后莫姆泰姬分娩时不幸去世,沙札汗一夜白头,悲痛之余,每天动用两万名工匠,历时22年,用白色大理石建筑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工程云集了南亚及欧洲最好的工匠,即使竣工沙札汗也不放欧洲工匠回国,如果非要回国就必须砍下双手,他想让泰姬陵举世无双,不可复制。不幸的是,沙札汗晚年却被儿子囚于红堡,天天坐在走廊上凝望着嵌在柱子上的一块水晶——那块水晶可以折射到数公里外的泰姬陵……

诗集中的许多诗句,我俩曾熟悉地重新组合对诵:

她曾诵:你容许你君主的权力化为乌有,可你的愿望本是要使一滴爱情的泪珠不灭不朽。

我曾对:如果我拥有天空和空中所有的繁星,以及世界和世上无穷的财富,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你(原诗为她)是属于我的,给我地球上最小的一角,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曾诵:我在我的爱情里必须满足于一时兴会和易散难留。因为我们是在十字路口相遇片刻。我可有力量带着你穿过这尘世间的芸芸众生,走出这迷津曲径?

她曾对:我不知道你是否终于听厌了我唱的歌,所以你在穿过田野时就自己哼给自己听。

……在这个黑的夜,我发现过去可以重现,而往日却不再!

几乎在那一瞬,我就决定,我不能放弃那本诗集,那将是我这场婚姻的唯一利润。我的爱情因为当初送给她这本诗集开始,至少从固定资产上计算,我拥有了这本诗集,也就拥有了最大的物化之外的精神“利润”。真是没想到,在离婚的最后,从大学就学经济的我,竟然也要浪漫地精神一回了……

是的,她肯定像我一样,很累很累地度过了那个夜晚。

黎明,天都没来得及亮起来,我们就坐在了客厅,彼此还勉强地想笑一下。

沉默中还是我先开口:家里的东西,大原则一分为二,按购买时的价位计算,也可以折价……

她很内敛地摇摇头说,不必了,房子给你留下。你再婚的成本就小多了——天哪,她,一个诗人最后竟物化到“经济学”?

我要这本诗集!她的声音不大,轻轻地就浸入我的听觉。这时我才注意到,她手里拿的是泰戈尔的《情人的礼物》。

她误把我的吃惊当作了迟疑,赶忙强调:只要这本诗集,其它东西都可以不要……

虽然经济学与诗计算利润的办法不同,可我也想要那本诗集。是真的想要啊!

看完文章,姜小瑶愣那儿了。啥意思啊?

当然,她还没来得及再深入思考,便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坐到客户室里,就是那种隔断小间,一个一个相连,像鸽子窝似的。姜小瑶自己在公司也是这样。不过,她毕竟是经理,属于管理层的,条件好一些,有个单独隔出来的小间,有门,虽然是玻璃的透明的,总算是一种稍高些的待遇。

在这里,接待她的不过是工作人员,她也不过是人家的一个普通客户,坐在一个小隔断中面对工作人员,也只能如此。姜小瑶对此也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

对方先问起她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是朋友、邻居、同事,报纸广告、电视广告、手机短信,还是网络……在她的愕然中,服务小姐解释,想了解一下,投放在哪儿的广告收效更大。

她一笑,果真成了一个经济型社会!经济比空气还空气。

在表格上写下“硕士”学历后,她被介绍给另一位桌上写着“客服部”标牌的服务小姐。对方介绍说,自己姓李,她们的服务主要解决的是“高知”。大家平时工作忙、压力大、人际圈子窄,再说了,人们现在已没有传统社会的耐心和时间慢慢找对象。“婚姻工厂”则以终端服务为主旨,直接帮客户进入婚姻。

她听着“婚姻工厂”和终端、直接进入婚姻等字眼,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梗。

李小姐把一杯冒着热气的纯净水放在她面前说:我给你的婚姻进行一个核算吧!

经济学认为,“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这个过程越短,效率自然越高,大家投入的也就越少,婚姻的消费也就越划算。我们做的正是这么一种“降低婚姻交易成本,快速增加成功几率”的工作。我们的“婚姻工厂”,其实是一个“相亲工厂”,把许多男男女女聚合在一起,教给他们快速选择对象的技巧和办法,以最低的成本进入终端婚姻。其实,你是经济学毕业的,应该明白,我们是把婚恋机遇在一条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以最短的时间满足更多人的需要……如今是个“提速”时代,“婚姻工厂”正是婚姻提速的一个标志。

哦,这一切她一听就全懂了。虽然大学、研究生读的都是经济,她还真的从来没有把恋爱、婚姻联系到经济学上来。虽然对方这样说很有道理,可她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别扭。正是因为这种别扭,她突然决定,还是尽快离开“婚姻工厂”。

对方一怔,让她“再想想”的接连劝说无效后,坚持要把她的表格留下来,并劝她回去再想想。李小姐非常诚恳地表示,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她再来,表格留下,因为她已成了她们的潜在客户……

我晕,我倒,太郁闷了。姜小瑶甚至不愿意等电梯,便快步跑下楼去。她需要阳光,需要透气,需要太阳把似乎都长了毛发了霉的全身来一次通彻的照耀。天天身居写字楼里,隔着通天接地的玻璃仰望太阳,竟然是那么的不真实、很遥远,像挂在玻璃幕壁上的一幅画。

学经济的她,在一次次面对生活中的经济学时,竟然如此崩溃,如此毫无抵挡之力?沮丧,沮丧到极点。走在大街上,姜小瑶发现,如今什么都成电子产品了,这些批量生产的东西,几个月,甚至几十天就更新换代,把人的生命节奏搞得如此凌乱。天哪,天哪,好我个学经济的姜小瑶啊!

她反复回味,经济社会在完美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时,连满街的行人都成商品了?怎么把婚姻也经济起来了?可是,这种核算从理论上可以成立,就像给阿基米德一个杠杆和支点,他将把地球撬起来。可实际上,谁能给他这个支点?理论是理论,并不一定理论上成立,就一定会产生那个理论导致的结论。

姜小瑶大脑一派凌乱,一切在思维中无序凌乱了。日子还能go on吗?她不知饥饿,不知疲惫,就那么走啊走的,似乎有些失去感觉。有时车来人往,她会突然担心自己是否会在不知不觉中撞了车什么的,在稍有清醒状下,她急急地调整线路,走向河滨公园,沿着那垂柳依依的河滨往前走,混乱着走到几近黄昏。到哪里去,不知道。没有目的地,只是朝前走。她想起某伟人曾面对记者提问,是怎么走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他回答:跟着走。这话很有味道。姜小瑶自己现在的状态,估计也一样能走出个万里长征?思维被一个小小的“婚姻工厂”弄得如此破碎、凌乱。好好的人,好好的爱情,好好的活生生的生命,怎么就被“工厂”了?

姜小瑶擦肩而过一对老人,她是在他们已走到她的身后才突然意识到的,便扭了头去看。那对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下相互搀扶着,男的哼着小曲,女的笑声不断。典型的老伴嘛。少来夫妻,老来伴儿。这种情形平日里姜小瑶在公园或一些休闲场所,甚至是医院的花园,并不少见。可今天,此时此刻,她从工厂,那个婚姻工厂出来后,在夕阳下,在她走了几小时后的河滨,突然内心一阵阵翻江倒海,眼窝泛潮,鼻尖发酸……

泪珠儿滴滴答答地如断了线的珠儿落下来,在胸前,打湿了一片,她没有动手去抹拭。她的脑海中想的是,“婚姻工厂”把机遇批量生产出来,可婚姻仅仅靠机遇是不够的;虽然身处商品社会,可婚姻与其他商品毕竟有所不同,至少有个伟人曾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只是很快,她苦笑着摇头,这次没有说那句口头禅,而是想呐喊:道德啊,你能让我快点出嫁吗?

责任编辑 吴佳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婚姻中,没有谁赚谁亏
婚姻如鞋 合适才是最好的
婚姻是一种修养
幸福的婚姻,离不开这六件事
婚姻如何能长久
幸福的婚姻,让人谈笑风生
婚姻的幸福,来自于彼此的成长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