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行

2014-12-06王族

长江文艺 2014年11期
关键词:白狼土林扎西

王族

那几年,我总是梦见它。

它是一只狼。

最初见到它时,它孤独地蹲在路上,像一块石头。我们对它产生了兴趣,便将车子向它行驶过去。它慢慢抬起脑袋,将尾巴软软地甩了几下,然后支撑起干瘦的身躯向远处走去。它起身的动作很慢,但走动却很快,几乎一闪而过,变成旷野中的一个黑点,随后融入苍茫之中。很显然,一只高原狼也不愿意让人走近它,稍有动静便迅速离去。我们怏怏然继续赶路,黄昏很快消逝,黑夜笼罩了一切。

一只狼在夜里会栖息何处?

它会不会将永远奔走,永不停息,直至变得像黑夜的一部分一样神秘莫测?

当寒冷围裹了它瘦小的身躯,它还将走向哪里?高原上人畜稀少,因此,狼显得善良、温和、充满善意。它们在高原上缓慢前行,奔走到最后,便只剩下一副干瘦的骨架。当风雪迎面劈来,它们周身战栗,但却不会停止脚步,仍摇摇晃晃向前行走。这就是高原上的狼,走近了,你就会发现它们是最为执著的远行者。

那天晚上,当我以为一只狼已经消融在了旷野中,在我们的车子加速往前疾行时,它的身影突然在车前出现了。

它没有走远,并且一直与我们在一起。

或许是车子的轰鸣激起了它的兴趣,它撒开四蹄奔跑,与我们的车子展开了比赛。我们的车速加到120迈,而它在车外亦驰骋如斯。车中的4个人都很高兴,这样的情形,就好像一只狼在高原上一直伴随着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我们从车窗望出去,它的身影犹如一种飞翔,在轻盈敏捷地向前穿越着。

车外,夜黑得像冲不破的网,而一只狼,一片奔跑的黑色火焰,把我们的心吸引了过去。我们渴望能和狼友好相处,一起走向高原神秘不可知的深处。就这样,它一直在车窗外奔跑。我们看着它起起落落的身影,觉得它在黑暗中奔跑是无比快乐的,它奔跑的身体就是在黑夜中爆出的火花。

在车中,我们说起听别人讲过的狼奔跑的情景。一群狼穿过平坦的雪地时,会突然加快速度,因为雪地上视野开阔,它们不愿意让他者看见自己。直至进入树林后它们才会放慢速度,因为树林对它们起到了遮掩作用。它们有时候会在树林里停下休息,但停下之前一定要寻找一个满意的隐蔽处,否则它们会继续往前走。一般情况下,其他动物都喜欢卧在石头下,而狼却截然相反,它们总喜欢在石头上站立,这样是为了观察下一步的行进方向——狼即使在休息时也不放松警惕。狼还会游泳,遇到河流,它们总是悄悄把身子潜入水中,只把头露在外面,悄无声息地游向对岸。很少有人能发现狼游泳过河,人们往往看见它们在河流的一边伫立,但转眼间它们却已经到了河流的另一边。狼的这种保护意识对自身极为有利,不像野马野驴之类的动物,过河时弄出惊天动地的声响,刚一上岸便有死敌在等待着它们。狼不论走多远的路,奔跑得多么疲惫,最后的归宿一定是山冈,它们只有到达一个山冈后才会停下,等待月亮出来后发出长嗥。它们似乎可以通过嗥叫缓解身体的疲惫,继而踏上又一次远行。

现在,不知在我们车外的这只狼要奔向哪里?

天亮的时候,它突然不见了。

我们以为它会一直跟着我们的车,加之一夜困顿,便都打起了盹,待睁开眼一看,车窗外早已没有了它的影子。我们停车朝四下里张望,没有一丝它的痕迹。在什么时候,它觉得自己的奔跑,或者说与我们汽车的比赛已经结束,它便停了下来,将瘦小的身躯闪进了路边的树林里?

大家都很奇怪,它为何会突然离开,而且离开时居然不让我们有任何察觉。大家议论纷纷,猜测它奔跑一夜累了,躲到不为人知的角落去休息了。大家还猜测它只喜欢在黑夜奔跑,在白天不愿意让人看见它的行踪,所以在天亮后便躲起来了。

它将在何处卸落疲惫?

不论怎样议论,大家在最后都对它表示出赞赏。它奔跑了一晚上,对于我们而言,它变成了一种启示——在西藏这样的地方,灵魂像风,可以自由飞翔。

扎西听了我们的经历后,十分坚定地说,和你们的车子赛跑的一定是一只白狼。

我们问他,只有白狼才会那样跑吗?

他坚定地说,只有白狼才会那样。

当时天很黑,我们只看见车外的狼是一团影子,无法看清它是否是白狼。现在看扎西的口气如此坚定,便也肯定和我们的车子赛跑的,一定是一只白狼。

扎西说,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定要肯定,肯定这样的事情对人有好处。

我们点头。

扎西笑了笑,给我们讲了扎达土林的一只白狼的故事。扎达县距神山冈仁布钦不远,以古格王国遗址和土林闻名于世,凡到扎达的人,都必去这两个地方游玩。古格王国遗址在一座山上,寺庙密布,远远地看上去犹如一个巨大蜂巢。走近了细看,寺庙只占其中一部分,另有大量废墟分布山上。这些废墟大多是古格王朝所留,至今有四五百年历史。土林处于古格王国遗址一侧,因凸立的土堆多像树木,故得名“土林”。进入土林深处就会发现,因土林的树木形状十分逼真,便真的犹如进入了树林之中。土林是风的杰作,时间长了,那些凸起的土堆被风吹得颇具树林之神韵,成为阿里一景。

扎西说,那一年很奇怪,天上天天飘过像莲花一样的白云,一只白狼从扎达土林中走出来,径直向马路走来。马路上有很多人和车辆,皆为看土林而来。但它却并不惧怕,只是高扬着头,离马路越来越近。土林中有狼并不奇怪,因为越往土林深处越闭塞,是狼一类动物理想的栖息地。但奇怪的是,这只狼为何敢走出土林,而且向马路上的人和车辆走来?

待它走得近,并进入人们视野后,才看清它是一只浑身泛白的白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通体纯白的狼是很少见的,大部分狼的毛色都很杂,有灰白相间的,也有黑灰、灰黄浑然一体的,其毛色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恐惧之感。而纯白的狼则显得高贵和优雅,让人觉得它是狼族中离群索居的独行者,当白狼走过山冈或草原时,四周一片清静,它和大自然似乎融合成了一幅极美的画。

人们并不为它美丽的外表而迷惑,仍警觉地防范着它。endprint

它发现了马路上的人,愣怔片刻,仍走了过来。人们捡起地上的石头,等它接近后打它。它慢慢走近了,才发现它嘴里叼着一个布袋,里面有三只小狼崽。那三只小狼崽可能刚出生不久,仅有拳头般大小,连眼睛也是闭着的。不知它从哪里找到了一个破烂的布袋,巧妙地将三只小狼崽装入其中,然后便上路了。人们知道,土林中很少有可捕食的动物出没,这只白狼是想带它们到有水草的地方去,因为有水草的地方有兔子,狼可以将其捕食。

它离人越来越近,眼中有凶残之光射出,似乎要一口将挡住它去路的人咬死。

人们喊叫着扑向它,手中的石头也砸了过去。它躲闪着石头,嘴里的布袋掉了,三只小狼崽像皮球一样在地上滚动。

有人喊了一句:“大狼小狼都是狼,打!”

人们向小狼围了过去。

白狼惊恐地发出一声嗥叫,扑过去用嘴将三只小狼收拢在一起,然后趴下身子护住了它们。人们都很吃惊,这只白狼一副任由人怎样打击,也要护住腹下小狼的样子,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母爱啊!他们将手中的石头扔下,转身走了。

白狼看人们走远,爬起身将三只小狼崽重新装入布袋,叼起返回土林。狼很机敏果断,只要意图被它者发现,就会马上放弃。它走到土林入口处,将布袋放在一块石头上,回头朝人们叫了一声。它的叫声中充满了对人的感激,以至于让每个人都听明白了它要表达的意思。随后,它又将布袋叼起,进入了土林。

人们议论,其实不应该打小狼,它们那么小,真的很可怜。有人担心白狼会来报复,因为他们阻止了它的去路,而且还差点把它的三只小狼打死。狼的报复心是很强的,它们不论克服怎样的困难,等待多么长的时间,都会报复伤害过它们的对象。也有人认为,他们没有打那只白狼和那三只小狼,它一定心存感激,不会来报复他们的。

第二天,它又出现了。

它将三只小狼安顿在了土林中的隐蔽处,然后从土林中走出来,径直向人们走去。阳光很好,它身上的白色显得更加洁净。但人们并不因此而受迷惑,而是警觉地把它迅速归为狼类,并琢磨着如何防它扑上来,同时也琢磨着如何打它。

它似乎并不惧怕人,离人越来越近,一副很坦然的样子。

人们断定,它因为经历了昨天的事情,已彻底放弃要去有水草的地方,而是要在土林中长期待下去了。藏北高原人烟稀少,牧养的牲畜不是很多,活动在山谷和雪地上的往往是牦牛、黄羊、野驴、兔子、雪鸡等。狼通常把黄羊和兔子作为捕食对象,而黄羊和兔子通常活动在有水草的地方,因此狼便相应地跟随它们而去,很少在有人的地方或马路附近出现。现在,这只白狼又将作何打算呢?

这是一只奇怪的白狼。

人们都很惊讶,这只狼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胆子,昨天刚刚遇到过危险,仅仅过了一夜,似乎已全部忘记,居然又向人走来?老话说得好,狼敢走近人,一定有恶行。狼的固定形象是邪恶和恐惧,所以人们断定它一定会进攻人。

人们又有些不解,狼只有一只,人却有十几个,狼将如何扑向人呢?

疑惑归疑惑,但人还是警觉地盯着它,唯恐一不小心被它突然袭击。而它似乎对这些人视而不见,一直将头扬得很高,迈着稳健的四只爪子走到了马路边。人们以为它要停住了,而它却继续向人们走来。它越来越近,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有人想朝它喊叫一声,意欲把它吓走,但还没等他们开口,它却停住四腿望着人和车辆,眸子里闪着复杂的神情。

它到底想干什么呢?

人和狼之间,犹如隔了一层无法揭开的幕布,谁也猜测不出。

马路另一边有一群马,其中一匹马也许不知道它是狼,便朝它叫了几声,它也回应着嗥叫了一声,声音急躁而又不安。人们想,如果它流露出要冲向马群的意图,必须及时把它拦住,否则马群就会有危险。马也是狼经常偷袭的对象,虽然马比狼高大数倍,四蹄是防备侵袭的有力武器,但狼会避开马的优势,采取巧妙的攻击办法——只要能够接近马身,便一口咬掉马的睾丸或喉咙,要不了多长时间马便会轰然倒地,它们会扑上去撕扯开马的肉身吞噬一顿。现在,这只白狼又将如何对众目睽睽之下的马发起攻击呢?

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嗥叫几声后却突然转身跑了。它速度很快,顺着来路跑到土林谷口,身影一闪便彻底消失。人们想,它一定长期栖息于土林的某个避风处或土窝中,但那样的地方往往很神秘,人是无法发现的。

它的身影消失很长时间后,人们仍然一脸疑惑,一只狼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出现,又莫名其妙地离去,让人匪夷所思。但狼的行踪往往都神秘难测,谁也猜测不出它为何如此反常地出现,最后又为何突然返回?正因为如此,多少年来人和狼之间才一直构成紧张的关系,人时时刻刻都在防狼,但狼却总是制造事端,甚至造成狼灾,让人痛恨狼,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所有人都对这只白狼的出现和离去感到费解时,有一位牧民骑马从另一山上奔驰而来,对人们说:“刚才太危险了,你们居然都不知道!”

人们惊异,忙问他:“出了什么危险?”

那人说:“刚才有一群狼从山坡上下来,利用平滩中的沟渠慢慢爬过来,都快接近你们的马了,但有一只白狼从土林中出来,朝着那群狼叫了几声,那群狼停下,过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当时你们的注意力都在白狼身上,所以不知道有一群狼已经接近了你们的马。你们离马那么远,如果狼扑上去的话,至少会咬死一两匹。这件事太奇怪了,那只白狼叫了几声,那群狼就乖乖地走了。还有,那只白狼应该是在帮你们。它为什么会帮人呢,奇怪?”

这件事是它用无言的行动做的,所以让人们很感动,而且经由这件事无不说明,它确实已经和这里的人有了感情。如果它不及时让那群狼离去,真的会被狼群咬死一两匹马。这样的例子很多,新疆有一位牧民发现有狼出现在他的冬窝子(一般为向下挖掘,最后形成像房屋内室的地下居所,有冬暖夏凉之功效)周围,他看紧了自己的羊群,除了白天给它们喂马草(冬饲草料)外,不让它们出羊圈一步。晚上,他则将羊圈门紧锁,做到了万无一失。但不久后的一天,还是发生了奇怪的事情,狼呼出的气息居然迷惑了一只羊,它翻出羊圈走到狼跟前,任由狼将它咬死吃掉了。那位牧民后来才从老年人嘴里知道,狼有时候在草原上奔跑时,会呼出一种特殊的味道,羊、牛和马等牲畜闻到这种味道后,会变得很兴奋。而如果哪一年没有狼出现,羊、牛和马等牲畜闻不到狼呼出的那种味道,它们就会生病,至于野生野长的黄羊、野驴、鹿、兔子等,在闻不到狼呼出的那种味道后会成批死去。持这一说法的是新疆精河的蒙古族察哈尔人,他们对此早有定论,那位牧民弄清楚了这个说法后,心里好受了一些。endprint

听他一说,人们才明白那只白狼刚才举动的原因。

天空中又飘过来像莲花一样的白云,那只狼已不见影子。

因为一只狼和我们的车子赛跑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听到了很多狼在路上的故事。有一群从那曲出发到冈仁布钦朝拜的藏族人,走到半路时发现一只狼在后面尾随他们。如果换了别人,也许会恐惧,会想办法打狼或者把狼吓走,但他们一心向佛,在内心将狼视之为神圣的生灵,所以他们没有害怕,仍五体贴地向前叩首朝拜。

狼离他们越来越近,一直看着他们的举止,时间长了,他们熟悉了那只狼,那只狼也似乎熟悉了他们。

下大雪的时候,人的行进会慢下来,但狼的速度却不会减缓,它很快便走到了人的前面。人们很惊讶,它怎么会知道我们要去冈仁布钦,它像是在给我们带路嘛!

到了晚上,人们停下,搭起帐篷休息,那只狼在帐篷外蹲下,任大雪一层层落在身上。

整整一夜它一动不动,在第二天早上变得像一座冰雕。人们开始上路时,它从地上一跃而起,抖落掉身上的积雪,又和人走在一起。人们有时对它说几句话,它似乎听懂了似的发出几声嗥叫。人们不知道它最终的目的地在哪里,但因为一路上有它,便觉得它是朝圣队伍中的一员。

快到冈仁布钦时,它却在一个地方停下不走了。它围着一个小土包转来转去,不停地发出嗥叫。一位当地的老人告诉了人们原因,去年,这只狼也跟随一群朝圣者走到了这里,朝圣者中的一位老人在这里死了,就埋在这个小土包里面。人们对这只狼肃然起敬,觉得它不是狼,而是一个人。

要上路了,它却没有要继续前行的意思。

人们走了,它对着他们的背影嗥叫了几声,转身走进了山谷中。

在科加寺,我们还听到了一个牦牛和狼的故事。扎西把我们引到那具牦牛标本旁,他伸出手将落在牦牛尸上的树叶轻轻拿下,转身放到门后。他虔诚的样子,如同在轻轻掸去经书里的灰尘。他指着那具牦牛标本说:“这是寺里的活佛做成的一件事。”我曾听人说过,科加寺的一位活佛在“文革”时期曾在狱中被关了十余年,出狱后又回到了这里,不知扎西领我们去见的是不是他。后经仔细询问,才知道所谓的“做成的事”,是完成的宗教仪式。扎西的眼睛里有几丝敬仰,他说:“他现在就在寺后面的房顶上,让他老人家给你们讲吧。”

我们随扎西找到他,他双目紧闭,似已入定。扎西向他说明我们的来意,他睁开眼睛看了看我们,开始讲述他的经历——

“那一年,我从家乡向冈仁布钦朝拜。一天,我突然觉空气变得透明起来,等我爬上一座小山,就看见冈仁布钦正处在一片草原和蓝天之间。它的顶峰积满了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听到峰顶上有什么响动,像歌声一样弥漫了过来。我高兴极了,一年多的朝拜到此可以说是成功的,佛在指引我,我离我的梦不远了。

我下了山,准备上路。

但那天很奇怪,空气突然变得稀薄,我像是被无形的手掌推来推去,举步维艰。我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这一路走来空气一直很好,它一直供养我呼吸,而现在离冈仁布钦不远了,我却陷入了高山反应之中,难道是我修行得还不够,吃的苦还不多,没有资格走近冈仁布钦吗?但是佛可以作证,我一路都是三步一身磕长头把大地和高山丈量过来的,从没偷过懒,没欺骗过任何一条小路和任何一座山。当我与河流相遇时,我就先赤足涉水而过,过了河,估量出河床的宽度大概需要多少步,然后在河边的沙滩上及时把叩拜补上,真是一步也没有落下。

那天,我感到我已经没有希望了,稀薄的空气使我陷入绝境,我前面还有几座达坂,我可能爬不上去了。我的头剧烈疼痛,眼睛也变得模模糊糊。但我不甘心,把一阵阵疼痛强压在心头,一步步往前爬着,每向前爬一点,都有一种要跌入深谷的眩晕感。

后来下起了雪,我抓起雪吞下,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我不敢回头,我的腿被磨破,我知道身后肯定是一条有血迹的路。

我爬进峡谷,头疼得更厉害了。

就在那时,我看到了让我惊心动魄的奇迹,在我的前面,三只大小不一的动物紧紧靠在一起,在慢慢地往山顶上爬。待我看仔细了,才发现那是由一头牦牛和两只狼组成的集体。我不敢相信,这些在平时一见面就弱肉强食的死对头,今天居然和睦可亲,互相靠拢在一起。我明白了,它们遭遇了与我同样的灾难,在这种地步,它们知道生命已非常脆弱,只有团结在一起才可以爬上高高的山顶。我又一次在心里感念着佛,是佛为它们降临了灾难,让它们在灾难中放弃了残忍杀戮,主动向良知靠拢;佛使它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靠真诚相伴才能长久。我被它们感动了,翻过这座山将出现一片树林,那是它们的家园,而要走到那里,这种被佛指引的心灵行进多么重要啊。

然而那天,灾难还是降临了,更大的风雪袭击了我和那几只动物。

我挣扎了几番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后来我醒了过来,发现走在我前面的那些动物无一幸免,全都倒毙在风雪中。那时候雪已经停了,空气也变得充足起来。我站起来,把它们的尸体一具具背出峡谷,埋在深雪中。我朝拜完神山返回时,就将一具牦牛的尸体运了回来。”

故事讲完了,而我们的灵魂早已随着故事飞远了。

我们在牦牛标本前默默伫立,似乎它正在述说着一些可以聆听的话语。藏族人对牦牛有特殊的感情,其宗教信仰中也经常与牦牛有关。冈仁布钦下有一个洞,据说当初有一位朝圣者开转山之先河时,就是森东玛(藏传佛教中的狮头空行母)化做一头牦牛将他引入洞中修行了九年九个月零九天,那个洞中至今还存有牦牛用双角划出的痕迹。

我们的车子继续前行。傍晚,我们多希望那只狼再次出现,又重复着几天前的动作在车外奔跑。我们多么渴望它的身影重新填补空白了一天的车窗风景,那样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会激动不已,再次聆听,再次感悟生命在高原应该如何朝圣。但它像是已经完成使命似的,再也没有出现。

夕阳将几缕余光挣扎着洒在高原上后,像是再也没有了力气一样,一头跌入山后。endprint

扎西说,过了几天,那只扎达土林中的白狼又走到了马路上。

扎西唏嘘不已,那一年真的很奇怪,天空中飘过一朵又一朵像莲花的白云,从不露面的白狼居然露面了,而且还走近了人。

扎西说,当时的情形很感人,也许因为那只白狼已经来过两次,加之人对它心存感激,所以它轻松自如地在马路上走动,就像马路上的人或马路边的一匹马一样。有一位摄影家赶紧架好相机,他觉得人、马群和一只白狼,构成了一幅很难得的画面,他选好角度将其拍了下来。他很兴奋,觉得自己拍了一幅好作品,但事后打开相机翻看时,那张照片却一片黑色,什么也看不见。以前有人拍一匹白马时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其奇怪程度让摄影家无可名状,以至于这件事成为摄影界的忌讳,若无意间提及,人们马上就会把话题绕到别处去。

这只白狼走到马群跟前,卧下望着马群。因为马群已经熟悉它,并对它消除了敌意,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撕咬场面。过了一会儿,它起身随意走动,和马越来越近,彼此之间显得颇为亲近。

有一位牧民赶着羊从土林入口前经过,他看见一只白狼卧在几匹马前面,惊吓得叫了起来:“白狼……白狼……狼里面最厉害的东西,马上当了,要被狼吃了。”

他边叫边赶着羊往回走,遇到了狼,无论如何就得返回,不然就会被狼咬死几只羊。在他的观念里,哪有狼不吃马和羊的,那些马太傻了,正往狼的圈套里钻呢!但因为太过于慌乱,他的羊群在土林前的大草滩上乱成了一团。他大声吆喝,意欲把羊群收拢在一起,但他的羊却一改以往老实听话的样子,任凭他怎样费劲喊叫,却仍然乱跑向各个角落。

那位牧民绝望地叫着:“完了,完了,傻羊啊,你们傻死了,一只白狼就卧在不远的地方,你们就这样乱跑,不是往它的嘴里送吗?”

他正骂着,却出现了让他叹为观止的一幕。那只白狼站了起来,一边叫着一边走近羊。它的叫声对正在乱跑的羊来说犹如某种命令,它们都停了下来,极其温顺地望着白狼。

白狼从它们身边走过,它们像是迎送君王一样用双目凝视着它,直至它进入了土林。

“白狼不吃羊!羊很尊重狼!”那个人惊呼,似乎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从此,它每天都从土林里出来,到荒滩上走走,并不时地发出长嗥,那群马听到它的声音便遥相呼应,纷纷与它对鸣,山谷中响起一片热闹的鸣叫声。

那位牧民感叹说:“狼和马变成朋友了,以后要是和我的羊也变成朋友多好,我再也不用防狼了。”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白狼不吃羊,而且它的叫声让羊变得如此乖顺,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从此,关于白狼被拍摄后会变成一片黑色,以及它不吃羊的事情,便久久被人们谈论,人们猜测着种种可能,但都不能肯定。于是,这只白狼便变得像一个传说,而且在人们的讲述中变得越来越神奇。

有一天,有人在土林顶端看见了那只白狼,它抓了一只兔子,快速将身影闪进了土林中。那人想窥探出它的藏身之所,但土林密布,沟谷交错,不见它的任何踪迹。因为它是一只白狼,加之它不吃羊,而且还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人,所以人们对它的感情很复杂,觉得它是一只神物。

后来,一位在土林一带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藏族老人告诉了人们真相,这只白狼前不久生的三只狼崽长大后一定也是白狼,而白狼在狼群中地位高贵,会成为狼王或头狼,所以你们没有打三只小狼崽的举动感动了白狼,它在报答你们。人们说,我们不会伤害它的,如果谁敢动那只白狼,我们就跟他动刀子;谁让那只白狼流血,我们就让他流血。

几天后,下起一场大雪,天空中飘落着密集的雪花,大地很快被覆盖成一片银白色。

土林变得更漂亮了,远远看上去犹如有无数棵树伫立在高原上。这时候,有一群朝圣者经过土林,他们是从家乡出发去朝拜神山冈仁布钦的。一路上,他们将双手举至鼻尖、额头,身体前扑,五体投地,三步一身磕长头。一次结束,下一次仍重复这一固定动作,始终如一地穿越了千山万水。

那场雪一直持续下了四天,高原已变得银装素裹,分外美丽。但在这样的雪天之中,所有生命的生存都变得艰难起来,那群马的主人早已将马赶往别处,牧民将羊群赶往避风的地方,那些朝圣者在一个山脚的房子里住下,在原地做着三步一身磕长头的动作。因为大雪耽搁了行程,所以他们必须在原地将一天之中要完成的叩拜次数补上。

人们想起了那只白狼,担心它会被冻坏,想帮它转移到暖和一些的地方去。但因为它隐藏于神秘不可知的角落,加之又因大雪所阻,所以人们只能这样想想,并不能采取实质性的行动。

第三天夜里,从土林内传来一阵叫声,人们被惊醒,纷纷出门去看。

土林一片寂静,并没有任何东西走动。人们断定,是那只白狼在叫,在如此寒冷的夜晚,它将如何熬下去,尤其是它那刚出生不久的小狼崽,就更难熬了。

后半夜,从土林内传出的叫声变得激烈起来。

人们都肯定是狼的嗥叫,因为以前狼的嗥叫和这种声音一模一样,而且是在饥饿或遇到危险时才发出这种声音。人们为那只白狼担心,它能发出这种声音,说明它已被冻得不行了,也许只能靠这种嗥叫挨着时间。

慢慢地,它的叫声由激烈变得微弱,最后悄无声息了。

这么冷的天,一只狼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它,以及它的几只狼崽会怎样?人们心头掠过一丝不安。刚才的黑夜之中,因为有狼的嗥叫,让人紧张担忧,在内心生出与它一起挣扎的感觉,期望它能够熬过这寒冷的雪夜。但现在随着它的叫声停止,黑夜突然变得安静,似乎一只隐藏了许久的大手终于伸了出来,将一切都拥握在了它的掌心之中。同时,安静让人觉得是狼的挣扎戛然而止,它的生命在这种安静中已然结束。

第二天,雪停了,人们进入土林去寻找那只白狼和它的狼崽。

土林落雪后虽然从外观上看极为美丽,但人们进入其内部后发现,土林中的路极其难走,雪下面处处密布砾石和细沙,每走一步都将双脚陷入进去,而拔出又颇费力气。就是这样的路也并不长,渐渐往里面延伸,便变得逼仄狭窄起来,有多处仅为一人可通过的缝隙。土林内的雪比外面的更厚,有很多地方都不敢踩入。endprint

寻找到一个山洼处,人们发现了一只冻死的狼,但它身上的毛灰黄交夹,不是那只白狼。它瘦骨嶙峋,嘴唇裂出几道骇人的血口子。它一定因多日未进食而饥饿难耐,加之又遭遇了这样寒冷的天气,所以便毙命了。

人们议论,如果昨天晚上发出激烈嗥叫,后变得无声无息的是这只狼,那么那只白狼也许还活着。这样一议论,人们变得兴奋起来,加快了向前搜寻的速度。不知从何时起,这只白狼在人们心目中有了地位,人们视它为一只好狼,它身上的白似乎纯洁无比,影响着人们关心它,为它着想。这是一只有福气的狼。

但人们找遍了土林的角角落落,都没有找到那只白狼。

不知它去了哪里。

人们心里充满复杂的情绪,觉得那只白狼像莲花状的白云,在一个很高的地方,他们看不见。要想看见它,也许还要走很远的路。

从此,白狼再也没有出现。

关于白狼,便变成了一个传说。

扎西的故事讲完了。

但和我们的车子赛跑过的那只狼,却一直没有露面。我们渴望再次看到它,以便证实它是否是白狼。只有它出现,关于白狼的故事才会进入高潮。

直到几天之后,我们才知道它已经死了。

“其实,藏北最厉害的动物是狼。当狼老了,跑不动了,它绝对不会在没有遮掩的地方倒毙。它往往会在黑夜里消失,没几天,在它消失的地方又会出现一只狼,你分不清它是原来的那只,还是新的一只。好像冥冥之中藏北是一个狼的永生地,其中有怎样的生死更迭,它们依存的是什么法则,谁也不知道。”一位喇嘛后来这样告诉我。

在后来,我们得知藏北高原的狼和平原地区的狼截然不同。因为高原积雪,狼走过雪地时会把头低下。而平原地区的狼走过雪地时则高扬着头,警觉地观察着四周。高原狼低头与嗅觉有很大的关系,冬天的积雪使气息散布得较为缓慢,它们把舌头吐在外面,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雪地四周的信息。有一位猎人在一个大雪天跟踪一只狼,雪地上留下狼的爪印,他心想,你就是再狡猾也逃不掉了,我跟着你留在雪地上的爪印,看你还往哪里跑。但进入一个山谷后,狼的瓜印却神秘地消失了,雪地上干干净净,无一丝痕迹。他想起有人说狼其实是神,在你快逼死它们时,它们会变成别的东西报复你。

他害怕了,便转身回去了。

后来有人告诉他,你上狼的当了,狼一定是找了一个地方用雪把自己遮盖起来了,你走了之后,它便从雪中出来走了。

听完故事,我们向讲故事的人询问狼跟着我们的车子奔跑的原因,他很吃惊,不相信我们居然会有这样好的运气。以前他曾听说过狼和骑马的人赛跑的事情,一直想看一看,但都未能如愿,没想到我们却遇上了,真是有福气。说到狼跟着车子奔跑的原因,他劝我们不要去打听,这样的事情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狼在心里是怎样想的,人又怎能知道呢?他劝我们把这样的遭遇当成是佛的一次赐福,这样的话,就会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

第二天,我们顺原路返回,在半路才听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追过我们车子的那只狼死了。

我们为它伤心,又为它的死充满好奇,在内心隐隐感觉到它的死应该是神圣的,它在死亡的一刻应该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具体的情形会如何,我们却猜不出。仔细打听之下,才知道了大概:我们的车子开过去后不久,人们便发现了它的尸体,它大概是在奔跑中撞石而死的,脑汁四溢,身骨四散。它最后的姿势仍在努力向前,似乎还要向前奔跑。

那令人伤心的一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当时我们都在打盹,谁也没有发现车窗外倏然间发生了惨痛的一幕。

我们爬上一个可以看见冈仁布钦的山冈。看着神山,此时,我宁愿相信一只狼的灵魂还在与我共处。我的眼角已经有冰凉的东西在往外涌动,一只狼直到死都在做着振翅欲飞的努力,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它一定还在心中伸展着笼罩大地的那一对如天的巨翅。那一刻,它成为天地间唯一的灵魂主宰者。

发现它死亡的是几位到阿里拍照的摄影家,他们把它的尸体收拢在一起,装入纸箱中准备埋入土中。但当地的人劝他们说,不要用箱子装它,直接把它放进土里就可以了。于是,一只狼的埋葬便只是一道古老悲怆的程序:裸葬,人们将它散乱的尸骨和布满血渍的皮肉直接埋入土中,让大地宽广的胸怀收纳了它灼烫的灵魂。

我们赶到的时候,那个简单的埋葬仪式已经完毕,高原上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土包,它在里面长眠。我们很想看一眼它,但觉得一只死了的狼和人一样,也应该入土为安,便打消了念头。

不远处的村庄里,几个喇嘛在举行一个仪式,他们高声诵经,整个村庄一片肃穆。我们坐在石头上听着仪式的声音,似是那只狼还在我们身边,不停地在快速奔跑。

仪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结束了,人们四散而去,但我们仍然不能平静,一位同行者唱起一首低沉的歌。他因为伤感,声音越来越小,但我们相信,此时他的歌声是对一只狼的赞颂。

一只狼的灵魂飘远了。飘远之后,在另一片更为宽大的土地上,另一个安详的夜晚,就潜入另一只狼的心灵。另一只狼,或者更多的狼,像赶赴一次生命的盛会,把天地的秉性在自己身上用奔跑展示出来。

我们向人们打听,它是不是一只白狼?

人们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摇头。我们找到扎西,想请他证实这件事。他说,答案不重要,但你们一定要肯定这样的事情。肯定了这样的事情,对人是有好处的。说完,他双手举至头顶合十,然后扑下身长叩于地上,向前朝拜而去。他的头顶,有一朵朵莲花状的白云正在升起。

几天后,我们回到狮泉河,这时候又传来了一个和那只狼有关的消息。埋下它的当天晚上,有一群狼从山谷中拥出,它们在埋它的地方围成一团,然后呜呜嗥叫。很多人都被它们的嗥叫惊醒,出门一看,山坡上密集着一大团黑影,估计有四五十只狼。

它们嗥叫了一夜,在天快亮时才安静下来。

早上,人们到山坡上去察看,发现埋那只狼的土堆已被刨开,里面空空如也。

责任编辑 吴佳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狼土林扎西
当增扎西的诗
神虚幻境——元谋新华土林
南涧打造土林旅游新名片
大同土林:地平线下的奇观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
“空手套白狼”本是褒义词
空手套白狼本是褒义词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扎西的菜园子
大自然的魔力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