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林风擂台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12-06林孝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擂台赛观赏性武林

林孝平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郑州 451150)

1 武林风擂台赛的现状分析

1.1 武功只有“武”而没有“功”

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锻炼身体和自卫的方法。而现在提到武术,在我们脑海中的概念除了舞台上的套路表演,就是金庸笔下武功盖世的大侠,人们对武术的概念似乎越来越模糊。而一提到跆拳道、柔道,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奥运赛场上激烈的对抗以及那些为参加奥运而刻苦训练的群体们,对这些功夫人们有很明确的概念。这些外国功夫历史很短,远远比不上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武术淡出了大家的视野,而这些历史短的外国功夫反而耳熟能详印象深刻,走上国际化的道路。武术该如何发展提高,怎么才能提高武术的真实性,竞技交流。中国武术有很多门派,他们都各据一方,死守着自己所谓的门派功夫,而这些所谓的门派功夫“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着一代代传承下来,缺少竞技交流,渐渐地就只练武不练功了,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拳绣腿,自然也就无法拿到竞技场上比试。事实上,已经在武林风擂台赛上亮过相的某些门派的功夫确实找不到让人褒奖的地方。

1.2 “真男人”的打造过于狭隘

武林风栏目的制片人及总导演吴立新说:“我们倡导的是一种侠义精神,要做出中国唯一的一档真男人节目。”武林风是武术散打类节目,是“真男人”节目,不管节目的主角还是观众都倾向于男性,整个栏目给人的思想就是“真男人”就要彪悍、勇猛、崇尚武力,用武力对抗来证明自己实力。正如吴立新所言,武林风为男人展示自己的武力提供了展示平台,男人们的搏击对抗比赛是节目的核心,也是提高收视率和吸引观众的重要砝码。比赛越激烈对抗性越强,动作越暴力场面越惨烈,节目就会越成功。那些在擂台上勇猛搏击、顽强对抗、流血流汗的男选手成了万众瞩目的英雄,同时节目也推出了像谭宝玉、王洪祥、一龙、一尘等众多观众耳熟能详并且崇拜的武林明星。他们就是武林风打造的所谓的“真男人”。看武林风无疑给我们传达了这样的观点,即真正的男人就应该是暴力的。显然事实上武力不是表现“真男人”的唯一形式。武林风栏目在保证激烈对抗看点的同时,是否能找到能削弱暴力血腥的新的看点呢,在栏目宣传上能否发掘更完美的契合点等是我们期待的。

1.3 武林风擂台赛商业炒作过度,观赏性差

在中外对抗赛中武林风请的大都是国外不知名的拳师,技术水平低,和我们专业的选手竞技,自然难占上风,即便是请来了大师级的人物,为了门票和广告费也可以重金贿赂打假拳,前些年在浙江慈溪的比赛中王洪祥一腿踢到泰国拳师的腿上,结果泰拳师直接被KO了,令在场观众难以置信。武林风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商业炒作,推出一批如王洪祥、一龙之类的“英雄”人物,作为武林风的代言人,进行商业炒作,这些过度的商业炒作无疑伤了票友的心,也不利于武林风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1.4 武林风擂台赛没能深入群众,走进市场

武林风节目虽然设有百姓擂台,但因为开设的面过窄,参与度不高,在百姓擂台上出来参赛的选手大都也是专业选手,而且对于擂台赛设有很多专业的制约规则,普通群众基本没有参与空间,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散打运动的观众群。在这种情况下,武林风擂台赛在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因为传统文化的民族情结和新鲜感会去关注一下,有一定的收视群体很火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作为局外人,人们的热情会逐渐降温,散打运动也没能深人人心,那么武林风节目就会渐渐失去市场。武林风栏目在节目设置时就没能走大众化的路线。

2 武林风擂台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机遇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会旗交接仪式上,塔沟武校28名学子出色的表演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中华武术作为国粹登上了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舞台,2008北京奥运会,2080名少林塔沟武校学生的大型武术表演更是震撼了世界,无疑为中华武术的弘扬和发展,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来了机遇。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和弘扬既传承了中华文化也强健了人们的身体。政府制度的支持和经济的倾斜,为武术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武术产业将开创崭新局面。武术的国际化、市场化以及政府的支持,使得它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武术品牌栏目也在各大媒体得到改革创新,大众参与的愿望得到激发,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武术爱好者。“武林风”栏目正适应了社会的这一需求。

2.2 挑战

蓬勃发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使得许多的热门体育(如足球、篮球、跆拳道等)都在争夺健身市场,而武术除外。更加广泛增多的体育运动的项目,使得武术项目也成了众多健身项目之一。强对抗性是武术给人们造成不好印象的主要因素,认为学武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只会打打杀杀,以强恃弱。由于武术内容的多样性,竞技规则复杂等原因,以致武术项目在奥运会上还没有一席之地,这无疑制约了武术的快速发展。

3 武林风擂台赛现状的对策研究

3.1 提高擂台赛的对抗性与观赏性

大力发掘运动员自身的潜质,使其心理技能和心理素质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可以大大提高散打比赛的观赏性。

教练员在场边适时指导运动员如何运用技、战术,也是提高散打擂台赛质量的重要因素。散打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技、战术应用不当是屡见不鲜的事。比赛中容易出现运动员盲目攻击或“虎头蛇尾”等现象,直接影响散打比赛的观赏性,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比赛的实际需要,通过场边指导使运动员把已有的体能技术、心理素质发挥到最佳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质,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擂台赛竞赛规则也是影响比赛观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规则具有导向作用,散打的技术发展就是由它决定,同时也是竞赛的杠杆和准则。散打技、战术运用和训练方法等一系列变化都受到每次新规则出现的影响。当下散打竞赛之所以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主要是它存在一系列弊端,如政企不分、职能重叠等。由于规则限制了散打的攻击自由度、打法和激烈程度,这就使得它的观赏效果受到影响。近几年严重影响观众的观赏性的是,运动员死推硬拉和保守的攻击形式。所以比赛的规则要与时俱进,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修改。

现场观众的热烈气氛程度也是影响散打比赛观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比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观众奉献上精彩刺激的视觉盛宴,当赛场上出现奇招妙技或是精彩搏击时,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观众的情绪通过赛场气氛直接传递给了运动员、教练员或裁判员,能激发场上运动员的斗志,激励裁判员执法的热情,进而提高擂台赛的质量,提高比赛的观赏性。所以武林风擂台赛在现场观众的组织上一定要下大功夫,力求通过现场观众的互动把擂台赛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3.2 以传统“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为契机,激发大众的民族情结

目前国家正大力提倡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政策的优势结合市场规律把武术发扬光大。另外武术作为中环民族的传统文化,无疑给国人很强的亲切感,所以武林风在节目设置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的互动环节,激发观众的民族情节,把栏目赋予民族精神的魅力,进而使节目提升一个高度,以维护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3.3 把武林风擂台赛推向职业化市场化

建立散打联盟协会是武林风擂台赛走向职业化市场化的重要前提。职业散打协会作为全国散打运动宏观组织者,统筹安排国内比赛及参与国际职业比赛的相关工作。把散打运动推向市场,成立一个以股份制形式具有公司性质的经营性机构,相对独立于政府职能管辖。各俱乐部对协会利益共享、共负盈亏。协会决策由经济主体出资人及各股东所共同决定,股东共同推选或聘任协会负责人,由协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散打运动的综合性开发。把竞技赛事从以往的计划管理和行政干预中脱离出来,把散打竞技推向市场,避免行政干预。同时制定与之相应的比赛规则,也是培育和发展武术竞赛市场,使散打走向职业化的重要前提,武林风只有走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4 提升主持人的专业素质

观众收看娱乐节目,对节目最直观的印象就来自于主持人以及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因此,主持人在娱乐节目中的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也就成了娱乐栏目的形象代言人,是节目的灵魂性人物,如果把一档节目比作一串熠熠闪光的珍珠,那么主持人就是穿这串珍珠的线,在娱乐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串讲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都是影响节目收视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打造高素质栏目主持人是武林风栏目形象推广的重要手段,也是栏目发展的必然要求。

3.5 提高栏目的群众参与度,让栏目地气化、大众化

全民参与是栏目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武林风的百姓擂台上可以为非专业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适当的设置一些小的奖项,加入一些娱乐的因素,鼓励全民参与。也可以赛选一些草根明星参与,可以借鉴目前特别火爆的娱乐性栏目的成功之处,事实上草根明星带来的收视率和关注度也是不容小觑的。

[1]祁暄“.武林风”栏目的现状及运营管理对策研究[J].期刊网,2013.

[2]吴立新.武林风少林功夫拉美印象记[J].广告主市场观察,2008.

[3]李湛江《.武林风》无形资产开发与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擂台赛观赏性武林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观赏性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从家居风水谈观赏性植物室内摆放
TOP ONE作品擂台赛
TOP ONE作品擂台赛
郑州擂台赛纪实
叮铃铃,叮铃铃
我喜欢
观赏性芳香植物在漯河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分析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