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12-06朱晓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田径金牌竞技

朱晓明

(江苏省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无锡 214000)

田径运动作为现代奥运的第一大项,是一项非常普及、深受世人喜爱的体育运动。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故有一说:“得田径者得天下”。特别是在现代,田径运动发展迅速,且竞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现代体育世界里,各国更关注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指导训练,最大可能的获得更理想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取得更理想的名次。我国田径运动水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运动训练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些项目在国际大赛中取得过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如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马俊仁教练带领的军团;也有些项目轰动了整个世界,如:男子的110m栏,刘翔成为了世界的宠儿。但是我国的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相对于世界田径强国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处于水平不高的阶段,甚至在某些时期整体水平还有所下降。那么原因何在,在发展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克服、解决这些问题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着重从竞技田径运动、群众田径运动、学校田径运动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田径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现状分析

世界各国在田径运动比赛中所获得的成绩基本反映出该国的田径运动水平,决定其在世界田坛上的地位和位置。据调查显示,北美洲和欧洲在不同历史时期,其田径水平明显优于其余各大洲。目前美国仍是田径强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世界田坛上可谓是微乎其微,所获得的成绩也是寥寥无几。历年的奥运会田径项目金牌数量说明了我国田径运动的水平。从1984年参加奥运会至2012年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运动项目比赛中只获得6枚金牌,分别是1992年陈跃玲夺得巴塞罗那奥运会竞走金牌;1996年王军霞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5000m金牌;2000年王丽萍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竞走金牌;2004年刘翔和邢慧娜在雅典奥运会上分别获得男子110m栏金牌和女子万米金牌;2012年陈定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男子20km竞走金牌。在这八届奥运会共计354枚金牌中,中国田径运动员获得的金牌仅占总数的1.69%。由此可见,我国田径运动在有些项目上尽管有了重大的突破,且在世界田坛上能达到一流的水平,但从获得的奖牌数则表现出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水平还是比较偏低的,与世界田径强国的运动水平差距还较大。尽管目前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从亚洲其他国家田径运动发展较快来看,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有被超越的趋势。从竞技田径运动水平上则反映出群众田径运动和学校田径运动的水平。调查显示,我国田径运动人口所占比例很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随着体育课田径项目的削减或取消,基层田径训练队的人数减少,导致群众田径参与人口越来越少,造成人们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大大影响了我国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发展。

2.2 田径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相对而言,我国田径运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田径运动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也会迎来一些新的挑战。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清楚的了解这些问题,并真正的面对问题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办法,并促进我国田径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2.2.1 竞技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

竞技田径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运动员成绩生命曲线“三早”现象;后备力量不足,运动员选拔有困难,后备力量培养链条断档;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能力不能完全适应训练的需要,运动训练理念陈旧,急待更新;过于频繁的参加国内大奖赛,造成运动员运动寿命短等现象;“阴盛阳衰”,明显女子项目成绩好于男子;缺乏“人才群体”的培养;运动员成绩的稳定性差等问题。

2.2.2 群众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

群众田径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问题:第一,场地设施不足。群众田径运动需要一定的体育场所。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新建了一大批体育场地,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据199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很小,每万人所拥有的体育场馆面积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群众田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的财政拨款,群众自身的田径消费投入则很少,同时社会资助也很少。第二,缺乏田径社会指导员。我国群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高,对田径运动的了解也不多,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指导员对其进行宣传和指导。然而目前社会田径指导员人数很少,且报酬很低,有些甚至是义务进行的,且指导的不及时也影响群众的体育锻炼。第三,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田径运动人口匮乏,文化结构与城乡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且农村人口都很少从事体育锻炼,而城市人口尽管有80%~90%的人口在从事体育锻炼,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人口的比例。而由于田径运动项目的枯燥,或是不了解,使其极少有人对其有锻炼的热情,这些都导致了群众田径运动人口的匮乏。

2.2.3 学校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较突出,主要有:体育运动不受重视,导致田径运动更不受重视,总是面临着被取消或被缩减学时;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内容大幅缩减;传统教学模式占主导;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少,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方法落后,导向有偏差等问题。

2.3 对策分析

2.3.1 竞技田径运动

在竞技田径运动中,要遵循人体机能生长发育规律和运动员寿命的规律进行科学训练,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训练评价体系;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组织培训与学习运动训练理论,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能力;国内大赛安排时间要合理,即“以赛代练”,又要能保持好的运动成绩;形成“人才群体”团队,解决一个或几个运动员维系一个项目的现象。

2.3.2 群众田径运动

采用对群众开放体委系统或高校的体育场馆,并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特别是共享资源的利用;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群众田径运动的硬件环境;发动群众自制田径运动器材,自行开发体育场地,这能有效缓解场地设施不足。

重视和承认田径指导员的地位与劳动价值,适当提高报酬;组织田径指导员培训,扩充人数的同时,提高田径指导员的指导能力。

要对群众进行体育与健康的宣传,加强对群众田径运动的管理和调控,使其认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在群众中培养能从事群众田径运动的组织、管理宣传和指导工作的人才。特别是针对广大农村,要加大田径运动管理和调控的力度,改善83.9%的农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现象,需要一步一步按步骤来进行,不可急躁,要多做宣传,先从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始。

2.3.3 学校田径运动

学校田径运动担负着为群众田径运动和竞技田径运动打基础的重大责任,必须要得到重视。教育部门要重新确立田径教学课的目标;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田径教学项目,将竞技项目变为现代健身项目;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田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完善田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目前,我国田径运动整体水平偏低,且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竞技田径运动、群众田径运动和学校田径运动的发展不均衡,呈现竞技田径运动发展较快,且受重视程度较高,而群众田径运动和学校田径运动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只有解决基层田径运动的问题,才会更好促进和推动竞技田径运动的发展,并为其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发展。

[1]沈丙妮.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周志雄.对中国田径运动发展中若干问题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3]任世卿.制约田径竞技运动发展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4]俞樟炎,王保成.田径运动的特性与项目特征[J].田径,1996(6).

[5]曹景伟.百年奥运世界田径竞争格局及发展态势[J].体育与科学,2000.

[6]史兵.田径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4.

猜你喜欢

田径金牌竞技
迟来的金牌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有惊无险的金牌
花与竞技少女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
金牌礼物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