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受伤机制、致因及对策分析

2014-12-06司秀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8期
关键词:肩袖半月板柔道

司秀英

(内蒙古赤峰市体育中学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受伤机制、致因及对策分析

司秀英

(内蒙古赤峰市体育中学 内蒙古赤峰 024000)

在柔道运动中,运动员一旦出现运动损伤,轻则影响训练的系统性,不利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升,重则对运动员的身心带来危害,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因此,本文就在具体阐述了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腰肌肌肉筋膜炎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肩袖损伤)的受伤机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柔道运动中常见的致伤因素(运动素质差、技术动作不正确或不准确、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恢复),并相应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希望对避免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问题能够有所助益。

运动损伤 柔道 受伤机制 致伤因素 预防对策

柔道运动作为一种身体直接接触的、徒手较量的、以身体为进攻目标的,竞争性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运动损伤。而运动损伤一旦出现,轻则影响训练的系统性,不利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升,重则对运动员的身心带来危害,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到运动员的生涯,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因此,在开展柔道运动训练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重视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问题,尽可能的避免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受伤机制、致伤因素及对策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研究。

1 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常见种类的受伤机制分析

在柔道运动中,常见的、较为典型的运动损伤主要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腰肌肌肉筋膜炎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以及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和肩袖损伤等几种主要的类型,以下针对这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种类及其受伤机制进行具体的分析。

1.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人体的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以及骸骨组成的,是人体中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在膝关节的股骨和胫骨之间,左右各有一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盘,其边缘较厚,中间比较薄,下面是平坦的,上面是凹陷的,分别填充在两侧的胫骨髁上,就是所谓的膝关节半月板。其中在外侧髁上的就是外侧半月板,在内侧髁上就是内侧半月板。半月板能够让关节面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由于在柔道运动中,运动员需要经常需要使用脚技来摔倒对方,而且身体移动的方向也较为多变,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膝关节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曲屈、旋转等运动,从而引发半月板损伤的问题。

具体来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主要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种。其中,急性损伤主要是由柔道运动中的间接暴力所引发的,常见于膝关节屈伸时同时又有膝的扭转及外翻的动作中。在柔道运动训练及比赛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涉及到攻防动作时,运动员的膝关节一般是处于半曲屈位的,是固定不动的,此时,如果运动员的上半身突然猛力旋转,股骨远端骤然内旋,就会使得半月板夹入股骨内髁和胫骨的平台之间,并在股骨髁强力的内旋牵引之下,使得半月板发生破裂,从而引发急性损伤的问题。而慢性损伤,则主要是由于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因为训练劳损而造成的半月板磨损、松动、变性以及撕裂等问题。由于柔道运动员在进行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膝关节长时间处于屈曲位,并需要进行反复的屈伸和摩擦,从而常常会因为膝关节的股骨和胫骨对半月板长期的、频繁的摩擦和牵扯等机械性的刺激,造成积累性劳损病变的问题,造成慢性损伤。

1.2腰肌肌肉筋膜炎损伤

人体的腰背筋膜分为深、浅两层,其中浅层起自于胸腰骶椎的棘突和棘间韧带,下缘至髂骨嵴,外侧则至肋骨角,深层分隔骶棘肌与腰方肌。在柔道运动中,由于运动员常常需要使用背负投、大腰等技术动作,均需要体位不断的进行改变,需要腰部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进行屈、伸和扭转,而一旦在屈伸和扭转的过程中,腰部的活动超过了其正常的活动范围,使腰部受到大的压力和扭转力,就容易引发腰肌拉伤,而如果在出现腰肌拉伤之后,不及时的、彻底的进行治疗,就继续开展训练,就会使得柔道运动员的腰肌出现劳损导致腰肌肌肉筋膜炎。

1.3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人体的膝关节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内外两侧,其主要的作用是保证膝关节不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做伸膝动作时,侧副韧带会比较紧张,膝关节也不存在侧向运动的情况,但是在做屈膝动作时,侧副韧带会比较松弛,膝关节存在轻微的内收、外展等活动,常会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具体到柔道运动来说,由于柔道运动中有大量的以下肢为屈位支撑的、扭转的技术动作,因此,一旦力度把握不好或者是技术动作不够准确就往往会引发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1.4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人体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由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以及跟腓韧带共同构成的。其中距腓前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距骨向前及旋后,距腓后韧带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距骨后移及内翻,跟腓韧带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踝足内翻。在柔道运动中,之所以会出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主要是因柔道运动中的足踝旋后动作和内翻动作造成的。柔道运动员一旦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使得身体失去重心,出现足踝旋后过度内翻动作,使得踝关节外侧受到牵拉应力,就极易引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问题。

1.5肩袖损伤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之一,而肩袖则是肩关节活动过程中的解剖弱点,尤其是在负重转肩时,肩袖不但要确保肩关节的稳定,同时还要完成运动的任务,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其与肩峰紧贴,极易摩擦,所以很容易受伤。

其中,针对柔道运动员来说,肩袖损伤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主要是肩袖肌腱炎和肩峰下滑囊炎。在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由于运动员的肩关节常常会因为反复的旋转或是超常范围的活动,使得肩袖的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挤压、摩擦和牵扯,从而引发肩袖的运动损伤。

2 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致伤因素及对策分析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柔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问题对运动员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可能的避免上述的各种运动损伤,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致伤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了简要的预防对策和建议。

首先,柔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柔道运动员自身的运动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柔道运动作为一项竞争激烈、持续时间较长、对抗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要持续的、不间断的、积极的抢把、发动连续进攻,并抓住比赛中的机会快速及时的施技。因此,柔道运动员需要具备很强的运动素质,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运动损伤问题出现的几率,否则不但不利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升,而且还常常会因为运动素质差而引发运动损伤。因此,在开展柔道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必须要注意重视运动员运动素质的提升问题,尤其是与柔道运动相关的专项耐力素质。

其次,在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运动损伤问题是由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不正确或是不准确而造成的,这说明,在柔道运动员技术训练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之所以技术训练不够科学,存在技术动作不正确或是不准确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训练忽略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过于模式化。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提高柔道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教练员在针对柔道运动员开展训练工作时,就应正确对待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尊重并充分了解和把握了运动员个体特点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的制定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确保因材施训的贯彻落实。

最后,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对运动损伤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时,没有进行及时、积极、彻底的治疗,就继续进行训练或比赛,也是引发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种情况常常还会造成反复的损伤,加重运动员损伤的程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运动员和教练员一定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运动损伤的问题,一旦出现运动损伤问题,积极配合治疗和恢复,并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积极地调整,以确保运动损伤的及时、彻底恢复。与此同时,在开展运动训练时,也要注意加强医务监督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因为医务监督工作不到位,而使得运动损伤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从而引发重复损伤的情况。

[1]朱俊全.现代运动医学机能评定、医务监督、临床诊疗与运动性伤病防护、保健康复及营养实务全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李淑芳.柔道运动员李淑芳备战悉尼、雅典奥运会赛前训练特征的对比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3]张粉红,李岩.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J].少年体育训练,2010(3).

[4]代恩样.柔道训练中力量训练的安全问题和运动损伤预防[J].少年体育训练,2011(Z1):185.

G807

A

2095-2813(2014)10(a)-0009-02

猜你喜欢

肩袖半月板柔道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没有扭伤半月板咋会损伤?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肩袖损伤是什么病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