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民警培训以警体素养为本位的实施原则①

2014-12-05屈晨曦尹衍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9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民警原则

屈晨曦 尹衍强

(湖南警察学院警体部 湖南长沙 410138)

近年来,国内的恐怖主义暴力活动及各种突发事件频发,对肩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职责的人民警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人民警察自身综合素质,这就需要人民警察定期接受在职教育培训,不能因为接受过学历教育,就中断职业教育,这样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向前发展,人民警察通过职业教育一方面能正确使用法律武器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使之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娴熟的警务实战技能,达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公安机关为保障公安民警能紧跟上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常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部分在职民警进行培训或轮训,民警培训的周期一般很短,它是为适应岗位要求进行的警察短期培训教育。我国的警察体育教育随着警察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增加而加强,是在长期执法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提高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和警务技能使之更好的适应任职岗位要求是当前从事公安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提高人民警察的警体素养为切入点,以短期培训中的人民警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原则来促进人民警察警体素养的提高。

1 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科学规划和定位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合理规划和设计的人才培养具体实施途径和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和水平,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1]。当前的民警培训的时间较短,一方面是警力的缺乏,在短期培训后需要立即回到原有岗位上;另一方面警察培训的资金支持不够,不足以承担长期的培训。对于短期民警培训,时间虽短但也是公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没有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此类培训的效果将会很差。因此,在短期民警培训中无论是哪种课程的学习都必须要有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2 以提高警体素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准备阶段,具体的实施才是核心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能够具体落实培养方案的具体思路和内容,方案的实施必须要讲原则,否则方案无法得到很好地贯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1 实践性原则

强化实践教学是在职民警短期培训中的重点,突出学员的应用能力与职业技能,搞好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体系。在职民警的短期警体培训中,一是要以警体素养为本位,二是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找出方向,三是遵从实践性的原则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上将为提高短期民警培训的警体训练效果和质量提供保障。人才培养方案是在短期内培养民警需要的职业技能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实践性原则是方案实施的重要原则,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是否能够与教学的实践相结合是关键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警体教学工作者一方面要结合以往教学的经验;另一方面更要结合短期民警培训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的特点,从民警的心理需求出发,在教学中逐步实践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实践性原则是短期民警培训中以提高警体素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首要原则。

2.2 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短期民警培训因为时间短,所以要达到期望的效果有一定难度,警体课程作为培训课程中的基础课程,要适应和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在授课之前应该谨慎审查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培养方案的目标,理清楚需要通过警体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有需要修订的地方可结合实践进行修改。在授课时,应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讲授与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不能偏离。在授课后,总结人才培养方案的完成情况,比如教学效果和教学总结。这些都可以用来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也是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调整和改善的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按照警体素养提高的客观规律循序进行,按照计划一步步实行,遇到与教学相冲突的地方,可相应采取变更。

2.3 整体优化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个教学步骤的要求和计划要精心设计,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精简实用,有机结合,紧紧抓住警体素养提高的这一根主线开展教学。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警体课程中既要体现培养警体修养的人才,更要注重警体素质的培养,同时要兼顾在职民警的个性,重视其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培养。身体素质和警务技能是课程培养的核心,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关系到在职民警的短期培训警体训练的效果。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必须要整体优化,考虑到各个层面的作用,全面思量,这样实施起来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2.4 与时俱进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的,教学的发展带来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现实中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变化[2]。这是因为:一是在方案实施后有时会面临学员无法适应这种方案的教学要求,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二是在方案实施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此种方案与教学相偏离,学员对此种教学没有兴趣,导致具体的教学计划无法贯彻下去;三是在教学后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如教学效果不佳会影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贯彻以提高警体素养为本位的指针,同时又应意识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要根据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员的心理需要,只有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方案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更好的贯彻以提高警体素养为本位这个目标。

2.5 特殊性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在职民警,有些是领导职务,有些是新晋民警,有些是教官,对待这个特殊群体更要考虑到他们的个性和心理。担任领导职务的这些学员一般年龄较大,身体状态较差,在基层工作较多,锻炼较少,对待领导职务的学员可以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和综合性;新晋民警年龄较轻,且不是毕业于公安专业,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警体训练,本身的水平较低,但年龄轻、精力旺盛、可塑性强,因此,对待新晋民警可以加大体能训练的力度和强度;教官班的学员本身具有良好的体能和扎实的警务技能,需要传授他们的多是一些警体教学的新东西,教学一定要精,要让教官班的学员熟练掌握警体教学的一些新东西,以利于他们回到原有岗位时能够传授给更多的一线民警。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要考虑到在职民警的来源,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这样实施起来就不会因循守旧,才会更加有效的提高人民警察的警体素养[3]。

3 结语

研究短期民警培训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并不多,本文首次以提高人民警察的警体素养为视角,切实有效提高警体素养为目标,所论述的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原则,主要包括实践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整体优化原则、与时俱进原则、特殊性原则等。从而更好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只有先分析问题,才会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提供一些理论建议,使之在教学训练中更好的贯彻以提高警体素养为本位这个中心。

[1]周文芳,闫军印,单翀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54-55.

[2]袁春瑛.提高警察素质促进社会和谐[J].辽宁警专学报,2006(2):64-66.

[3]吴跃章.关于公安高校特色化发展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9(10):49-52.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民警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干了来自父母的这杯冷笑话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中国人民警察节”开始设立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