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识潜力在武术散打训练中的运用①

2014-12-05姜飞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9期
关键词:教员潜力武术

姜飞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意识潜力在武术散打训练中的运用①

姜飞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在武术散打的训练过程中,意识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能够使运动技能形成的时间大大提前。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具有针对性的发挥意识潜力的作用。结合无数散打训练的基本规律,从视觉及听觉的表象入手,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使训练变得事半功倍,提高训练效果。

武术 散打 意识潜力

对于武术训练、武术练习或者再统筹的说学习武术的人来说,意识潜力对于武术的重要不言而喻,从古到今我国对于发挥意识潜力在武术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武意结合的方式从来都未间断过。而在当今的武术散打中充分发挥意识潜力作用同样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武术散打的教员应当有目的、有选择的将各种与散打相关的技能、技术信息灌输给学员,并且针对学员的需要,为其制定相应的训练目标,使其能够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的控制自身的机体与行为,进而渐渐演化为一种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

1 意识潜力在散打训练中的意义

在意识潜力初始形成阶段,主要是人体本身对于外界环境形成的感知力与刺激,通过获取信息影响大脑皮质细胞进而产生兴奋感,在这个初始阶段,学员还未真正的掌握武术散打动作,其肌肉的感知力还很低,身体各方面的协调性也还处在训练的初级阶段,而散打是一项对协调性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项目,若是这个阶段不能有效培养意识潜力,在训练中很容易出现动作僵硬、动作变形等问题。

随着长时间的训练,学员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取逐渐增多,这时也要求武术散打技能要变得娴熟,特别是能够纠正动作中不协调之处。若是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对意识潜力具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就不能有效把握散打训练中的一些主要细节,不能将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技能与动作通过大脑准确的反映出来,无法有效的激发个人潜能,提高训练的质量。

2 武术散打训练中意识潜力的运用

2.1 模式阶段——意识与潜力运用

在这一阶段中,人体会将外界的刺激通过各个感受器传送给大脑皮质,进而引起细胞强烈兴奋。处在这个阶段的学员还未能确立内抑制,身体肌肉的感受性还处于较低的状态中,因此表现于动作上就是对时间以及空间把握的不准确,只是初步的形成动作轮廓,而练习主要还是通过听觉、视觉等进行控制欲调节。

在这一阶段中,教员应当首先将学员培养切入点放在动机上,使其明确训练的意义、目的及主要任务。与此同时,要根据这一阶段学员反映出的主要特点,也就是以听觉、视觉为主控制动作这一特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方案,例如,给学员观看大量的录像与图解,并且亲自进行示范,在学员心中建立起正确、清晰的格斗技术形、象,从而确立动作的概念。还要通过语言提示等方法将各动作的发力顺序以及结构配合动作进行细致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深度与速度,不宜过快。例如在讲解冲拳这一动作时,动作要拧腰顺肩力,将力量传递到拳面,这时教员要强调垂肘沉肩、快速用力的重要性,在学员的大脑皮质中建立起暂时联系,使其自身能够加快肌肉收缩速度,提高大关节活动的范围,达到用力顺达这样一个目的。除此之外,教员还可以通过一些术语意念对学员进行辅助,让学员能够逐步达到精确表象,从中循序渐进的体会到动作的方位、幅度、路线以及发力的方法等。当然,在进行实际对抗训练的过程中,难免有学员会出现恐惧心理,若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员可以对其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暗示,加上一些具有诱导性与辅助性的练习,给他们树立起顽强拼搏的意念与信心。

2.2 成型阶段——意识与潜力运用

在这一阶段当中,学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对于技能内在的规律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而动作中的一些不协调之处也渐渐的消失,对于空间与时间的把握也更加清晰明确,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动力定型。

由于有了前一个阶段的铺垫,教员可以更进一步的通过深化语言及形体上的刺激,来促使学员运用自身意识活动来提高训练中动作的支配有效性。教员应当遵循动作的规律,剖析动作特点,对动作的个别要素进行系统的概括,这样一来,学员就能够通过感知、思考每个动作的特点,再加上不断的练习,渐渐的熟悉所有的动作系统,并且在掌握动作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动作之间的联系。此外,增加阻力与助力练习法来提高学员的力量与速度,应用橡皮筋提供抗阻力与给助力,反复的练习错臂、侧踹腿、弹踢以及鞭打等动作,来增强肌肉的耐久力与感受力,慢慢的达到相应强度,为提高动作质量、达到更高层次提供有力支持。

2.3 提高阶段——意识与潜力运用

在这个阶段中,学员就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技能与动作进行更深层次的精确与熟练。并且完成动作所用方法应有较大改进,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的动力定型,并且根基坚固,每个动作都更加灵活、完善、协调。意识对动作的控制逐渐减弱,运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成果,能够达到“自动化”状态。若是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要注意全部动作,那么就能很快的集中意识对全部因素进行敏锐的观察,特别是在进行对抗训练或者竞技对抗中,这样的表现要达到显而易见的程度。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与查阅发现其中一个观点,也就是通过武术散打训练来分析意识形成的过程,站在心理的角度上出发,就是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相互合作,而后第二系统再进行全面控制。尤其是在动作形成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对新学习的动作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与表象,同时还要分析其存在的优点及缺点,进而自觉的挖掘成功的方法,可以看出,这都不能离开意识的支配与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说,动作技能是跟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受意识支配的。若是教员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地点制定不同训练方法与任务,那么就能够让学员在训练的过程中迅速的建立格斗意识,快速的掌握技术动作的技巧。

提高阶段中,学员通过更深层次的反复操练,身体对运动条件的反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系统,并且建立了稳固的动力定型,大脑中的皮质能够更加精确、集中的把握空间与时间,这时教员要通过更加准确精炼的语言将动作技术中的薄弱之处以及动作的本质标注出来,要对动作的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改善,提高其专项能力。

例如,在武术散打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词汇如刚柔相济、劲力充实、速度分配好、动作一条线等,教员通过这样的词汇能够使学员的心理定向变得更加明确。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若是有意培养学员的节奏以及控制能力,那么教员就要突出“快”的意识,然后选择一系列能够表达“快”的练习方式,对学员进行反复的引导与训练,最后使学员能够达到先发制人、一力降十会的效果。而学员若是没能够领会教员口中“快”的内涵或者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心中有杂念,那么就很可能在训练过程中受到创伤,也就不能将武术散打中的意识要求表达出来。因此,若是想充分的发挥出意识潜力在武术散打练习中的作用,那么教员就必须对动作技术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述以及标准的示范,进而激励学生能够具有主观意识的去学习、练习武术散打,从事武术散打事业。

3 结语

综上所述,意识潜力是促进武术散打训练快速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培养学员意识潜力对于教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培养学员意识潜力时,教员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员能够由最初的视觉、听觉感知逐渐建立起动力定型,最后达到完善学员自身身体素质、提高反应能力、建立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最终能够完全的将所学动作技巧融会贯通的目的,充分调动起教员与学员主观上的能动性,使训练变得更有创造性与目的性。

[1]朱向中.二十世纪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寻绎[D].苏州:苏州大学,2006.

[2]张宗豪.江苏省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

[3]黄美彦.意识潜力在摔跤运动训练中的运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4).

[4]张铁刚,陈阳光.从《武林风》探析如何提高武术散打的观赏性[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G852

A

2095-2813(2014)10(b)-0022-02

姜飞(1978,1—),男,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教员潜力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艺术的纯真潜力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