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体育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2014-12-05王定宣
曾 敏,王定宣
(泸州医学院体育系,四川 泸州 646000)
1 和谐体育文化的内涵
1.1 和谐体育文化的概念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体系,和谐体育文化在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反映出了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建设和谐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美德,也是对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精神理念的在现实意义上的诠释,更与我国目前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价值相符,体现了我国对于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追求。概括而言,和谐体育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在我国高校的现存环境中,由高校全体生活成员在高校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内容”。[1]具体而言,和谐体育文化体现了多元化、人文性、科学性、适应性等多方面的特征,从本质层面暗含了和谐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也表明了它在促进社会全民体育发展,弘扬先进体育文化上的重要作用。和谐体育文化实际上就是旨在通过先进体育文化的宣扬,形成稳定的、人性化的、创新性的全面体育理念,形成共同的体育价值文化观与价值观,保障各阶层的人民能够享受和谐体育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维护与实现体育公平,不断推动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2 和谐体育文化的价值观
1.2.1 “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以和为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也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重要文化内驱力,它能够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普遍性的影响。也是长久以来坚持的价值取向。“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的思想观念领域与精神文化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主导着炎黄子孙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规则”,人们能够按照“规则”做人与处世。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深受“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目的上及相应的措施都要体现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与发展的观念,在体育文化价值观选择上更注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
1.2.2 “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们坚持“以和为贵”是提倡不断协调各方利益矛盾,促使事物保持相对和谐的状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是“和”不等于“同”,和谐的价值观并不代表着事物整体与各要素都具有趋同性,必须区别对待事物的不同属性特征,坚持辩证统一的哲学观,采取“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差异性中探寻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产生促进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才是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精粹。“和而不同”的思想要求体育文化既要保持“和”的统一性,同时也要具有“不同”的多样性,在和谐发展、和谐促进的基础上,努力扩展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不断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不失去本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真正做到“和而不同”。
1.2.3 “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从体育的目的论角度讲,体育是为了增强人体质,陶冶情操,增进人们的合作意识与友好关系的活动,也就是说体育的主体是人,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虽然体育事业已经商业化与职业化,体育活动充斥着更多的经济因素与功利化的成分,但我们不能迷失体育的核心文化理念,即“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努力在体育活动中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利益需求。
2 和谐体育文化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我国全面社会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的基本社会形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深化促使市场成为经济要素分配的决定性力量,阶层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社会大环境逐步发生改变,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基本权益保障体系的建设诉求强烈,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呼声越发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稳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打破了封闭发展的环境,加强了人民群众在管理国家机器上的发言权,形成了多元化的、民主化的人文环境。“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会整合,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2]由此可见,良好体育文化的形成对于整体社会氛围的净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体育文化的发展要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性目标服务”。[3]首先,体育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命质量,能够通过体育文化消除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同时体育还具有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人们团结奋斗,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在社会职业道路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国人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其次,在和谐体育文化体系中十分注重对于制度性规则的把握,尤其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注入,促使我国的体育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严格遵守体育规则与规范等特点,在和谐的基础上增强体育的竞争性与严谨性,只有保证在平等的规制下竞技才能体现出体育的公平性,这也是和谐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是人们能够从中形成遵守规则与规范的习惯,并将其作用于其他领域,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和谐体育文化要求在公平交往的基础上,要融入更多的社会团体与社会人员参与其中,构建各阶层积极参与、多元化主体更争鸣的和谐体育文化,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各族人民的力量,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
2.2 有利于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和谐体育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对于体育事业发展无形的鞭策作用能够促进其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保障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首先,和谐体育文化强调体育活动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包括社会职业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活动这一层面关系的协调,也包括体育投入、产出等这一维度关系的协调,总之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有序进行是和谐体育文化的主旨,对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其次,和谐体育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也就是主张体育事业发展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既是要求社会各阶层、各组织、各领域的公众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多元化,也是要求体育项目、体育设施、体育形式的客体多元化,既体现出世界与时代的特点,又要突出传统民族性体育活动的特点,提供给公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多元化渠道,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顺利开展。最后,和谐体育文化注重体育公平性的把握,不仅在职业体育领域,在平时业余体育锻炼与比赛中也要彰显公平与平等的重要价值,只有在遵守一定规则与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够在公平与平等的环境中体现体育偶然性与竞技性的特点,人们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赛场中,而不是利用场外因素主导体育活动的开展,这是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职业竞技体育的必然要求。
2.3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体育文化的主要作用依然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和谐体育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和谐体育文化的收益者,人们在良好体育文化氛围中能够尽享体育的乐趣,保障职业体育的运动员或工作者能够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社会业余体育爱好者能够具有人性化的锻炼空间,保障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的展开,从而保障社会各行业的人都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从宏观层面讲,和谐体育文化有利于贯彻与落实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提高体育文化在群众中的普适度,并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包括职业体育竞技水平与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提升。从微观层面讲,和谐体育文化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体育道德素养与健康水平,保障其身心的和谐发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3 和谐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联性分析
3.1 人本性与科学性的文化契合
和谐体育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在体育活动中要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把满足人们的权益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目标,体育服务于人的本质特点是无法动摇的。和谐体育文化的科学性是人本性实现的重要前提,只有保证体育活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体育活动公平、公正的运行规则,只有保证体育活动健康、积极的文化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地实现主人翁地位,才能自由地、愉悦地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场所,教育教学是其主要的职能,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本性是高校与生俱来的特征,随着高校职能的丰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但以人为本的高校文化特征并没有改变,学生依然是高校存在与发展的主体,基于这一点,高校的体育文化也必然带有某些人文特点。从另一个方面讲,高校又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科研活动必然具有科学性,而高校其它活动的展开也要以科学性为保障,离开了科学高校便成为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理性支撑,作为高校文化的子系统,高校体育文化也应具有科学性的特征,这与和谐体育文化存在一定的契合。
3.2 先进性与多样化的文化契合
和谐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旨在促进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尤其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注重文化的先进性,这是和谐体育文化永葆生机的关键。“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华民族肥沃的文化土壤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多形态、多层次、多元价值并存的文化形态”。[4]由此形成的和谐体育文化也必然强调体育活动要具有多样化,提供公众多元化的选择渠道。和谐体育文化的先进性与多样化与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其一,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阵地,近年来文化传承的职能引发了一些列争论,但无论怎样,高校也是作为文化阵地与文化先锋的角色存在着的,尤其是高校的思想创新与理念创新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其二,新世纪初,我国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张,巨型化发展导致社会各阶层的大量适龄儿童涌入高校,学科专业日趋综合化,文化类型趋于多元化,高校的国际化程度逐渐增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形态,这也包括体育文化的多样化。
3.3 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文化契合
和谐体育文化在注重多样化的同时,也不失传承性的特点。在和谐体育文化的指导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体育受用群体的多阶层化,体育项目与类型选择的多元化等,最重要的是体育思想与精神的多元化,尤其是对于西方优良体育文化的吸收,丰富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但和谐体育文化除此之外也兼顾了对于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更多的是将国外先进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中,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文化环境。和谐体育文化在具有传承性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不断适应我国体育环境的变化。高校也具有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文化特点,只有更好的传承才能有较高的发展平台,才能少走发展中的弯路,而高校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引领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才能反映出高校的本质属性。
4 高校和谐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4.1 搭建载体:完善高校体育课程
加强高校和谐体育文化建设首先要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入手,那就是体育课程。高校学生接受体育专业教育的方式主要通过有组织、有纪律、系统化的体育课程习得体育理论知识与专业体育技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谐体育文化强调多样性,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对学生课外实践课程的开设,从体育知识本位转移到技能本位,增强学生对于体育专业技能的掌握。高校还需要通过课程的安排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要以身示范,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将公平、公正的规制与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文化修为,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素养,树立公平竞赛的精神。
4.2 有效路径:加强各种课外体育竞赛
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构建高校的和谐体育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课程时间有限,且相对较为固定,无法适应体育专业教学的灵活性与实践性,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需要,从这一角度讲,和谐体育文化的形成依赖于课外体育竞赛的开展。高校要根据具体的发展状况,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进行适合本校客观需要的课外体育竞赛、体育运动锻炼等文化活动。其一,高校应加强校内各项体育竞赛的组织,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的运行机制,利用校园内的多种体育场馆与设施,以二级学院为组织单位开展竞技比赛,在比赛中达到多元的体育活动目标,致力于推动高校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使其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其二,以非正式比赛的形式在高校中开展业余体育活动,放手交给学生组织各项体育锻炼,根据不同高校的类型特点与学生的兴趣倾向选择适宜的体育运行形式,可以是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也可以是西方引入的体育运动方式,努力构建特色化的高校体育文化,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独特性,只有在普遍性中坚持特殊性才能具有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和谐体育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再次,不断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体育项目走进高校,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依然备受青睐之外,像网球、轮滑、游泳等新兴体育项目也在尝试着在高校中推广,一方面是由于基础体育设施的加强,另一方面不断进行体育信息与体育知识的宣传也是重要的原因,让大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体育运动的乐趣与特点,不断给予其外在的刺激。高校和谐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探寻其中的乐趣,陶冶情操,而不同的丰富体育项目,提供多元化的体育锻炼平台是不可缺少的,而不断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是基本前提。高校要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咨询与体育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的举办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
4.3 重要推动:组建各级各类体育社团
作为展现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体育社团在促进高校体育文化推广、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广大高校学生甚至老师进行体育锻炼的平台。高校要注重体育社团的价值,极力发挥其在建设和谐体育文化中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组建各级各类体育社团首先要建立一定的制度保障体系,将体育社团与学生的学业测验与考核制度挂钩,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体育制度对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氛围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5]其次,高校在体育社团建设中发挥牵头作用,教师要树立先进模范作用,由体育爱好者发起,在高校组织单位与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体育社团的组建。最后,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保障各级各类体育社团之间减少冲突与矛盾,协调好体育社团的各方面影响因素。
[1]龚超,王晓璐.试论高校和谐体育文化建设[J].咸宁体育学院学报,2010(4):114-116
[2]陈勇.建设和谐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5-27
[3]袁海军.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岭南体育文化发展模式[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4):37 -40
[4]郑朝沙,刘亚.论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时形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4):36 -39
[5]秦勇.力效和谐: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