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进退维谷与创新路径选择*
2014-12-05黄泽江孙德朝蔡存军
黄泽江,孙德朝,蔡存军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 610101)
1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历史沿革
1.1 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学校针对社会对体育类人才的需求,并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制定和规划的培养构建样式以及实施方式等。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的设置、课程模式的统一、教学过程的设计、人才培养的各种途径以及师资力量的建设等。
1.2 国内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沿革
1.2.1 建国初期的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专才”培养为主
建国后,举足轻重的苏联教学模式主导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方向,以“培育专才”的思想拟定培养目标。针对体育专业而言,其培养目标的设置依然根据当时国民体育人才总体计划而出,以便培养体育“专才”。此类“专项技能教育”培养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侧重于学生的体能素质锻炼的单一观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着期末考试、体能测试、和竞技比赛三方面来进行,这基本偏离了培育各方面全面发展人才的理念。然而在当时的教育传统观念统治下,“专项技能”被认为是具有“一技之长”的表现。管窥一豹,在这样的理念模式下培育出的体育人才只可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并且这种理念在很长时间得以延续。
1.2.2 改革开放后的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全能型人才”培养为主
当复合技能、创新技能等名词出现在体育教育领域时,无论是高校、教育者及受教育者,都意识到了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个性的培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学生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显著提高,个性得以释放。这一时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在:入学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选修课数量,使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本科高年级后,课程设置相对集中为以主修课目为方向,跨学科研修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以此来缓解体育教育中惟“专项”马首是瞻的局面。
1.2.3 市场经济的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势必水涨船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场改革呼之欲出。当前,我国高校针对体育人才的培养采取“个性化、多元化、普及化”的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等来决定自己选修的课程,以此形成一个既宽松又高效的教育发展空间。这也更加符合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满足了市场经济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进退维谷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校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充满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挑战,要求当今的体育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议题必须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充分的思考。高校的体育教育作为体育教育中的相对高级阶段,肩负着培育高质量体育人才的重任。然而当前的高校体育专业面临着“培育何种体育人才”“为何培养体育人才”和“怎样培养体育人才”的先题。培育高质量的体育人才是高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体育人才最终形成的实践出口。充分把握住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种类和模式,既有利于高校体育人才的流畅输出,也有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增强高校体育教育的生命力。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印证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般规律,然而此间出现的一系列的尴尬问题,使之各方面出于进退维谷的局面。
2.1 意识观念显滞后,师资力量略薄弱
一直以来对体育人才要求的简单化使得高校在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一直存在“强体弱文”的观念。很多体育人才在初等教育培养阶段就已然忽视甚至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反而将学习成绩的落后当成理所应当的现象,把体育上的特长做为考上高校的“入场券”。这使得高校在对专项技能高水平的生源招收上不得不采取条件放宽政策。如今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对高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愈加严格,这势必会感染到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虑到很长一段时期内高校体育事业同时需要担纲体育教育的社会工作,故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吸纳又要考虑到思想品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体能素质等多方面。曾几何时,我国国民对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存在着极高的规避倾向性,并依此形成了诸如流程、守则、规范等稳定性较强的书面条例来应付实际条件下有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而对于体育人才培养而言,稳定的职业就业取向束缚了创新的思维方式。例如,很多高校的体育专业新生在入学初就很容易被“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等稳定度强、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代名词先入为主。
现阶段不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骨干能做到既投身于体育科学理论的讲授教学,但却很难权衡体育技能的实际训练。亦或是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又缺失了体育科学的理论指导。而在两方面均有一席之地的双师型教育力量则寥寥无几。双师型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还亟待增强。
2.2 培养模式规范性不足,评价标准尚未形成系统
高校在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中存在明显的课程功能性欠缺,加之政府在职能方面的隐形缺失和社会对于体育事业的倦怠,许多高校都难以形成系统联动的课程体系,这直接影响到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效率。“专修课程不是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更新和创新的问题,使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最大的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1]
在当今的体育教育体系中,教师作为学校对学生评估工作的主体,也就决定了评估评价内部因素的主观性。因此,建立一个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等各界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很多教师在应对体育教学延滞性的问题上没有做出相对科学的判断,以致于形成了教学结果的片面呈现。
2.3 教学目标空洞化与教学模式固定化
空洞的教学目标使教育在实施阶段存在很大空隙,无论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环境各方面均会留有很多问题及漏洞。当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以下要求:宣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主导思想,要求学生在掌握体育类综合知识的基础之上同时具备体育管理能力等。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在体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依然会堂而皇之地逃离文化课的课堂。显然,高校在教学目标上的执行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中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领是正确把握课程的设置与系统掌握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其体育教学都是依照原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简单的课程设置、较小的课程覆盖范围、狭窄的教学内容等使得体育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显得鹤立鸡群。然而此种授业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供应社会对“全方位体育人才”的需求,“专项”培养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求本科期间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务必要合理,不断为社会输送竞技类、管理类、科研类、教育类等类型的人才。
2.4 当前培养模式与日趋高级的市场需求不适应
“大学专业构建一般分为以学科规训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和以国家利益为宗旨等三种范式。”[2]近年来,人才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依然严峻。刁钻的用人单位往往将眼光投向那些既受过高等的综合素质教育又能够熟练掌握其专业技能的人才。并且市场根据岗位的性质、毕业生的人才等级和就业双向选择的特点等因素又形成了体育人才的多类型划分。可见社会在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上,不但会在数目上有很大需求,在质量和种类上的要求也更加新颖多元。而当前高校培养模式与日趋严格的市场人才需求不适应;人才培养质量的不达标等问题如果依然得不到解决,高校的体育教育将如履薄冰。而正是由于高校意识到了此类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会在根本上使本身的判断存在偏离。
3 创新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3.1 明确教学目标
当代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要时刻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形势以及世界的体育、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为坐标。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的特征不断加大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积极探讨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体育学科的课程体系真正迈向宽领域的台阶。高校应着重培育学生具有体育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素质;具备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具有在高等集中等院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具有相对较强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应变技能。成为思想现代、思维创新、技术过硬的现代化体育人才。并着力注重“创新性”体育人才的开发和培育。
3.2 加快“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突破原有的“四年制”路径,将本科生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使得体育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上升一个层面,也使社会各方面打消对体育本科生不必要的偏见。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本科教学的某一固定阶段进行分流整合,令学生根据自身的意向和兴趣自主选择职业规划方向,其中涵盖毕业深造或从事基础性工作等。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高校体育人才的资源配置效率。真正形成高校培养“素质高、基础强、专业广、能力优”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新局面。
3.3 促进“教体结合”
相对理想的社会及人格决定了教育的方向与目的。而体育作为一种培养和完善人格的活动,不完全停留在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更体现在“由体入教”,达到对人的教育效果。教育与体育之间存在着互通有无的关系,教育即是体育的根源,有依赖体育得以维系。所谓“教体结合”也就是说在满足人合理生存需求基础上建立体育教育事业的概念。做到“教体结合”更能使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得以凸显,令更多的体育人才拥有更好的选择机会。
3.4 促进课程结构的整合
创新传统的基础类课程,拓展新型多元化课程,革新老旧课程内容等是整合课程结构的关键要旨。除了保证核心课程的主体地位,设定具有前瞻性、广泛性的选修课比例之外,更需要依据高校实际的具体情况设定更详尽的教学计划。并且将文化教育领域的学科课程纳入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范畴,如开设科学课、实验课等。做到在拓宽基础科目范畴的基础上,加强各学科的联系和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这不仅能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更能使体育教育本身得以进步。另外,大部分体育学生计算机和外语掌握程度较弱,针对这一问题,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这两种技能的培养和教育,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为突出体育教育的鲜明特点,使专业课程丰富有趣,高校需在基本的教育理论课程基础上突出对教育科学与实际教育工作技能的开展。
3.5 完善评价体系
教学效果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体育专业学生身上,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程度,对教学效果完成的程度均会体现在教学评价效果上。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导向和推动取向。高校对体育人才的评价体系需从以考核考试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模式上进行有计划的转变,使之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运用技能的高低各素质的稳定程度。与此同时,完善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制度,改革素质测评制度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通过构建以学生个人素质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及多边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模型,公正、客观地评判学生的突出特点,从而为培育“素质高、基础强、专业广、能力优”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3.6 教师队伍水平提升
教学环境、教学形式的异处决定了体育教师较其他专业学科教师而言有很大的特性。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保持主导地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练学生时,讲求方式方法,避免顾此失彼。同时要根据每个体育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既发挥学生特长又不在其他方面得以缺失,把握好专业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的联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团体凝聚力和个体的社会竞争力。总之,体育教师主导的作用应体现在使体育学生更好地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7 多样化体育训练模式的加强
3.7.1 组建俱乐部体育训练模式
高校需就此设立多项体育运动中心或俱乐部,通过“俱乐部”与“业内训练”结合的教育方式加之“教练辅导”与“自主训练”结合的授课形式,吸纳高校中更多的体育学生及其他爱好者加入俱乐部,以期达到完善个体人格、培养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的目标。明确规定全体在校生特别是体育类学生依据自身体能状况参加至少一个体育类俱乐部,以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着重训练个人专项技能,参与各种体育竞技比赛。使高校体育人才培养逐步实现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出现落后的情况下,教师教练应掌握暂定学生参与俱乐部训练及竞赛的权利,要求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达标之后继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资格。并且参与体育活动要利用好课余时间,使得文化综合素质的养成与体育技能的形成相得益彰。“体育俱乐部制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制定合理的文化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计划,避免出现为打比赛而招生,在校成绩一塌糊涂,顾此失彼的情况。”[3]
3.7.2 注重高校竞赛体系制度的完备
运动竞技比赛是高校体育活动中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推进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和培育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最佳利器。“随着竞技体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深人,我国大学体育竞赛体系不断健全与规范,现行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重视竞赛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兼顾成员学校的职责、权利和利益。”[4]故而高校在学校内部、校际之间体育竞技活动中投入将更有利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和交流,也有利于带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目前在高校的竞技体育中出现过某些欠妥现象,如大多数能在比赛中崭露头角的运动员基本上也都是“特长生”。学生之间的体能素质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高校对于体育生培养上的不均衡发展。为了这种不均衡性得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应着重缓解运动员之间“分化”的问题,即平衡体育特长生与普通的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差距。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才能真正与国际体育运动事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接轨。
[1]郭亦农,马艳红,陈祥岩,张孝亭.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5):122 -124
[2]徐佶.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5):51 -55
[3]宋红霞,侯伟.高校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探微[J].中国高等教育,2010(3):53 -54
[4]张苏.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4):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