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价值取向与策略
2014-12-05杨明发
杨明发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9月29日奥运会总结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 学者蒋效愚认为“体育强国,还要加上体育文化软实力。”[1]从此种意义上讲,提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软实力,是关乎“体育强国”能否实现的关键,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力、受欢迎和认同的程度。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想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只有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也就是所谓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必要性
1.1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它“反映了一种广泛的认识:在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正在被塑造成一个共同分享的社会空间;在全球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够对另一个地方的个人或社群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2]。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各国文化不断地、广泛地碰撞、冲突和融合,那种以各民族在相互隔离的封闭状态下,来保护和传承自己文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要走出去,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只有走国际路线,才能真真切切的保护与传承,才能更大的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如果我们现在的思想还停留在仅仅靠我们本国的力量去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能跳出这个窠臼,那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必然在西方体育文化强势攻势下,逐渐败下阵来,最终衰败和消亡,只能可怜、落寞地存在于博物馆里,就像中国古代的蹴鞠、捶丸和马球等传统体育文化那样,供人们瞻仰,或是重现在文献中,供人们去回忆。到那时,注定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悲哀,这种悲哀不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更是世界各族人民的损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许这句话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因此,当代中国传统体育的实践者和理论者应该有一种思想上的自觉和共识,深刻意识到传统体育仅仅靠个人和某些团体的力量很难获得保护与传承,更不用说大的发展,只有让中国传统体育走出国门,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那样才会彻底解决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1.2 保持世界体育文化的生态平衡
西方体育文化与全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和谐共存,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差异性,这样的世界才是充满生机、和谐发展的世界。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
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魅力。“西方体育在竞技运动的价值观方面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过程。在实践方面,重练外,轻练内;重形,轻神;重分解,轻整合。靠西方体育文化本身无法克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种种不足,必须从其他文化形态,特别是东方体育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材料和物质手段。因为,西方体育之短,正是东方体育之所长。”[3]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了保持世界体育文化生态平衡,保持世界体育文化的创造力源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走出去,这是对世界体育文化生态平衡的响应,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所指出的那样:“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所强调的健身观、和谐整体观等,对西方体育文化过度竞技异化是一种有力的补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让世界体育文化变得更为丰富,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富于时代的生命力。输出不是目的,而是我们实现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手段,丰富世界体育文化的生态平衡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总之,中国传统体育的输出不仅是自身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也是世界体育体系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平衡问题。
2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可行性
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社会地位和环境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传统体育本身具有输出价值。
2.1 中国和平崛起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带来契机
“经济、军事等硬力量可以催生软力量”[4]。随着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在2010年已成功超越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也越来越有话语权;中国也积极努力推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在诸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每年也举行大量的中国文化年活动。
由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和平崛起,世界其它国家开始主动打破意识形态的樊笼,站在新的历史角度上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中国自身积极主动的推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从内到外都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恰逢这样的时代契机,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制定出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策略。
2.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身价值为其输出提供可能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博大宏富的内容和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其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人们对其认识不断拓展,对其价值的开发也日益深广。”[5]中国传统体育自身拥有不同于西方体育的价值,如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之相适应的保健体育,都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等许多辩证思想,对指导现代人的强身健体,克服西方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在人的锻炼中会产生一定的代偿性负作用有着积极的效果。中国传统体育十分注意保养身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体育锻炼经验,创立了具有系统理论体系和独特方法的传统体育。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导引、气功、乐舞等几乎不会对身体产生代偿性的负作用,这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体育强身健体本质的东方体育特质。
此外,中国传统体育受母体文化的深刻影响,包括仁爱、恭敬、谦让等中国人文精神,“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6]的“尚和”体育文化精神。因此不像西方体育那样过于注重“物质”、“竞争”和“超越”精神,这种精神造成了现代体育的异化,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解决现代体育中存在的、用西方体育文化观点解决不了的异化问题。
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策略
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策略上,本文秉着树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意识,有针对性的选择文化输出范围,挖掘整理值得输出的传统体育文化内容,最后是完善输出传统体育文化的手段这样一个逻辑顺序。
3.1 树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国家意识
世界提倡多样化的今天,我国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是否能够重新被挖掘整理乃至为世界人民共享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课题,因此基于这样的一种理念,我们应该转变一下思维方式,即由学习模仿转为输出和学习模仿并重,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思路。
意识是唤起人行动的前提条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想法,只有在国家层面上树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意识,才能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具有动力源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并不是靠个别人甚至是某一个组织,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要靠整个国家,长期的、系统的努力才能够实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国家能否树立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国体育文化输出的成败。同时,国家体育相关部门应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作为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立项,更好地预测未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时所面临的问题,以便做长远的谋略,全面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
3.2 设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范围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工程,必须要有计划的逐步推进,有针对性的选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范围,而不能有“一蹴而就”的心态,也不能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不分重点的方法,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欲速而不达”,甚至出现“功败垂成”的局面。因此,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前,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选取输出的范围,以点或面带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这种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体育输出能否顺利开端的关键。有计划、有目的的选取输出范围,这不仅是出于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时的经济方面的考虑,更是当前世界体育文化环境所决定的,笔者认为,就目前世界范围内看,最适合作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突破口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而不宜于把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的重点。之所以要这样选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范围是因为:
近年来,中国对外国际关系策略是保持好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欧盟和美国的全球范围内的各项事务的合作,重点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如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到1994年6月,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地域上涵盖了非洲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7]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尤其在教育、文化领域加强了合作,“目前非洲共有16个国家建设了23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 “自1956年至2003年底,中国共向35个非洲国家派遣了523名专业教师,讲授课程涉及理、工、农、文、体育等十几个学科专业”[8]
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地位和声望较强,这些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本身具有良好的印象,“不少非洲学生热爱中国文化,许多非洲国家也决心更广泛地推广汉语教学”[9]。因此,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对中国的认同度颇高,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就更加容易接受。在前期中国和非洲文化、教育合作基础上,也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奠定了基础,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广泛建立更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非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
反观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长期以来都持“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点,“西方中心论”、“欧美中心论”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西方体育文化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更强化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点。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普遍认为西方文明是普世文明,其它国家只有全盘接受的做法,才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成为发达国家。在这样观念的主导下,如果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以欧美西方国家为重点,那么无疑是碰钉子。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崛起,西方开始流行中国热和中国文化热,但“那只是中国经济、政治崛起和文化魅力相会交织作用的结果”[10]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很难被这些西方国家接受和认同,这也是本文为什么不把西方欧美国家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突破口的原因。
3.3 整理和挖掘值得输出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内容丰富,历史久远,有着众多的优秀成分,但也并不否认其间也有糟粕的成分,中国要向世界输出的当然是中国文化中优秀成分和区别于其它国家的文化内容,但是如何选择和区别这是在输出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整理和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前,要本着对中国文化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甄别哪些传统体育文化可以输出,哪些是可以通过改造后输出的,哪些不宜输出。对于可以输出的应着力打造,比如,武术套路、龙舟、舞狮等传统体育;对于通过改造后输出的,可以加以扬弃和挖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秉承“儒家的治学态度偏重于‘为实用而学问’,讲究实用,主张学术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国家。漠视与各种现实无关的自然知识或抽象理论”[11]的观念,受此观念影响,中国传统体育长期只注重实用性,而没有在学理上进行详尽而科学的阐述,如我国传统体育中的气功、导引等,鉴于此,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输出前,要首先对那些确定能输出的传统体育进行学理上的诠释,让世界知道中国传统体育不光只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对那些在目前科学条件下,无法阐述其学理的传统体育项目,暂时不宜输出,这样,世界看到的中国传统体育是“学”与“技”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输出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能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同,才能为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新浪网.政协委员称中国会涌现很多林书豪 金牌多≠体育强国[EB/OL]http://sports.sina.com.cn/o/2012-03-05/10095968413.shtml,2012-03-05.
[2] [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王生才,译.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3] 任海.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文史,1996(6):38-40.
[4] 唐晋.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4.
[5] 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
[6]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17.
[7] 卡塔玛·玛斯卡拉,徐家玲,李强.探究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以非洲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9(1):50-53.
[8] 牛长松.中国与非洲教育合作的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0(4):22-26.
[9] 周倩.中国与非洲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孔子学院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89-92.
[10] 刘涛.中国崛起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76.
[11] 何星亮.中西学术研究之异同(上)[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