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冰雪文化发展研究①

2014-12-05杨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9期
关键词:滑雪冰雪文化

杨斌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1 冰雪文化的起源

冰雪文化的发源地是在东北地区,起源于长白山以北、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女真族曾经出现在冰上快速滑行且省力的“竹马”,人站在竹马上,手中握着棍子使力便可滑行出很远,这种方法是以滑冰为基础的一种运动,与滑冰大不相同。关于滑雪的记录,最早见于《隋书》,其中关于1400年前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人所盛行的“骑木而行”活动的描述如下:脚踏类似于雪橇之物,可以毫不费力的在雪中行走,速度较快而且不会陷于沟中。这种描述已经具备后期的滑雪装备的雏形。在宋朝,冰雪运动逐渐盛行,当时最具盛名的一种活动就是人力牵拉,就是布置一个舒适的木板,人坐在上面由其他人牵拉前行,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冰床,是一种独特的冰上滑行的形式。到明清朝代,富家子弟还会在积水潭的冰面上进行此项游戏。明朝时期的冰雪运动的发展更多的表现在北方少数民族之中。东北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曾经于明熹宗五年(1625年)正月初二,在太子河上举行过盛大的冰上运动会,此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不仅有冰球表演,还有速度滑冰比赛,并分别给予冠亚军一定的奖赏,这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可以说是冬奥会的鼻祖。满清民族的入主中原给冰上活动带来了繁荣之机,丰富了活动项目和内容,使冰雪文化盛极一时。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的《冰嬉图》就真切的记录上了当时冰雪文化盛行的状况,画中记录的动作花样丰富多样,不仅有花样滑冰的金鸡独立、双飞燕、大蝎子、千斤坠、哪吒闹海等,还有一些杂技滑冰动作翻杠子、爬竿、耍刀、弄幡等动作。

冰灯的出现要追溯到200年以前,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较长。我们在北方地区冬季常见的冰灯已经有了很重要的突破,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涵盖各种冰雪造型,形成了独特的北方冰雪王国。

2 冰雪文化的特征

2.1 地域性

冰雪文化发展的基础就是冰、雪,而这些条件只能是在气候寒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满足的就是地球的两极和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及东北亚次大陆。这些地区的国家都会形成各自的独特的冰雪文化。其中,加拿大魁北克的冰雪狂欢节、美国米尔沃基破冰节、日本札幌雪节等等最为著名。在我国,冰雪文化发展的区域主要是我国黑龙江和吉林靠近黑龙江、松花江的流域,这是我国冰雪文化发源和发展的地方。

2.2 超凡性

冰雪文化以其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的美为世人所喜爱,被文人称颂。最大气磅礴的当属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冰雪的美景在高挂树枝的冰晶体之中显露无疑,它的学名是“雾淞”,俗称“树挂”,最为著名的是“吉林树挂”,被誉为四大自然奇特景观之一。

2.3 可塑性

水有“三态”之分,冰雪是其固态的表现形式。在冰雪文化盛行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冰雪雕塑的样式。大到冰雪王国,小到街头冰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3 构建冰雪文化的意义

3.1 实现传统的冰雪文化、现代的冰雪文化、后现代文化三种文化互补

传统的冰雪文化更注重集体意识,彰显情感和价值;现代冰雪文化注重个体,缺少集体意识;后现代文化注重生态文明、交往、工具及科技,彻底消解了深度的价值和思想。三种文化各有千秋,因此,要对三种文化进行精华借鉴,构建多元化的冰雪文化,既展现集体意识又不忽视个体意识,对中华的文化进行传承,也吸收引进世界文化,使我国的冰雪文化广泛传播。

3.2 挖掘冰雪文化中的隐形文化

冰雪文化都要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一是有形文化,如我们常见的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二是无形文化,如道德、习俗、信仰等。因此冰雪文化的发展要不断挖掘隐形的冰雪文化中优秀的部分。第一,文学艺术。东北地区最广为熟知的就是二人转文化,以及颇具特色的中央大道等等。第二,语言习俗。东北地区除了我们常提到的东北话之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朝鲜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等,对于那些已经濒临消失的语言进行保护,才能保留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第三,意识形态。东北人民以热情、豪放著称,这种意识形态对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挽救道德滑坡有着重要意义。第四,宗教信仰。东北地区的各民族大多具有自己信奉的神明以及民族习俗,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冰雪文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冰雪文化呈现出几种发展趋势:内容向丰富多彩的趋势发展;人群向更广消费阶层中发展;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人们生活视野在随着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人们对冰雪文化的创意和理解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各种滑雪场馆的建设、滑雪装备的健全,冰雪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普及,滑雪运动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向更广泛的积极发展。滑雪运动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旅游项目,设计交通、餐饮、住宿、服装等等各个方面,一座健全的滑雪场会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化的发展。国外比较著名的“滑雪街”“滑雪村”“滑雪城”都是产业化发展的产物。冰雪文化可以设置成多种旅游搭配模式:观光—动手操作—滑雪、滑雪—观光—购物、滑雪—度假—购物等等多样化的旅游形式,集娱乐、健身、修养于一身,增强滑雪文化的吸引力,使游客逗留时间延长。积极探索更多的冰雪文化展现形式,开发相关的特色产品,冰雪文化属于旅游文化,涉及到的产业丰富多样,因此,冰雪文化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产业链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带动地方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5 我国冰雪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5.1 加强政府指导,科学合理规划

冰雪文化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为了维护冰雪文化发展的秩序,保证各产业间协调发展,政府必须要对此做出相应的扶持和引导,重点关注冰雪文化这一新兴产业。各地区发展的规划要符合全局的规划形式,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冰雪文化发展辅导小组,对冰雪文化从宣传、开发等事宜进行全面规划,保证冰雪文化健康、稳步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投入到冰雪文化的发展中来,集各方力量一起兴办冰雪文化产业,促进冰雪文化的繁荣。

5.2 丰富旅游内容、突出民族特色,提高吸引力

结合各个地区的冰雪文化布局和交通情况、市场需求等条件,对各个区域的发展重点进行划分。以吉林为例,东部较湿润,可以大力发展滑雪、雾凇、林海探险、雪林狩猎等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内容,开设滑草等特色体育项目,弥补缺乏雪的缺憾,另外可以发掘文化遗址、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作为旅游重点,打造别具一格的冰雪文化旅游项目。

5.3 提高营销力度,拓展旅游市场

随着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对旅游项目的市场宣传就变得必不可少。除了传统的宣传渠道,冰雪文化可以增加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等等渠道,将冰雪文化的优势和美传递给大众。

5.4 加强区域联合,实施协作发展

黑、吉、辽是东北地区相互依托的三省,三省之间要不断加强合作,共同建立东北地区的冰雪王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促进冰雪文化协调发展,提高冰雪文化的发展规模及区域化发展水平。

6 结语

冰雪文化展示的是一种气象的美,这种美更加灵动和剔透。这种独特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和合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冰雪文化的发展必将前途一片光明。

[1]杨军.中国冰雪文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9).

[2]王诚民.中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5).

[3]张萍,王诚民,倪莎莎.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4]王凯宏.中国北方冰雪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究[J].学术交流,2013(7).

猜你喜欢

滑雪冰雪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冬来啦,滑雪去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谁远谁近?
冰雪幽默来袭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