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研究综述*
2014-12-04郭红军
郭红军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近年来,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探讨。然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该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主题、意义、结构、内涵、特征等)相比,关于其哲学基础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并且,不少成果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考察,而未对融三者于一体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深层次挖掘。具体而言,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研究成果作以下综述。
一、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研究概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时间最早。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端于邓小平理论。正是出于这种原因,理论界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多。从总体上来讲,理论界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精髓的研究。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的精髓,理论界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即认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此,最有说服力的根据是,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性讲话,这个讲话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做了反复强调,不仅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而且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此外,理论界的资深学者,如龚育之、庞元正等,就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中的精髓地位作了强调。有的著作甚至直接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作为书名。例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便出版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的著作。而题中所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实就是邓小平理论。
其二,关于邓小平理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理论成果,二者相统一的基础便是社会主义实践。而实践性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总体性特征。详而言之,邓小平理论的真理观主要表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邓小平理论的价值观主要表征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换句话说,邓小平理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和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1]
其三,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主体的研究。有的学者对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的主体作了探析,并提出,“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的历史使命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解决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他的哲学思想的主体,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历史观。 ”[2]
其四,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基本特点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具体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客体统一观,突出探索和创造的实践认识观,系统协调优化的现实发展观,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观,爱民富民的群众观等等。[3]
其五,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不同层次结构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具有厚重的哲学基础,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层结构中,即实事求是论、共性和个性结合论以及生产力决定论。其中,实事求是论是最深层次的基础,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前提问题;共性与个性结合论则是实事求是这一深层次哲学基础的进一步具体化,解决邓小平理论体系建构的方法论问题;生产力决定论是实事求是论在历史观方面的体现,为邓小平理论提供最直接的哲学依据。[4]也有学者从逻辑体系入手,对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不同层次进行了分析,并认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过程主要表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方面的具体应用;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终点则是生产力标准。[5]
其六,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维研究。有些学者对邓小平理论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哲学思维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如下三方面的看法,即认为邓小平理论体现了分清层次,认识本质;坚持立场,借鉴成果;看清目的,选择手段等哲学思维。[6]也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了实践高于理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哲学思维,并对这种哲学思维的源头、起点和新模式进行了阐述。[7]
其七,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思想的其它方面研究。有些学者对从不同学科入手,对邓小平的发展哲学、经济哲学等进行了富有新意的剖析。例如,有学者对邓小平的发展哲学予以了探讨,并且提出,邓小平发展哲学科学而系统地解答了当代社会的发展本质、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价值、发展代价等重要问题。[8]又如,有学者提出,邓小平的经济哲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同时也扬弃了中国传统伦理的道德观和价值观。[9]
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基础的研究状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换句话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又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起了必不可少的奠基性作用。同时,由于其提出的时间也相对较早,因此,理论界关于其哲学基础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具体而言,理论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基础的研究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起点研究。有学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起点进行了探析,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源于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路线。[10]也有学者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出发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思想上层建筑中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的原理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等等。[11]
其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研究。有学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价值观是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效用上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集中体现在其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其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是其价值观的实践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其价值观的认识论基础。[12]
其三,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理观研究。有些学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理观进行了阐述,并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理论品质的真理观,是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理论任务的真理观。[13]
其四,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实质研究。有学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详而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当代共产党人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其内容又都是唯物史观需要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也体现了社会的系统发展和全面进步。此外,它也敏锐地把握住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最为重大的问题。[14]
其五,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学意蕴研究。有学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一切代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既然如此,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的利益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说到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注。[15]
其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维方式研究。有的学者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视角,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传统思维方式向当代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其表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破除了原则现行的传统思维方式,确立了尊重现实生活的哲学思维方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将以往被动承受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完成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彻底转变。[16]
其七,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基础的其它方面研究。不少学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其它方面的挖掘。例如,有的学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义进行了阐释,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认识、评价、改造客观世界与认识、评价、改造自身的统一。[17]又如,有的学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方法进行了探析,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所蕴含的主要的思想方法。[18]
三、关于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虽然较晚,但其时效性却最为突出。因此,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方面的理论成果的数量也十分可观。从总体上而论,理论界关于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关于科学发展观哲学之“本”的研究。有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之本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之“本”,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含义,即以物为本是其本体论之本,以实践为本是其认识论和历史观之本,以人为本是其价值论之本。同时,以物为本是其前提,以实践为本是其途径,以人为本是其目的。[19]对于以人为本,有的学者也阐明了自己的认识,即以人的本质为本,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并实现发展;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借此推动发展和实现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将其作为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从而实现发展。[20]
其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维方式研究。有些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维方式进行了探寻,认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即实现了由“谈人色变”到人本思维的转向,由“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式”到“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跃迁,由“民”到“人”的提升,由无视“普遍的人”、“共同人性”到肯定“普遍的人”、“共同人性”,由“两级对立”思维到“共生共进”思维的转换,由“统一性思维”到“多样差异与多样协调思维”的发展。[21]
其三,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研究。有的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整体性的思想方法,必须消除片段性的思想方法。[22]有的学者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以指导领导工作实践。[23]还有的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有其深刻的思想方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全面性思维和矛盾分析方法的统一,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类矛盾或关系。[24]
其四,关于科学发展观辩证思考方面的研究。有的学者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辩证思考,认为科学发展观从总体上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统一,即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发展与协调的统一等等。[25]
其五,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其中“人”的确切含义,有学者进行了辨析,即人与人民不能等同,人是所有的人,体现为人人,而人民只是人的主体,人民主要由劳动者构成,在不同的时代其范围不同。我党在过去一直强调为人民服务,从不抽象地提为人人服务。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涉及所有人的事情日益增多,如环境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等等。于是,把人民扩大为人人,采用以人为本的提法,但同时仍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核心理念,因为人与人民的区别尚未消失。[26]
其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古典哲学意蕴研究。有的学者从中国古典哲学入手审视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平衡,将人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相联系,寻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内在统一,体现了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27]
其七,关于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其它方面的研究。有的学者还从其它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探讨,例如,有学者对其政治哲学予以了分析,并认为,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的重要问题,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则是政治合法性的真正基石。[28]又如,有的学者从社会哲学的视角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论析,并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哲学,因为它对当前中国的社会生活实际完整地回答了一种可能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哲学理论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可以从社会哲学的高度去谋划和引领中国今后的社会实践发展。[29]
四、以整体性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进行探析的相关研究情况
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一些学者将其哲学基础也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视界。于是,理论界推出了一些以整体性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探析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看,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唯物论基础。有学者认为,解放思想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唯物论。[30]另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理。[31]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含其理论体系在内的,在此意义上,可以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唯物论基础。
其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基础。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就是人民为本。人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高度集中体现,人民利益标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高价值标准。[32]也有学者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由此便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基础。[33]
其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有学者认为,从哲学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其实践基础上提升出来的。由此,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34]对此,别的学者进行了重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观点。这是因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35]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体现出的认识论基础。
其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法基础。有学者提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同一的”。[36]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哲学思维。“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37]这里讲的既是和谐的文化精神,讲的也是和谐的哲学思维,以及和谐的辩证法。[38]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以和谐为特征的辩证法基础。也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彰显了颇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相互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观。[39]
其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有学者认为,统筹兼顾是我国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在改革开放中,我们的全部工作,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发挥最有效的作用。在此意义上,完全可以将统筹兼顾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40]另有学者提出,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外交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理论,从而为我们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南。[41]
其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唯物史观基础。有学者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和历史创造作用,在当前,切实改善民生,做到依靠人民谋发展与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统一,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就此而论,改善民生便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唯物史观基础。[42]也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史观基础。[43]
此外,也有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追寻,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要求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要求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44]
综上所述,理论界目前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这些研究,既表现于对该理论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哲学基础的局部性审视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关于该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整体性考察方面。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它方面的原因,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即理论界只是零星地出现了关于该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论文,而未出现对该理论体系哲学基础进行全景式审视的著作。同时,这些相关论文,也只是对该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了粗线条勾勒,而未进行深层次的细致剖析。由是观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予以进一步研究,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1]李景源,贾旭东.唯物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王英姿,马凤强.试析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J].思想教育研究,2005,(1).
[3]翁世盛.论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基本特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8).
[4]刘普生.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三层结构[J].理论视野,2004,(5).
[5]徐积明.邓小平哲学理论的逻辑体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3).
[6]张震寰,何锡华.邓小平理论中的哲学思维[J].学术探索,2001,(S 1).
[7]谢龙.邓小平理论对哲学思维模式的创新[J].新视野,2000,(6).
[8]田启波.发展理论史上的里程碑——邓小平的发展哲学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
[9]陈芳.论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4).
[10]史战芳.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1]王曼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出发点[J].河南社会科学,2008,(5).
[12]张觉力.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哲学基础[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13]潘绍龙,汪光皎.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哲学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1).
[14]王世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J].理论月刊,2004,(5).
[15]隋保禄.从哲学角度看“三个代表”[J].学术论坛,2002,(2).
[16]段保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J].探索,2003,(2).
[17]李勇.实践·认识·价值·自由——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意义[J].理论前沿,2002,(11).
[18]叶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蕴[J].求是,2006,(10).
[19]王之波.哲学之“本”与科学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
[20]叶土山.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内涵的哲学探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6).
[21]韩庆祥.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哲学思维方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2]苏伟.论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精神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1).
[23]童世平.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J].求是,2009,(18).
[24]郑又贤.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透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5]张代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寻思[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26]黄枏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 [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7]赵红珍.“科学发展观”:中国古典哲学发展观的演进和升华[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8).
[28]李玮.以人为本:政治合法性的真正基石——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哲学意蕴[J].理论导刊,2009,(8).
[29]赵帅.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8,(2).
[30]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
[31]蔡贞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哲学解读[J].理论与当代,2008,(1).
[32]刘歌德.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底蕴[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3]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
[34]韩庆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
[3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4.
[36]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11.
[37]本报评论员.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07-19.
[38]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
[39]吕志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考[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2).
[40]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
[41]石书臣.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8,(3).
[42]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
[43]侯远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及形成过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5,(4).
[44]谢晶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