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剧题材创新之途
——基于文化生态学与媒介生态学的思考

2014-12-04于晓风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齐鲁题材媒介

于晓风

(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 济南 250062;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

“鲁剧”,是指由山东省国有或私营影视制作机构投资拍摄的影视艺术作品,因对提升我省软实力、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成效卓著,是我省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强劲的文化带动作用。

长期以来,以《大染坊》、《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父母爱情》为代表的“鲁剧”长于贴近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题材创作。所谓“主旋律”,普遍定义为受政府主导、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作品。此类题材因受众范围广泛、政策倾向保护、播出时段最佳等原因,一度受到各类传统制播机构热捧。然而全媒体时代来临,面对日益变迁的观众结构,优势受众的背弃在所难免;身处角逐激烈的竞争市场,产业价值的流失如鲠在喉。如今的“鲁剧”因文化保守主义招致的囹圄端倪渐显,创作题材多元化转型势在必行。

转型从何切入?“文化生态学”与“媒介生态学”或可提供新的契机。文化生态学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恰当地处理文化因素。[注]Julian H. Steward,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2, pp. 30-36.媒介生态学主张从媒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变化中寻求媒介生存发展规律。[注]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文化生态学和媒介生态学倡导的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有助于深化对地区文化根基特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开拓地区文化研究新领域。其区域与国际相结合的研究空间极为广阔,非常适宜借鉴文化优势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文化生态学和媒介生态学指导“鲁剧”题材创新,恰是区域发展对这一要求的充分回应。

以文化生态学与媒介生态学指导当前“鲁剧”的题材创新,就是以文化生态学与媒介生态学为两层理论支撑,以“彰显文明”与“反思文弊[注]“文弊”,即“文明”的反面,亦人类历史阴暗、险恶乃至罪恶的一面。见程相占:《生生美学论集——从文艺美学到生态美学》,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3页。”为双重思想主题,以“陆地齐鲁”与“海上山东”及其所隐含的思维方式为山东文化生态系统框架,以山东人跨越黄海“闯西洋”为突破口,再造“鲁剧”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辉煌。

一、文化生态学与媒介生态学的观念内涵

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即文化生态观的内涵。用生态平衡思想保护媒介环境以谋求和谐发展即媒介生态观的内涵。对文化生态和媒介生态的思考,源于以生态伦理学为基础,借助生态知识引发的关于旨在克服人类传统审美偏好的新型审美方式与审美观的想象以及由此所激发的情感。其先决条件是自然知识的具备,其观察视角是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其审美所遵循的价值准则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人类赖以生存、文化得以生成的环境,是自然背景下经过人类长期活动渐次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之复合生态系统。地处黄河下游、太行山东的齐鲁大地在远古时代就有北辛、大汶口、龙山三足鼎力的石器文化足迹,上古时代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齐文化和鲁文化,近现代又勃兴了岱岳、沂蒙、运河、胶济等文化亚形态,而奠定中国社会框架与思想价值观基石的儒家文化更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发展、一脉相承。这种递进发展的文化正是植根于齐鲁大地生生不息的生态环境之中。广袤的土地,肥沃的土壤,温润的气候,绵延的泰、沂山脉,汇聚的黄、淮、海河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促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也塑造了山东人独特的文化性格。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学价值判断的一个标准,也是文化哲学关注的主要内容。多样的文化存在使文化哲学研究成为可能。中华民族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它们互相关联成一张生命之网,为维护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发挥着作用。从全国范围来看,东有吴越,西有秦蜀,南有楚湘,北有齐鲁;从山东省内来看,儒、道、墨、法、兵、刑名、阴阳、纵横、方术、农、医等资源林立纷呈。各种形态的文化存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其融容共生使得中华文化、齐鲁文化趋于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导生态审美的终极原则。吴越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楚湘文化、齐鲁文化等诸种遍布长江、黄河流域的地域文化构成了当前我国文化生态的整体,它们的健康互动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各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之间也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正如儒、道、墨、法、兵各家思想资源共同推动了齐鲁文化生态系统的演进化成一般。合理的文化生态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具体文化样态之间的辩证存在,特定社会的总体文化构成是多个子文化的有机集合,彼此之间的融通互动可以作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此即文化生态呈现的平衡之美。

文化生态学与媒介生态学鼓励一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生命样态及其存在方式。一切有益于齐鲁文化在当今时代多样丰富呈现者,一切有益于保持齐鲁文化内部生态系统自然平衡者,都应予以阐释和发展。由此引发了“鲁剧”题材创新的可能。

二、“鲁剧”题材创新新意何在

(一)反思齐鲁文化传统弊端,激活题材创新内在动力

“齐鲁文化”是以先秦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两国文化的渊源发生和延续展现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注]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在中国文化、文明双史上地位显赫,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派”[注]王阁森、唐致卿:《齐国史·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是齐鲁大地绵延至今的文化根基,亦是“鲁剧”取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传统文化具有自我保护能力,遇有新兴或外来冲击,会自发产生排斥行为,而且愈是悠久的文化,力量就会愈加巨大,如果缺乏批判意识,就会形成制约和禁锢。两千多年的正统地位奠定了齐鲁文化“守成型”的文化心态。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体制革新、技术革新……面对接踵而来的现代化浪潮,根深蒂固的齐鲁文化融接不畅,官本位浓厚、安土重迁、思想保守、现代商品意识淡薄等固有的封闭性、保守性、滞后性渐显,牵制了前进步伐。此即“鲁剧”主流题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未曾动摇的思想根源。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肇始于学习西方民主科学观念与批判儒家传统思想,这种精神裂变的痛苦,山东人感受尤为深切。当已融入骨髓、化为血脉的文化传统从不可一世的精神遗产变为无法摆脱的沉重包袱,在荣耀与耻辱的巨大落差中,人们惊愕、惶惑、焦虑而无所适从。如同100年前那个启蒙运动的旗手为追求进步振臂一挥抛出了“反思国民性”的呐喊,100年后的齐鲁大地仍然需要将反思文化弊端作为创新最旗帜鲜明的回应。激活“鲁剧”创作题材多元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正在这里。

反思齐鲁文化传统弊端的影视作品是多元诉求和平衡审美的观照,它可以新鲜而深刻地唤起受众对“主旋律”的重新审视,在当下人本立场的全球化语境中,既符合主流受众的批判心理,又实现小众、非主流以及边缘人群的自我认同,从而有效激发不同层面受众的观看欲望。而事实上,此类题材的“鲁剧”姑且不论,整个国产影视市场都寥寥无几。

(二)展现丰富地域文化资源,提升“鲁剧”核心竞争力

齐鲁大地孕育着缤纷的生命样态,使得齐鲁文化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层次。从思想流派上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及以淳于髡为代表的纵横家等相继于齐鲁大地诞生争鸣,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首度辉煌。从历史史实上看,春秋末期就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的奴隶起义,而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青州黄巾起义,隋末的长白山起义,唐末的黄巢大起义,北宋末年的宋江农民起义,明代的唐赛儿、徐鸿儒起义,近代的幅军、捻军斗争以及著名的义和团都是彪炳史册的农民运动。从传奇传说上看,有孔子做过中都宰的荣耀,有“小县不大四尚书”的美谈,有姜子牙在昙山封神的佳话,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嫦娥奔月的古话,有孟姜女哭长城的绝唱……不胜枚举的故事彰显着山东人的灵气和智慧。从民间艺术上看,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热烈奔放;鲁中平原农耕文化特色鲜明,淳朴忠厚;鲁西南地区孔孟之乡,礼学绵长……带有地域特点的山东民俗文化风格多样,生生不息。如此繁茂的地域文化生态不仅记录着我省宝贵的历史资源,更能为“鲁剧”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

资源整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地域文化正是我省参与国际竞争最有特色的核心资源要素。山东有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3个,居全国之首。然而,目前山东本土的文化资源亦并未得到全面的盘点与评估,资源占有和产业开发意识相对薄弱,挖掘利用还相当有限。文化资源开发大多成了一个吸引投资的“噱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表现在“鲁剧”故事素材上,除了《水浒》、《铁道游击队》、《孔子》、《北方有佳人》等有限的作品,资源整合利用成果寥寥无几。

“鲁剧”的题材多元化理应充分融合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从复杂的地域文化生态中进行深度开掘。文化资源的整合须经创意策划、内容提炼、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方能最终转换为文化消费和经济效益。展现齐鲁地域文化生态、平衡当下媒介互动的“鲁剧”,堪当此任。

(三)涵容大众文化景观,重视媒介生态对受众的潜在影响

文化生态不仅是主体的审美需要,也是受众的审美诉求。基于后者立场,它可以表达不同文化样式发生作用的范围大小,表现距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远近亲疏。而这,正是精英与大众的分野。

近现代西方学者把文化从宏观上划分为精英和大众两种表现形式。对于文化本身而言,二者早已不再泾渭分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蒙昧的洞开,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在多姿多彩的文化呈现中渐趋主导,建立在公共文化空间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生命力日益在社会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任何今天的大众文化形态都有可能进入明天精英文化的序列。这种变化多端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想象空间,成为吸引当下最为优质的受众——中青年人群的绝佳资源。

纵观“鲁剧”以往的创作,这一领域似乎从来就是软肋。或许因为传统的包袱过于沉重,或许因为以往的辉煌难以割舍,“鲁剧”始终抱有一种“远大众,亲精英”的姿态。受到某一阶段播出平台和媒介终端的限制,出于特定时期创伤抚慰、干事创业的情感需求,受众或许会对此类题材影视作品“情有独钟”。但当个体的自我展示超越了集体主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与凛然,互联网、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的合谋取代了电影院和电视机满足人们观看欲望的首选地位,全媒体时代的受众与影视艺术作品调换了位置,“选择”或者“不选择”的主动权已然旁落——今天的人们,只需按动手中无数个可以任意切换的按钮,便可获得最贴合需要的视觉满足体验,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其程度还将持续加深。如此媒介生态之下,刻板单调、沉闷压抑的传统“鲁剧”受众流失,已是逻辑上的必然。

媒介生态系统是一个被现代传播科技武装起来的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动态整体系统。[注]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立足于艺术生命的延长伸展和文化生态的多样平衡,要实现题材的多元化拓展,利用传播媒介形态变迁涵容当代文化的多重样态终究是“鲁剧”无法回避的课题。一切大众文化景观都应纳入“鲁剧”的创作和题材选择视野,尽管在立场上,后者可以旗帜鲜明地秉承一贯的现实主义批判风格。

三、“鲁剧”题材创新去向何处

(一)观念超越——紧握齐鲁文化脉络的生生精髓

“生生之德”是中国古代哲人设想的最高文明模式。在此模式之下,范围天地,生生不息。代表齐鲁文化大成之儒家文化经典《论语·阳货》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易大传》所言:“生生之谓易。”《孟子》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均是这一思想最为深刻的表达。当今的“鲁剧”欲传承这一理念,首先便要解放思想、超越观念,不以地理为限,不以主流为念,将所有有益于“鲁剧”蓬勃发展之元素纳入麾下,充分彰显层次分明、多元共生的“鲁剧”题材文化生态。

观念的超越离不开想象力的发挥,这种发挥可以体现在突破创作手法与题材类型的固有搭配模式上。虚构、夸张、穿越等古代题材影视作品惯用的浪漫主义典型元素,如果恰当应用于近、现、当代现实主义题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功效。2009年的好莱坞巨制《阿凡达》,就是在题材领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故事置换一个时空重新进行了人物设置。这种置换将多种浪漫主义元素与现实生态保护题材贴合得天衣无缝,使作品成为兼而保持精神内核和人文关注并展开天马行空想象的标志力作。

在保持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叙述窠臼,展开细节想象,是另一种题材创新。国产电影《建国大业》属于老旧的革命历史题材,但通过将人物的生命体验和细微情感植入宏大的历史叙述,个性化的剧情成功牵引了受众,最终在“献礼片”的“阴影”之下赫然成就了超过4亿的院线票房,实现了艺术和市场的双赢,可谓细节想象、题材创新的成功案例。

(二)内容为王——拓展“鲁剧”故事素材

文化生态观要求眼界开阔,不拘泥于特殊地域范围,而要放诸四海。“内容为王”决定“鲁剧”题材创新必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寻找新的故事素材,通过在全世界寻找各种地域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因缘际会,以齐鲁人跨越黄海“闯西洋”为突破口,通过“陆地齐鲁”与“海上山东”两条线索按图索骥,完成资源积累。

“鲁剧”题材分布不均明显,“冷门”作品涉及不足。以民族题材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影视作品只展现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22个,其中又以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藏族居多。[注]李强:《浅论少数民族电视剧发展中的障碍》,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413320-1.html.显然,少数民族题材属于影视创作的“冷门”。 我省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的省份,有回、满、蒙、朝、苗等53个少数民族。虽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和信仰,但都与汉族血脉相连,也会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这个角度出发,少数民族资源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成为“鲁剧”题材库中的新型生力军。

通过深入挖掘镜头空白,“热门”题材同样可以持续为“鲁剧”贡献新的故事资源。如都市题材中不同年龄、行业的人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反映。青年不是只有爱情,还有工作中的奋斗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年人不是只有婚外恋,还有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压力和担当家庭矛盾的责任;老年人的生活也不永远是缺乏沟通和爱,还有别致的夕阳余味和晚年事业。“热门”题材可以表现的领域和层面有很多,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受众群体。精准于此,“鲁剧”必能捕捉到题材拓展的新动向。

网络媒介也能够为“鲁剧”素材拓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近年来,网络小说这种最平民化的文学形式凭借低廉的制作成本、突出的商业色彩和符合当下大众审美趣味的故事内容,先是成功占领了文学市场,进而在影视领域安营扎寨。从2000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至今,短短十余年时间里,《蓝宇》、《亮剑》、《蜗居》、《杜拉拉升职记》、《美人心计》、《山楂树之恋》、《失恋33天》、《裸婚时代》、《步步惊心》、《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甄嬛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似乎中国内地收视份额最大、话题度最高的影视作品统统都贴上了“网络小说改编”的标签。这正是网络时代媒介生态整体优化的表现。反观“鲁剧”创作,在此领域却从未涉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脱胎自网络小说的热播影视作品不只能有效拓宽传统影视创作题材范围,还能为全媒体时代的影视艺术与新型媒介形态之间搭建起一座接合的桥梁。而这,也是“鲁剧”题材创新的终极指向。

(三)目标明确——根据受众分类选题

文化生态和媒介生态的多样性既体现在创作层面,又反映在接受层面。影视从诞生之始就与受众密不可分。影视艺术因人的需要而诞生,又以满足人的需要得以存在和发展。其必将受众视为鲜活的生命体,以受众接受为创作目的,以源自受众生命需要的审美满足为艺术追求。在把握不同群体的观看趣味上,受众细分始见成效。

通常而言,影视受众可以根据身份、年龄、性别、阶级等划分为不同人群。不同人群对影视题材的偏好可谓大相径庭,而相同题材的的影视作品针对不同的受众,切入点和侧重点也有所分野。例如,从身份来看,高收入人群在影视题材选择上往往倾向与自身经验差异较大的悬疑片或科幻片,而中低收入者则喜欢与自身经历相似的现实题材作品;从年龄来看,青少年喜欢玄幻题材,中年人偏爱社会历史剧,而老年人通常选择喜剧片;从性别来看,男性大多喜欢思想意味浓重的政治斗争或商战题材,而女性则比较喜欢情感充沛、人物关系复杂的言情剧……

由此观之,“鲁剧”题材在受众层面存在巨大的挖掘潜力。单就其擅长的“主旋律”而言,亦可在不同角度有所侧重,从而抓住定向受众的眼球。当下急需的是锁定受众人群,发现其显在或潜在观看兴趣,针对不同目标受众选择适销对路的题材,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展开对象具体、目标明确的“鲁剧”创作。

(四)市场发力——发掘“主旋律”的商业价值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效用或游戏的勾当,而是要把精神从有限世界的内容和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使真理显现和寄托于感性想象,总之,要表现真理。”[注][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35页。此语可谓意味深长。今天的“鲁剧”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商业因素固在,然而其本质始终是一门艺术,需要创作者不懈追求境界、表现真理。于是,它必须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点,一旦得偿所愿,就会产生无数题材创新的可能。“鲁剧”最擅长的“主旋律”创作,也不例外。

以往的“主旋律鲁剧”在艺术层面的追求和探索有目共睹,但在商业价值的挖掘上明显后继乏力。政府投入超过总资金量的70%是明证,年产200部集的产量也能说明问题。这恐怕不能以“观众流失”或者“选题转向”就可搪塞,背后更主要的还牵涉到“主旋律”题材在当下的市场潜力挖掘。

事实上,“主旋律”也能拍出既吸引受众又不失品味的商业与艺术双赢的好作品。如在革命历史题材这一类典型的“主旋律”创作中,以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背景的作品原本并不太吸引受众关注,但2008年的《潜伏》却突出重围,成为当年中国内地收视的一匹黑马,以稳居各电视台收视榜首的成绩完美收官。《潜伏》摒弃了对革命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展示的传统叙事方法,从人性角度出发,讲述了一群潜伏在敌后的我党特工的故事。惊心动魄的敌我战报、诙谐幽默的搞笑婚姻、令人痛彻心扉的生死爱情让原本简单的“主旋律”瞬间生动,辅以商业性质的黑屋、谍战、悬疑、侦探元素,原本缺乏个性的人物附着了与众不同的特征,成功激发了受众的兴致、感慨和感动。不惟国内,2014年该剧在朝鲜热播,男主人公余则成拥趸者众,甚至“第一夫人”李雪主都是粉丝,从而开拓出“主旋律”题材的崭新市场空间。

可见,“主旋律”未必千年不变地一腔正统坚持到底,只要创作者转变思路,善于在多种影视题材中寻找合适的交叉点,就可以发掘出新的生机,获得市场与艺术的双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延长“鲁剧”生命力、塑造其文化品牌最为有效的途径。

四、结语

题材创新是影视创作永恒的命题,其动力源于文化和媒介两大因素。唯有着力提升求新求变的创意能力,创新理念、搞活形式、明确目标、瞄准市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创作出导向是魂、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的上乘佳作,才能真正牵引视线,聚焦话题,输出“中国梦”指向的文化正能量。

题材创新有助于“鲁剧”在保持艺术品位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而影视之所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正是因其追求文化内涵以达成经济效益的现实选择使然。“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方能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文化强国。

传承意为保有,创新并非抛弃。文化是一切创作的根源。“鲁剧”在当下的发展根植于生生不息、天地大美的齐鲁文化,其题材创新亦应紧紧围绕后者展开。在多样共生的基础上突出传统优势的主流意识形态特色,通过成功运作其他题材种类彰显“主旋律”的强大生命力,最终确立“主旋律,看鲁剧”的市场垄断地位,这是实现当今影视产业艺术与商业双赢的旨归,也是“鲁剧”合理而美好的文化和媒介生态。

猜你喜欢

齐鲁题材媒介
齐鲁声音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齐鲁声音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