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生态缺陷

2014-12-04路日亮

山东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经济人市场经济理性

路日亮

(北京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44)

“经济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利益的驱动下,“经济人”的趋利行为有时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一方面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又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市场与政府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中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限制“经济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有序发展。

一、“经济人”假设及其环境失误

“经济人”(或称 “理性经济人”)概念是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它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经济现象时经常使用的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斯密构筑的“经济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自利,把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目的;二是效用最大化,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行为方式,追求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利益回报;三是理性,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反馈对自身的处境和自身利益作出判断;四是公益,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客观上对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发挥作用。在上述特征中,自利和理性是“经济人”的核心,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经济人”假设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应该承认“经济人”假设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因为它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从理论上论证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鼓励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奋发图强,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经济人”假设强调的是经济诱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凸显了人性中的“恶性”与“被控制”的因素,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剥离了社会结构因素对主体行为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否认行为主体的行动会对周围人产生种种影响和后果。

其实“理性经济人”假设存在着诸多的“不理性”与缺陷,这种“不理性”突出地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理性经济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使自己获得效用最大化而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经济人”假设主要存在以下重大理论缺陷:

第一,抹杀了人性中的自然属性。“经济人”首先必须是“人”,然后才可能成为“经济人”。现实的“人”都包含了两个最基本的属性——生物性(自然性)和社会性。 “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将人性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化为经济关系。正是基于这种片面认识,他们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奴仆,蔑视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了生态人格的缺失。

第二,误读了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经济人”秉承工具理性,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误读为一种工具性关系,把自然界完全看作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自然是为人服务的,人类可以无止境地占有,而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他们认为,自然对于人而言,既是人的经济原材料,也是人的经济手段,而人的经济需要是基本的需要,因此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经济人”总是企图用最小的投入从自然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懂得人与自然共生共利、荣衰与共的和谐关系,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对自然价值的认识缺失,“经济人”认为对自然界征服和占有得越多就越能显示出人的价值。其实,从价值论的角度考察,自然界本身对人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自然不仅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还是人类的价值之源。人的存在必须以人与自然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为基础,人与人的关系也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无论是人的自身价值,还是在自身之外创造价值,都必须依赖自然界,以自然界作为对象或者手段,离开自然就无所谓人,也无所谓价值创造。由此可见,“经济人”假设既没有尊重生态价值,也没有尊重人的价值,他们尚未超越“工具人”假设的局限,没有把人作为具有特定尊严的价值主体,而是把人看作创造价值的工具,他们真正重视的是资本的利润率,而不是人的价值。

第三,颠倒了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经济人”继承和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过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凸显了人的主体性。既然人是中心,自然界就被边缘化了,就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的统治。于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公共利益和生态利益只能成为个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便成为常态,这就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环境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一体化的关系被遮蔽。

由此可见,“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中内涵着巨大的环境失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不仅同根、同体而且同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9页。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作为生物存在体,永远摆脱不了自然界。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它源于自然、长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存在着天然的依赖关系,“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页。。只有在保持生命有机体存在的基础上,人类才能从事社会活动。生态环境不仅给人类提供维持其生命体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前提,人类从生态环境中获取的各种元素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为人类的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方面的发展提供机会。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必将危及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存在。“经济人”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化,忽视甚至蔑视自然界对人的作用,颠倒了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必然引发生态危机。

二、市场经济与“经济人”

“经济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经济人”依托的载体。市场经济为“经济人”提供了白由平等、法制完善的经济活动环境。同时,市场经济也离不开“经济人”的利益驱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必然促进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经济人”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经济人”的利弊就成为如何看待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看,“经济人”的经济理性(或“理性经济人”)的主要缺陷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引发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矛盾,而引起这一矛盾的直接原因是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和市场失灵。

自然资源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稀缺性,二是公共性。正是这两个特性导致了“经济人”的有限理性。首先,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则要无限地延续下去,这就迫使“经济人”凡事都要“理性”行事,权衡利弊,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采用“先下手为强”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使用免费的、代价极小的稀缺资源,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主体使用机会的减少,因而导致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吃子孙粮、断子孙路的发展方式不断重演。其次,自然资源具有公共性。自然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享用者不会主动付费,破坏者也不会主动赔偿。正是由于其具有公共性,对破坏者没有人去问责,从而使“公地的悲剧”不断发生。“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然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为最佳选择。生产者关心的是利润的大小,消费者关心的是个人消费效益的多少,谁都不会主动关心个人行为对公共资源的影响。于是,破坏生态环境成为了生产和增值的另一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始终对“经济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市场本身却是有缺陷的。市场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合理地评价自然资源,市场价格不反映或不能全面反映环境成本,自然资源的价值不能通过市场得到体现,价值与价格常常背离;二是不能合理和公正地配置自然资源,市场自发配置资源不仅仅是依据需求,更重要的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赢利预期,这就使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不是按照真正的需要而分配,而是按照资本的大小、实力的强弱而分配,资本的贪婪使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可见,市场的失灵进一步导致了“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存在,资源浪费与“生态困限”同时存在于市场经济中。

市场失灵还表现在环境成本的外部化上。在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外溢成本”。即有的企业生产会产生污染,比如造纸厂,它的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就会污染水质,而下游与水有关的人承担了这部分成本,这时该企业的生产便产生了外溢成本,企业的环境成本就外部化了。由于市场失灵,污染者不仅可以“免费”使用自然资源,而且不需要将经营活动的环境成本计算在内,使环境费用不包含在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之内,经营者的效益大大提高,增强了其市场竞争能力,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再生产,使经营者享用更多的免费午餐,更大规模地破坏自然资源,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深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就可以发现,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消费”环节,都必须依赖自然环境。大规模的“生产”依赖于对自然的大规模的“开采”,大规模的“消费”依赖于对自然的大规模的“废弃”。其后果必然形成这样一个循环链条:大规模开采 →大规模的生产→大规模的消费→大规模废弃→更大规模的对自然资源掠夺→更大规模的生产→更大规模的消费→更大规模废弃→更大规模的对自然资源掠夺。这样的循环维持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发展方式”,而这样的发展方式是市场失灵的必然结果。

如此看来,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和市场功能的缺陷是导致“经济人”有限理性产生的重要原因。要限制“经济人”的不理性行为,应当从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和弥补市场功能缺陷两个方面入手,而提高对自然资源特殊性的认识和解决市场失灵的对策措施正是生态理性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

法国左翼思想家安德列·高兹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源有限性与对利润追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危害。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效率最大化,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也是破坏”,任何生产都与生态环境的破坏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要摆脱这种危机,必须跳出经济理性进入生态理性,建设一个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注]参见:Andre Gorz,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Londonand New York:Verso, 1989, pp. 20-27。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发展市场经济就离不开利益驱动,就要充分发挥“经济人”的作用。所以,如何全面认识和科学评价“经济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能不能建设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而且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制度及体制的选择。

“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人”(或经济理性)的人性不足也是难以彻底根除的,因为“经济人”的基本原则是利益最大化。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人’作为一种假设也好,作为一种行为模式也好,作为一种现象也罢,它的行为最有影响力的两方面,即是一方面促使人对利益的充分觉醒,而这恰好是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另一方面则是所有的‘经济人’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由于只有低成本和高效益才能使其在竞争中获胜,因而导致人们竞相开发“免费”的自然资源,非理性地向自然界扩张,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造成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注]胡军、蔡学英:《“经济人”与“生态人”的统一》,《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我们必须审慎对待“经济人”的行为动机与利益取向。如果否定“经济人”的本质,就等于否定利益动机,经济发展将失去动力,社会进步只能沦为空谈。但如果任“经济人”不理性的行为泛滥,就等于承认其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正当性及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就会毁灭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基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将不复存在,可持续发展同样不能实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是基本经济形式,那只“看不见的手”仍然左右着参与市场竞争者的行为,“经济人”的存在及其作用仍然不可避免。因此,“经济人”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势必造成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分离和对立,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只有发挥“经济人”的积极方面同时抑制其消极方面,才是解决环境问题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最佳方案。

首先,应该承认“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正当性。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利益原则”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本原则和原动力。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人的生物属性存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就不会停止,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就不会停止,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就不会停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否定人对自然的索取,否定人的“利己”动机和行为,就等于了否定人的生存本能,这不仅因违背人的本能而不可能,而且也与可持续发展观相背离。因此,只要承认“经济人”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就必须承认他的“自利本能”,承认自利是其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对作为生命体本能的“自利性”,我们不能进行也不应该进行道德评价。而且,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实现生态化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应该限制“经济人”的局限性。市场当然能够配置资源,但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常常出现不公正的现象。可见,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先天不足”,市场机制本身也有缺陷或失灵的地方。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人”不加限制、任其泛滥也是不行的。如果放任市场自发地配置资源,必然导致不公正、低效率甚至负效率。因为,市场离不开趋利,而“趋利”往往会从“正当”蜕变为“非理性”乃至贪婪,走向极端化的危险泥淖。“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存在的种种缺陷本质上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不相容的。如果我们对“经济人”不加限制,使其“自利性”任意发展,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了。

我们说市场不能公正有效地配置资源,不是说不要市场或市场不重要,而是说政府应该如何去正确地规范、引领和驾驭市场,使资源配置尽可能地公正有效。这就需要正确处理“看不见的手”(市场)与“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关系,科学设计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合理搭配、组合与边界。一个负责任、强有力的政府不可能“任由市场配置资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完善并繁荣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就是为践行“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共同富裕”的国家方略。因此,发展经济不能违背这个大方向。为了保证方向的正确性,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那种“经济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蛊惑,不仅在中国行不通,而且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显露出极大弊端。这种弊端实际上亚当·斯密早已看出,于是,他在完成《国富论》之后,又撰写了《道德情操论》巨著,主张用“正义”这种美德对市场进行“约束、限制和规定”,而决不是“放任”。他告诫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在经济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为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基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既可以保证“经济人”在一般经济性活动中的正常利益,同时又可以实现对“经济人”的生态性规限,保证“经济人”的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提倡竞争,而且提倡协作,不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结合起来,克服“经济人”的理性缺失。在政治上,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为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上的保障。在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的关系指明了基本原则,从而有效约束了“经济人”的利己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的扩散。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放松有时甚至放弃了对“经济人”的有效引导和严格规范,只注重发挥“经济人”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放任其对资源环境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导致“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充斥整个社会,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仅污染了空气,而且也污染了社会风气。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社会矛盾面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经济理性的局限性,必须对经济理性加以改造。

四、生态理性是对经济理性的扬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的泛滥,致使人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理性成为左右现实生活的灵魂。一系列理性的产物,诸如社会分工、科层组织等,都成为人自身的异已力量,从而导致整个生活世界的危机,造成现代社会诸多乱象和错位。理性不再是“脑袋”中的智慧,而是“口袋”中的财富,其结果便是理性的现代精神丧失殆尽。工具理性还使人的心理发生异化,逐渐变成一种异化的力量左右人的行为及精神世界,人被物欲所牵引,技术官僚统治社会,人与人之间变得冷酷无情、六亲不认,整个社会丧失了温情浪漫的情怀,生活失去它应有的乐趣。

反思是人类特有的哲学智慧。灾难面前,人们开始对左右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意识到:根治生态危机的良方首先是解决人的问题,而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思维方式。因此,急需用一种新理性、新观念指导人类的生存方式,把“脑袋”与“口袋”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智慧与财富有机地统一起来。

20世纪中叶,人类精神世界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从遍及全球的绿色运动到世界各国乃至联合国制定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文件,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理论,从日常生活的环保行为到生态文明的提出……,这一切都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充分显示了人类文明的生态觉悟。生态觉悟最直接的表现是生态理性思维模式的确立。生态理性是对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的扬弃,是人的精神世界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反思的结果。

生态理性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强调整体性。生态理性是统一整体的思维范式,认为自然界是由有机体与无机体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互相依赖,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共生互动,推动着自然界的和谐有序运作。人类作为自然界唯一具有理性的生命主体,应当以系统整体的“生态理性”思维方式作为指导理念,在掌握生态科学知识及其规律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以统一整体的理念考察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样也要以统一整体的方式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当人类利益与生态利益相冲突时,要以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为尺度加以权衡。二是强调和谐性。和谐是指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平衡状态。生态理性认为,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经过几十万年乃至几百万年的进化,经过“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筛选、磨合,物与物之间已经形成一种天然的默契,彼此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即使在生物之间,尽管有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的特征,但长期形成的生物链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和谐。如果一种生物或者动物消失,就会影响周围生物的生存。因此,生态理性坚持以天、地、人的和谐为根本目的,反对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互补、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抛弃人类对自然界单纯的无限索取,是生态理性所具备的一种和谐自然观,这是工具理性主客二元对立思维范式向和谐共存的思维范式的转变。三是坚持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传统发展观秉承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仅导致当代人之间的不平等,而且造成代际之间的不平等,当代人的“发展”实际上成为后代人生存的障碍。生态理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坚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246页。。不仅强调代内公平,而且强调代际公平乃至种际公平,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着深厚的生存论意蕴,其实质是追求经济与社会协调运行的发展观。

五、培育“理性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批判经济理性,并不是要把人们的整个理性精神都消除掉,而是更好地高扬理性的大旗,赋予理性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容,从而突破经济理性的局限性,弘扬生态理性,由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化。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满足人的发展欲望,又要考虑到生态的要求,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功能。为此,必须在人性中赋予“生态理性”,将“生态理性”纳入“经济人”范畴之中,克服“经济人”藐视甚至蔑视自然价值的缺陷,弥补“经济人”生态意识、生态良心、生态理性等方面的不足,限制“经济人”的行为,增强其对自己行为生态后果的预测,从而做到自觉地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促使“理性经济人”向“理性生态人”转向,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打造和提升绿色生产力。

生态理性仅仅是一种理念,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将这一理念落实到人们的实际行动中。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生态文明呼唤生态人出场。所谓“生态人”或称“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是对“经济人”概念的批判和扬弃。理性生态人作为当代理想的人性假设,他兼具“理性人”与“生态人”的双重属性。作为“生态人”,他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态伦理学素养;作为“理性人”,他能自觉尊重社会和生态发展规律,自觉运用自身的道德、智慧和知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培育“理性生态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育科学发展观。任何发展都要受一定的发展观支配,任何发展观都蕴涵着一定的理性。所以,培育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性生态人对社会发展尤为重要,这也是生态文明能否建成的关键所在。

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价值理念问题。不同的发展观,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为了解决人类生活资料的匮乏问题,实现物质资料的丰富,传统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而引发整个社会危机。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我们不得不反思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的缺陷,从而超越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塑造理性生态人,改变我们传统的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价值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性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既承认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同时也确认自然的先在性、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既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不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要处理好代内关系,又要处理好代际关系,实现代际公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充分认可人类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以满足自己需要的合理合法性,又要强调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和保护自然的责任。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在处理人与自然、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等一系列关系上,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切,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体现了对生命与外部世界和谐共生的期待,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这正是生态理性的价值诉求。

第二,培育正确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一种新的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也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生态意识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确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理性生态人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一是树立整体意识。整体意识要求把自然、社会和人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以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看待事物,把包括人类自己在内的所有对象都置于复杂的时空关系之中来对待,能够运用整体运动规律和对人的综合价值效应处理问题,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互生共济的伦理精神和协同进化的生存智慧。二是树立共存意识。共存意识要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本目的,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为此,必须抛弃人是自然的主宰的观念,反对不计代价、后果和不负责任的生存态度,彻底否定人对自然征服、利用和索取的急功近利的发展方式,克服人类妄自尊大统治自然的狭隘心态。承认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自然当作人类的亲密伙伴而非敌人。三是树立忧患意识。生态忧患意识是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思考。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理性生态人必须树立忧患意识,要了解人类目前面临的生态困境,要从征服自然的盲目乐观中解脱出来,为地球的未来、为子孙后代的发展而忧,把人类生存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人们只有深刻认识目前所处生态环境的现状,才能引发他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警觉,产生对生态危机的敏锐反映,增强他们解决生态危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四是树立法制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永恒的主题,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们求之有道。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法制意识,需要一种环境自律精神。这就要求塑造具有合法追求自我利益动机的市场主体,塑造具有社会公正和法制意识的市场主体。

第三,培育健康的生态人格。生态人格是建立在生态理念基础上、人类心态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的总和。生态人格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积极成果,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的自然化与自然人化的过程中,健康的生态人格通过心灵的呼唤,使自身与自然相互融通,尽情体会其超然的生态美感境界,充分感受人在自然界中的自由、尊严和幸福,用心去感受自然,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的全面发展。

培育健康的生态人格,就是要通过深入持久的生态思想教育,重新思考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使广大群众形成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拓展道德共同体的界限,倡导和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在内心德性引导下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深层次联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能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从征服自然的狂热中走向回归自然的和谐之路。

第四,培育科学的生态实践行为。人的实践是理性指导下的实践,一个具有生态理性的人必然自觉参与生态实践。生态实践包含生态行为、生态交往、生态习惯等内容。在生态理性指导下的生态实践,是在充分了解自然规律、懂得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实践。因此,只有通过生态实践的长期磨炼,逐步树立起良好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良知,才能最终形成生态人格。理性生态人是一种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类行为模式。培育理性生态人,就是要培育其立足于生存论的维度来处理发展问题,要求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确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保证人的合理生存需要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伦理行为的终极关怀,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生态的技术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把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统一起来;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能自主自觉地选择合乎生态理性与生态道德的行为,注重节俭,提倡适度的、节约型的消费,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发展协调共进。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破坏生态环境的消极作用,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平衡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关系,就成为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而发挥人的作用、培育理性生态人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猜你喜欢

经济人市场经济理性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学龄前幼儿纯粹经济人假设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及其评析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