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2014-12-03陈丽惠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学生主体探究性学习

陈丽惠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以“主体”发展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发现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利用知识的类比迁移,引导学生独立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学生主体;实践操作;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63-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探究式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之一,已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实践。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质疑问难,激发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的问题情境,抓住一切时机,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护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精心诱导学生大胆质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发现问题,相互讨论、争辩,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活动就此开始,探究行为也就会主动启动。

二、类比迁移,尝试自主探究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当然,教师作为探究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加入探究活动中,并不失时机地点拔、启发,激发诱导学生交流讨论、优选教学方案,共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探究。

例如,在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校图书室原有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25,问:今年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1+几/几),此时,学生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接着,我把题目中的3/25换成12℅,让学生观察这个题目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第二题只是把分数改成百分数,解题的思路是一致的。学生通过探索发现,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应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是基本一致的,这样,既让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又增强了他们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学生探究热情一下高涨起来,有效地掌握了新知识。

三、注重实践操作,引导深入探究

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不仅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而且极为强调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目的。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操作,最终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学生都能猜出是180°。但是对于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有待学生进一步去验证。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学生利用三角形学具,通过动手量一量、折一折等操作活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然后,让学生进行汇报,学生的答案让老师惊讶不已,学生验证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把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结果等于180°;有的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得出内角和等于180°;有的用折的方法,把三个内角折在同一条直线上,凑成一个平角,也是180°。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老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鼓励求异思维,引导独立探究

求异思维又称为发散思维,是指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多角度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倾听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或心得感受,更加透彻地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我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对问题做出有个性的反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差异来组织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以“主体”发展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发现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利用知识的类比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态度,促进学生独特、良好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年新版.

[2] 刘 樽.《论探究式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3] 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

[4] 张人红.《“研究性学习”在美国》[J]教育发展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学生主体探究性学习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