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上的情感渗透

2014-12-03董月香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教室课文文章

董月香

摘 要:经过20几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摸索,我发现,学语文是一种缘分、一种情缘,语文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工具,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关键词:语文;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69-01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的心理作用。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语文学科,应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而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渗透。

情感渗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表露、交流,使学生接受、动情,最终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提高教学质量。

在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课始“引”情,制造氛围

课堂教学一开始时,学生往往处于平静状态或者害沉浸于上课的“A、B、C”或者“X+Y=Z”中,所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语文课堂尤为关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始的最短时间内,制造语文的学习氛围,而这种氛围的获得是与教师情感的引导分不开的。

例如,我在讲授《济南的冬天》时,正好雪花飘飞。一上课,我便满怀激情地说:大家看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像一个个洁白的天使,又像一个个调皮的精灵,让人感到如此洁净,如此惬意。下面请同学们把窗外的雪景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经过简短的思考,学生们的“情”已被调动起来了,我马上引到正题:“我们这里的冬天的确很美,尤其是下点雪。那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呢?下点雪又会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这样,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室里笼罩着“冬”的气息。

再如,在讲授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时,铃声刚刚响过,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上节课的余味之中。我一句话没说,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一段大家十分熟悉,又能调动感情的音乐“My heart will go on”悄然响起。教室立刻安静了,学生们沉浸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之中。看着他们陶醉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情感涌动的境界中,这便为我后面的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课中“激”情,跌宕起伏

一堂课45分钟,而初中生集中注意力的限度是有规律的,教室应准确地掌握这个规律,要在学生注意力分散之前重新激发学生的情趣。平淡而不具感情因素的课文,或难度过大的内容往往会阻碍学生感情的产生和顺利延伸,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时需要教室的情感激化。

我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便采用了情感三“激”法,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之中。第一“激”:我满怀深情地朗读课文,先渲染一种悲凉而浓重的气氛;第二“激”:在讲“家境的不幸遭遇”时,采用让学生自己总结,简单复述的形式,把不幸的现实集中在一起,充分激发学生的同情与怜悯;第三“激”:“望父买橘”是文章的高潮。期中有段文字:“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现实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留下来了”。作者之所以流泪,就因为父亲不顾身体不便,乐于艰难前行,仅是为了自己路上不至于口渴,这是一种真挚、深厚而朴实的亲子之爱。为了让学生对这种爱有更深切的体会,我激发学生讲自己生活中最能表现亲子之爱的一幕讲给大家听。同学们积极发言,将一幕幕鲜为人知的故事蕴涵于深沉的情感之中。其中一个女生向同学们讲了她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每逢上学离家时,母亲目送我的情景。我家在农村,父母为了我上学将我送到城里,平时很少回家。每当我离开家重返校园时,母亲都会亲自目送我到车站,千叮咛万嘱咐,静静地等待着发车,一直目送车驶离,知道视线完全消失……”讲到此处,她已是泪流满面了,教室里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此时学生们的情感已经达到了高潮,而这种情感也正是学习《背影》一课所必需的。

诚然,“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其实都有可挖掘之处,都有情感激发的内在契机,关键在于教师去把握、去挖掘。

三、课末“移”情,余味无穷

一堂课即将结束时,重又掀起高潮,将感情升华,使情感从课文走出来,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这是我一贯的做法。

记得在讲魏巍《我的老师》时,课程将要结束了,我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一个大主题——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关键是你是否发现了。”然后请学生以“爱是…”为题,进行口头作文。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爱是空气,它那么透明,又那样轻盈”,有的认为“爱是老师的一句批评,它使你认识错误,重新找回迷失的自我”,还有的说“爱是妈妈的一句唠叨,其中隐藏着母亲的多少关心和期望”……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后,我说:“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爱,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发现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去发现爱,而且要学着去创造爱。”这样,我将感情从课堂内移到课堂外,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后来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中,又反复看到关于“爱是XX”的文章以及那堂课的情景,所以课虽然结束了,但其余味仍然影响着学生。

经过20几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摸索,我发现,学语文是一种缘分、一种情缘,语文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工具,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情弦,每一篇文章都有某种情音,语文倘若“无情”就失去了语文的面貌。“为情选文”。作者的才华,是根据情感的意趣去描写;读者的智慧,是通过披文以入情来体现,语文教学呼唤着情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室课文文章
“313”教室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