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与思考
2014-12-03韩亚梅
韩亚梅
摘 要:本文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分析
案例一。某大二男生,自认为自己待人诚恳,志向远大,积极进取,相貌也不错,同时很注重身体锻炼。在交往中,他坚持坦诚,并努力做到“推心置腹”,但却受到大家的一致排斥。为此他很痛苦,然而更让他困惑的是:那些“不思进取、人品低下、庸俗无聊”的人却反而很受大家欢迎,来宿舍串门的同学总是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对他却视而不见。
从该同学对自己及同学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该同学之所以在同学中不受欢迎是因为其“自大”意识。“自大”使他养成了“唯我独尊、居高临下”等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不敢靠近他。
案例二。某大二女生,来自农村,内向、争强好胜、自卑心较重。平时与同学交往较少,而且觉得同学对自己不好,有时好像是针对自己的。与舍友关系也极为紧张,常因为琐事发生矛盾,继而与舍友吵架,严重时甚至动手打架。为此,舍友要求其调换宿舍。
在这个案例中,该同学之所以不受同学欢迎,首先是由于她的自卑,自卑会导致人—敏感、多疑,从而与舍友关系紧张。同时,又由于不会沟通,导致其经常因为琐事与同学发生矛盾。
案例三。某女生,宿舍同学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如已经快12点,舍友却还在听音乐,看电影。但由于高中时“伤害同学”事件,使她对舍友的种种不当行为都采取了隐忍的态度,但由于长期的隐忍,导致其痛苦并焦虑不安。[1]
在这个案例中,导致该女生痛苦和焦虑的根源是她对舍友的种种不当行为都采取了隐忍的态度,然而这种态度是受曾经“伤害同学”事件的影响。伤害同学事件究其原因是由于她的不恰当表达,但正是由于不当表达伤害了同学,所以再遇到问题时,她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案例四。某高校一大三男生宿舍共住6人,其中5人找辅导员集体反映宿舍A同学的情况,要求老师调解该宿舍问题。
A同学来自单亲家庭,身体单薄,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而且特别敏感。男生之间,经常会大大咧咧开玩笑或嬉笑打闹,但敏感的A同学就认为这是对他的人身攻击和侮辱,这使得宿舍同学整天小心翼翼,害怕触碰他敏感的神经。每当他回到宿舍,大家都会特别小心或沉默不语。他逐渐就被边缘化,有时同学想打破僵局,他却置之不理,致使大家都觉得很压抑。[2]
在该案例中,该宿舍其它同学属于粗犷、豪放型性格,然而
A同学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性格内向、敏感,致使他经常误解宿舍同学的玩笑,从而导致该宿舍气氛压抑。
案例5。某高校一大二女生宿舍共住着6位同学,刚入校时大家相处融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舍矛盾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宿舍其余5位同学一致排斥担任班委的B同学。B同学担任班委,对于宿舍舍友的上课迟到,如实上报老师,导致其他舍友在宿舍集体活动上一致排斥她。B同学感觉被孤立后,她开始不参加宿舍集体活动和卫生值日,并无视舍友作息规律,在宿舍同学休息时,接打电话,导致宿舍矛盾激化。
在该案例中,导致其宿舍矛盾激化的原因是该宿舍同学在宿舍的人际交往中都没有学会“换位思考”。其他舍友没有考虑到,A同学身为班委秉公办事是她的工作要求,而且从严要求对她们自身也是有好处的。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是由于对自身认识不正确,存在自大或自卑的倾向;有些是因为不会沟通或表达;有些是因为个人性格的问题;有些是由于没有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搞好人际交往,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但要注意不能以己之长去比他人之短,也不能以己之短去比他人之长,另外也不能以偏概全,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自己某些方面突出就认为自己什么都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学生在交往中,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懂得欣赏自己;也要善于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二)提高表达能力,加强与同学沟通。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首先应当通过“多看书,看好书”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积累广博的知识。其次,应当克服羞怯心理,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抓住各种在公开场合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临场经验多了,表达能力自然会好起来。第三,也要掌握一些表达的技巧,既说话前要经过认真思考,想想怎样说会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同时又让别人能愉快的接受。总之,如果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受教育环境和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同学之间要加强沟通,经常在一起谈谈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够互相了解各自的生活习惯、个性和特点。
(三)重视良好性格的培养。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是最受人欢迎的六种人格品质。而最不受人欢迎的三种人格品质是:说谎、假装、不老实。因此大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积极的个性品质,并避免养成对人际关系起破坏作用的人格特点
(四)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1)学会倾听。大家都知道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要,其实倾听在人际交往中同样很重要,因为人都有表达和共享信息的需要。所以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艺术。(2)学会赞美。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生命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和被承认的需要。你称赞别人,恰好能使他人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我们都有体会:一句赞美,常常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但赞美也是有技巧的,一方面,我们要讲究赞美的分寸和方式;另一方面,我们要真诚地赞美别人,这样才能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3)掌握批评的艺术。在人际交往中,人难免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可能需要批评,但批评也是有技巧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批评。在批评别人时,先肯定其优点,再指出应改正的地方,对方就往往容易接受和乐于改正。另外,还要注意:语气要平和、理性,甚至可以用半开玩笑的方式,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不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4)学会施助与求助。大家知道,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互利互惠,因此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一方面,我们要乐于帮助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求助。因为你的求助表明了你对别人的信任,同时也让别人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5)学会“换位思考”。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想到自己,还要站到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护。
总之,成功与和谐的人际交往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然而人际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逐渐培养的,因此高校在日常工作与管理中,要通过课堂教学及日常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炳南 .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J]. 社会心理科学 2011(1):97-98.
[2][3]徐丁玎.运用圆桌会议方法化解大学生宿舍矛盾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