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模因幽默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2014-12-03苏奕华

外语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模因套用归化

苏奕华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语言模因幽默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苏奕华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自道金斯在其《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模因以来,各种模因现象就不断地被讨论和研究。而着眼于语言,对模因幽默机制进行的分析以及对模因幽默翻译策略的探讨尚属首次。对于模因幽默机制的了解既有益于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又将帮助我们预测未来模因幽默的发展方向。同样,尽管针对于模因幽默机制而采取的归化法与异化法存在各自的局限,但是由于其对翻译过程的科学描述,使其成为现阶段研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本研究秉承着翻译为跨文化交际服务的目的,着力于扭转文化符号不可译的现状。

模因;模因幽默机制;归化法;异化法

1 语言模因幽默机制

Meme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SelfishGene)一书中,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何自然将其译为“模因”认为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幽默无处不在,而以模因为表现形式的语言幽默更是比比皆是。模因幽默以其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的特点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此模因幽默有着传播速度快,覆盖领域广等特点。对于模因幽默的了解离不开对于模因幽默机制的研究,模因幽默机制包括以下3个方面:语言模因的套用、语言模因的改编和语言模因的原创。

1.1 模因幽默的套用

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娱乐等各个领域的时尚表达往往是模因幽默的主要套用对象。经过直接套用而产生的语言模因幽默既有对原语境中语义的联想又会在新的特殊语境中产生新的语义理解,因此该模因流传广泛而且幽默效果深入人心。比如, 套用政治领域“水门事件”的系列模因“门”——解说门、艳照门和诈捐门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通过语言形近和音似等特点模因套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惯用语来调侃生活中的窘相与无奈。具体例子有“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等。了解了语言模因的套用及其所产生的幽默效果,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语言模因套用的幽默机制。

异色,顾名思义即对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变异,贬词褒用抑或褒词贬用都属于异色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郭德纲每每在相声演出开始都会自我调侃为“非著名相声演员”,个中反讽不言自明。其实, 除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变易外,其他种种色彩也都可以变易。这包括褒贬的换用,古今的易用,公文与文艺语体的移用,以及政治与俗务色彩的变用等等。

曲解就是根据言语表达的需要,假借谐音、多义等语言因素,故意地对某个概念、某个词语的内涵、外延做出不正确的解释而非对的准确说明。例如,著名的主持人王刚在一次与女儿合作的幽默小品中将“津津有味”曲解为“有一个叫津津的小朋友整天不洗澡,身上都有了味儿了。”这里, 把津津与有味两个词分开来表述并解释,违背了言语组合的原旨,暴露了说话人不懂装懂的人物性格,从而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1.2 模因幽默的改编

模因幽默改编即通过对原语言表达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或对原语言表达的形式进行篡改,以使模因的变体在新的语境中产生新的语义联想从而达到幽默效果的过程。这种移花接木的模因幽默变体通常改编自耳熟能详的成语、谚语及广告用语等。因此,在新的语境中经过改编的模因势必会因为人们对原语语义的联想而产生幽默的共鸣。如,由“我爸是李刚”事件而产生的改装于“恨铁不成钢”的模因变体“恨爹不成刚”,以及祸起名表的原陕西安监局局长被冠以了“表哥”的称号。随着此类模因幽默的广泛使用,同构异义型的模因幽默结构被模式化为“ABB”或“被XX”再或“XX族”等一系列模因改装结构。类似的例子有“范跑跑”、“楼歪歪”、“被山寨”、“被慈善”、“啃老族”和“北漂族”等。

1.3 模因幽默的原创

模因幽默的原创即原创的模因幽默。它是原始创建的,后被人们或套用或改装的模因幽默原型。而根据语境对已经存在的模因幽默原创做出的种种改变,其实只是原模因幽默的变体。不过,当新的模因幽默体被人们直接套用时,人们就会把它的第一次出现看作是原创,于是便有了模因幽默原创之说。模因幽默的原创多产生于能够迅速在大众间形成强势影响力的媒介,如:文学、影视作品和网络新闻等。类似的非幽默的模因原创以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以及湖南卫视的“给力跨年演唱会”为主要代表,接踵而产生的新的模因变体借原创模因之盛势分别又以“xx达人秀”、“xx好声音”及“给力xxx”登台亮相以夺人眼球。模因幽默原创的经典非蹿红于网络世界的《江南style》莫属。随后,以“xx style”为模音幽默的变体又在世界各地继续地被模因。由此可见模因幽默原创造就了模因幽默变体,而模因幽默变体又借原创的幽默之势继续挑战人们的笑点。

2 翻译的模式

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间理解的钥匙,在未来的世界里,也许一个文化族群的存亡就取决于一个词及时而准确的翻译。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没有了语言,文化就难以得到广泛的传播,同时,语言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翻译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因此,翻译人员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担负着这一神圣的使命——充分发挥翻译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桥梁作用,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幽默翻译的意义更是如此,在剑拔弩张的国际关系之下,幽默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幽默可以点缀生活,化解窘境,缓解冲突。而语言幽默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挑战——文化因素对幽默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干扰。那么怎样才能通过翻译使幽默文化游走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呢?为了实现幽默文化的无障碍交流,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翻译的过程。

曾有学者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在保证原文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的语言文字的转换。科学翻译观告诉我们,翻译过程并非孤立地通过译入语将原文本的形式与内容简单地再现到译作中。换句话说,翻译实际就是对原文本的再创作。而翻译的过程又并非孤立的,它与作品的创作过程(翻译客体的第一文本的产生过程)形成矛盾的统一。首先,创作过程包括3个部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作品世界。每一部分又都包括若干层次。因此,这一过程具体表现即原文文体的作者所实施的由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再到作品世界的创作程序。它既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过程模式又构成了翻译过程模式中的一个阶段——理解阶段,但作为翻译过程的第一阶段——理解,它的次序与原作的创作过程发生了矛盾的逆转,即译文文本的译者所实施的由作品世界到客观世界再到主观世界的理解过程。经过以上理解阶段的两个步骤,在译作世界里形成了译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同时它又是翻译过程的第二阶段——表达的起点。为了区分两种客观世界它们分别被标记为客观世界①,客观世界②。然后再经过表达步骤①进入主观世界②,最后经过表达步骤②产生作品世界②,从而完成整个翻译过程。

在翻译实践中,大部分翻译工作者能够实现上述翻译过程。所不同的是,在从作品世界①进入主观世界①的过程中,有的译者是经过理解步骤①,从概念层次入手的。由于没有真正深入到作者的主观世界①中,所以,他所“看到的”客观世界①往往是不真实的。因此,在表达阶段中,向主观世界②的转化往往只能依赖客观世界②,所产生的主观世界②往往有较多的译者个人因素的加入。最后经过表达步骤②(层次对应不全面,或不正确)产生作品世界②即译文。由于这种翻译过程的理解步骤①缺乏对作品世界①的逻辑层次的理解,没有能够深入到主观世界①的功能层次而只是停留在概念层次的理解上。因而理解既缺乏广度又缺乏深度,导致理解步骤②和表达步骤①的转换受挫,即缺失了透过主观世界①“看”客观世界①的环节。最终使得译文无法正确反应原作品的语用功能。以上翻译模式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幽默的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寻找译文与原文功能层次上的对等。

3 翻译的策略

3.1 语言模因的翻译策略

有关语言模因翻译策略的综述是对模因幽默翻译的初探,这种投石问路的翻译策略分析有助于模因幽默翻译的研究。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在翻译时应该根据原文的语用功能,采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以求获得功能对等的译文。

(1)直译法。直译不是一字对一字的翻译,而是按照字面翻译,不作太多的引申和注释。采用直译法一般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例如:

① A: A traitor to our glorious cause!// “好啊,你出卖了我们光荣的事业!”

B: The pot’s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 “得了,你这话岂不是盆儿叫嚷罐儿黑?”

分析:B直译为“盆儿叫嚷罐儿黑”。该模因源自一首诗:“Oho!” said the pot to the kettle;/“You are dirty and ugly and black!/Sure no one would think you were metal,/Except when you’re given a crack.”/“Not so! not so!” kettle said to the pot;/“Tis your own dirty image you see;/For I am so clean — without blemish or blot — /That your blackness is mirrored in me.”(Maxwell’s Elementary Grammar, copyright 1904)也可以意译为“以五十步笑一百步”。

(2)意译法。 如果采用直译法,读者无法接受,这时,只好牺牲原文中语言模因的文化特色,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内容的完整性。例如,一位年轻的译员将“胸有成竹”中“竹”的模因直译成There’s a bamboo in my heart.使外宾大为吃惊!这里可意译为to 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又如:

② It brings one to the 64,000-dollor question: how and by what standards are films selected these days?//译文:这把人们引到最重要的问题上来,即如今电影是如何选择的,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分析:the 64,000-dollor question译为“最重要的问题”或“起重大作用的问题”。该模因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广播节目。该节目向竞赛者提出一组问题,其中最后的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若答对便可获得最高奖金——64,000美元。

(3)直译和意译并用法。有时为了更明确地表达原意,译者可同时采用直译法和意译法。例如:

③ He sings such beautiful things about the New Jerusalem, and bright angels, and the land of Canaan.//译文:他唱的都是一些非常好听的圣歌,关于新耶路撒冷,金光闪闪的天使和迦南圣地的。

分析:the Land of Canaan 意译为迦南圣地,因为该模因源自希伯来语的《圣经》中所指的约旦河谷地区(3大宗教的诞生地)。其它两处the New Jerusalem及bright angels皆为直译。

(4)直译加注法。当初次介绍某种模因现象时,或是只有将历史背景及典故出处加以说明后才能充分表达原文的意义时,需酌情考虑增加注释,使原文的语义功能充分表现出来。例如:

④ Mr. Trabb had sliced his hot roll into three feather-beds, and was slipping butter in between the blankets, and covering it up. (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s) //译文:特拉百先生已经把滚热的面包切成了三层羽绒褥垫,正在往夹层里涂黄油,涂得密密满满。(王科一译:《孤星血泪》)

注:该模因源自《奥赛罗》第一幕第三场第230至232行,即“威严无上的议员们,暴君的积习∕早为我把那冷冰冰的钢骨行军床∕变成了铺着三层羽垫的软榻”。因此“三层羽绒褥垫”一般用以描写豪华舒适的生活,这里兼指上好面包的形状。

(5)借用法。即用译语模因代替源语模因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文化共性,在源出语和目标语存在内容和形式的相似时,或者形式不尽相同但表达意义非常相近时使用。例如:

⑤ 这会儿,我一想到这点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译文:Why, I’ve got gooseflesh this minute, just thinking about it.

分析:汉语模因“鸡皮疙瘩”在翻译过程中被替换成英语模因gooseflesh.

3.2 模因幽默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读出直译和意译的区别之处仅在于内容与形式。而归化和异化则是对文化身份,文学性和话语权的较量,并始终处于意义和形式的得失之争中。归化是按照原语的意思与语境,结合相应文化背景,对照目的语所在文化进行翻译。根据翻译理论家文努蒂(L. Venuti)的理论,《翻译研究词典》 将归化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transparent, fluent style)的风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奈达(Nida)是归化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理论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文努蒂对异化的定义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保留源出语的原汁原味”和“适应目标语的读者心理习惯”的矛盾取舍。这就是在翻译界备受争议的“异化法”和“归化法”的问题。简而言之,“异化”就是对原文文化特性的保留;“归化”就是对原文文化特性的诠释。两种观点都可圈可点。在实际翻译中,“异化”和“归化”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在处理本课题的模因幽默时,需要分别根据译文的语义和语用功能适当地采用“异化法”和“归化法”使读者既领略到异域的幽默风情,又不损失译文的可读性。例如:

⑥ Sheldon’s mother said: “It’s like they say-a cat can have kittens in the oven, but that don’t make them biscuits.”(美剧《生活大爆炸》)//异化翻译:猫可以把他的小猫放在烤炉里,但并不意味着会把他们烤成饼干。//归化翻译:你可以把米放到电锅里, 不代表米就会成炊。

分析:A cat can have kittens in the oven, but that don’t make them biscuits属于典型的模因幽默套用。两种译法产生的译文意思基本一致,都表示做什么事并不代表相关的事会成功,但相比之下,中国人对于米饭更加熟悉,还有诸如“生米煮成熟饭”之类的习语,所以以米饭模因的归化翻译更符合中国人的日常思维,也更易于理解这种类比之下的幽默。

4 结束语

模因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推动了国际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而翻译是模因跨越不同语言、文化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作为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幽默通过它的形成机制向我们进一步展示了这一规律。这种将两个语码进行互换和混用的形式,或是编码与解码的翻译过程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模因复制因子的跨文化传播过程。科学的翻译观通过翻译的模式向我们再现了译文的创作过程,由此翻译的评价标准转为译作世界中的作品世界对原作世界中的主观世界的真实反应,即实现译作与原作的语义和语用的功能对等。不同的模因幽默翻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语用效果,当采取归化法对模因幽默进行翻译时,虽然部分地牺牲了源出语的模因意象,但译文中却保留了为目标语读者所熟悉的核心模因,从而解释了归化翻译是核心模因传播和生存的需要。而异化翻译一方面可以丰富目标语的语言,使其表达更加多样化,还可将源语的模因幽默复制到目标语文化中并进行传播,从而实行跨文化交际中的模因幽默共享。

狄更斯. 孤星血泪[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李 捷. 模因论视域中的言语幽默[J]. 外语学刊, 2008(1).

谭载喜. 奈达论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M]. 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Dawkins, R.TheSelfishGene[M]. New York: OUP, 1976.

Munday, J.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M]. London: Routlege,2001.

Nida, E. & C. Taber.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ng[M]. Leiden: E. J. Brill,1969.

Nida, E. 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M]. Leiden, the Netherlands: E. J. Brill. 1964.

Venuti, L.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 1995.

William, H. M.ElementaryGrammar[M].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mpany, 1904.

【责任编辑谢 群】

MemeticHumorTranslationStrategies: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

Su Yi-hua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Since the birth of meme in DawkinsTheSelfishGene, its various versions have been unde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which have not involved memetic humor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efore the publishment of this book.The work on memetic humor mechanism helps trace back to its origin and predict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ough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represented by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have their own limitations they are the most effective ones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al symbols.

meme; memetic humor mechanism; domestication; foreigniazation

H315.9

A

1000-0100(2014)03-0098-4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语言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研究”(10B029)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语言模因幽默的翻译——从语言模因到文化复制”(11YJCZH146)的阶段性成果。

2013-06-03

猜你喜欢

模因套用归化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教学中的“静”与“动”——模板套用与能力积攒、实力发挥的灵活结合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模因论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美丽实验室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surprise test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