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60例中孕引产中的临床分析
2014-12-02阮和云殷俊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妇产科广西南宁53000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重庆404000
阮和云,殷俊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妇产科,广西 南宁 53000;.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重庆404000)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运用于中孕引产疗效确切。笔者于2012年~2013年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治疗中孕引产60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2013年来我院中孕引产女性患者,其中A组60例,年龄18~45岁,平均(29±2.58)岁,孕周15~27周,经产妇24例,未生育者36例,其中死胎26例。其中B组63例,年龄17~42岁,平均(28±3.18)岁,孕周16~26周,其中经产妇28例,未生育者35例,其中死胎23例。
1.2 方法:入院后各项检查结果,无引产禁忌证,A组患者在使用利凡诺腔内引产后给予米非司酮75 mg顿服,B组患者单纯予利凡诺100 mg腔内注射引产。
1.3 观察指标:①引产总时间:自行利凡诺腔内引产后至胎儿娩出时间;②疼痛评分:引产过程中患者对疼痛表现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来评估疼痛程度,以0~10分连续变量值来确定疼痛等级:无痛为0分,最痛10分[1];③产后出血量:胎儿及胎盘娩出后2 h内阴道流血量;④胎盘粘连或残留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总引产时间、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等采用t检验;胎盘粘连或残留例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引产成功者,分为经产妇及未生育者,其总引产时间,A组(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者)较B组(单纯使用利凡诺者)时间少(P<0.05);各组患者对引产中疼痛、评分,A组较B组轻(P<0.05);产后出血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粘连或残留者,A组较B组少(P<0.05)。B组中有3例引产失败,改用其他引产方法,3例引产失败者均为未生育者。
表1 经产妇引产后指标观察(±s)
表1 经产妇引产后指标观察(±s)
组别 分类 例数总引产时间(h)疼痛评分(分)产后出血量(ml)胎盘粘连或残留数(个A组 经产妇 2430±5. 325±2. 0318±5. 75未产者 3634±2. 576±0. 5928±8. 98 B组 经产妇 2836±4. 537±1. 5820±8. 615未产者 3240±7. 468±1. 3230±5. 416 t经产值 4. 393. 590.92 t未产值 4. 548. 221.10 χ2经产值5.85 χ2未产值5.72 P经产值 0. 000. 00010. 140.015 P未产值0. 000. 000. 130.016
3 讨论
中孕引产,因宫颈未成熟,宫颈管长,宫颈硬,宫口开大困难,缓慢,引产较困难[2],引产时间长。利凡诺长期以来作为临床中孕引产常用药物,其有效果好,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其缺点为引产时间久,疼痛难忍,少数患者引产失败。临床中使用利凡诺腔内引产,主要是利用利凡诺对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胎盘,是蜕膜坏死,剥离,并促进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增多[3]。前列腺素的释放诱发子宫收缩[4],促使利凡诺中毒死亡的胎儿排除宫腔。在胎儿排出宫腔过程中,因宫颈管长、硬,不成熟,宫口扩张困难或迟缓,致使引产时间久,宫缩疼痛持久剧烈,患者难以忍受,甚至有宫颈裂伤的风险。
本研究在利凡诺腔内引产后,加服米非司酮,引产效果较单用利凡诺效果好,其主要原因:①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拮抗剂和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可与孕酮作用于同一个受体,致使孕妇体内的孕酮水平下降,干扰妊娠生理,使蜕膜组织发生坏死而脱离绒毛板,排出游离的胚胎。故引产后胎盘粘连或残留机率明显减少,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②米非司酮通过降解宫颈组织的胶原纤维,使子宫颈扩张变化,诱发宫颈成熟[5]。单纯使用利凡诺引产的缺点在于宫颈扩张困难,使用米非司酮后,可协助利凡诺引产,使宫颈扩张加速,引产时间明显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明显下降;③米非司酮能增加前列腺素的浓度[6],前列腺素在妊娠的各个周期中都能使子宫兴奋,故可加速子宫收缩,发动分娩[4]。致使总引产时间减少。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运用于中孕引产,可缩短分娩过程,减少出血和宫颈裂伤[7]。本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引产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时间及疼痛感觉,主要是由于宫颈扩张速度加快,总引产时间减少。且能弥补利凡诺个别引产失败的缺陷。故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应用于中孕引产,是较安全[8],痛苦相对较少的一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
[2] 吕园园.米非司酮辅助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2012,1(18):45.
[3] 王 辉.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中孕引产218 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7):98,119.
[4] 曾蔚越.前列腺素在早产及足月分娩中的作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14(4):189.
[5] 陈冬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应用的临床效果[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3):344.
[6] 闫晓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J].当代医学,2012,18(28):34.
[7] 张润利.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2012,33(23):5023.
[8] 韩桂英.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50例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2013,34(15):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