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熊猫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2014-12-02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栖息地大熊猫线路

陈 敏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由于旅游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经济地理系统[1],旅游资源的地理范围与行政区划并不是统一吻合的,这就需要该区域内的政府、企业以及社区居民能够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展开产品设置、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利益分配等各方面合作,从而实现对相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开发和利用。

1 大熊猫旅游资源

大熊猫是一种喜湿性动物,主要栖息在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其活动区域多在湿度为80%以上的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分布面积为20 000km2以上,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7个县(市)[2],其主要分布山系及县区如表1所示:

表1 大熊猫主要分布山系及县区

目前,我国以大熊猫为对象设置了63个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约85%,保护的大熊猫约占总数的50%,详细资料如表2所示。

除了自然保护区,我国还建设了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1980年)、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987年)、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2002年)等。

建设大熊猫保护区和研究基地的意旨在于保持大熊猫种群的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然而,目前各大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并不完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然(河流、山谷等自然界限和屏障)、人为(公路建设、架设高压输电线路等设施建设以及旅游活动等)隔离和破碎。如秦岭地区被分割为5块,岷山地区被分割为9块。这些分裂和分割不利于对大熊猫的保护及其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因此对大熊猫旅游资源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十分必要。

2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国内学术界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国外区域可等同于若干国家组成的地区、整个国家、若干省份组成的地区、整个省、若干城市组成的地区、整个城市,或者城市内部由区(县)组成的地区[3]。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概念理论研究、空间结构研究、合作模式研究、合作机制研究、合作主体研究等[4],但缺少对具体区域的区域旅游合作的动态发展系统构建的研究。

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以政府、企业、市场三方为主体(主要为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来解决各区域之间各方面壁垒(利益、交通、服务标准等),通过整合资源、整合产品、整合营销、做大品牌,实现区域旅游的无障碍、无缝对接,达到资源互享、客 源互流、产品互补、服务互助的效果。

表2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概况

3 大熊猫旅游资源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

通过表1、表2的资料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旅游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且分布区内呈现条块分割的状态,但各大熊猫分布区域在某种层面和程度上又有着地脉相连、文脉相同之处,为大熊猫旅游资源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利用奠定的基础,也为其区域合作开发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相关产品建设、品牌营销以及完善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实现大熊猫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3.1 产品建设

针对大熊猫旅游资源的跨省区域的特殊性,其产品建设主要集中于拓宽大熊猫旅游产业形态、建设大熊猫旅游线路产品、丰富大熊猫旅游商品等方面,不拘泥于大熊猫,而是以线路的发展拉动该线及周边的各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促进各大熊猫区域的整体发展。

3.1.1 拓宽大熊猫旅游产业形态

目前对大熊猫旅游的开发利用内容和形式多局限于生态观光游览,但我们应该依托大熊猫和大熊猫栖息地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尽量拓宽大熊猫旅游的产业形态,拉长产业链,创造更多的价值。如以大熊猫生态园区和大熊猫栖息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大熊猫文化、大熊猫相伴而生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的文化产业[5](依据大熊猫“自然、环保、健康、和谐”的文化核心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纪念品、影视作品、文化创意产业链等来深入挖掘大熊猫旅游开发利用的文化内涵,抓住大熊猫旅游的文化本质与支撑,进行大熊猫的品牌管理与经营);以网络、媒体为途径的数字大熊猫产业。

3.1.2 构建大熊猫旅游线路产品

将大熊猫旅游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核心品牌,融合沿途及周边的旅游景点,形成大熊猫旅游线路产品,实现大熊猫旅游合作区域的全域联动发展,其线路产品在此仅做简要说明。大熊猫旅游合作区域各省内旅游线路产品(主要是四川、陕西、甘肃各省内的大熊猫旅游线路产品,如四川可以开发成都—九寨沟—卧龙—雅安—崇州等大熊猫旅游线路;各省内大熊猫旅游与其他发育成熟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如陕西与兵马俑旅游,甘肃与敦煌莫高窟等组合,形成广阔的产业弹性空间和巨大的竞争力);大熊猫旅游合作区域内旅游线路产品(区域内的跨省大熊猫旅游线路产品);大熊猫旅游合作区域跨区域(与区域周边、国内外非产区)旅游线路产品。

3.1.3 丰富大熊猫旅游商品

现今大熊猫旅游商品创新性太低,纪念品可选择性较小,从而导致游客购买动力不足,存在熊猫元素表现形式单一且单调;熊猫形象太具象,一味的可爱化;识别性不足,缺乏地方特色;针对性模糊,市场细分不明确等问题[6]。大部分人很难分清四川或四川各区域以及其他陕西、甘肃省份的大熊猫,这就需要将大熊猫的元素与各景点、各区域其他文化特征相组合,在大熊猫旅游合作的区域内要形成形成识别性较强的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独特大熊猫旅游商品。

3.2 品牌营销

我国政府与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建交之际便拉开了大熊猫形象大范围宣传的序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实施与深入,大熊猫开始走向世界,大熊猫的栖息地也在其对外形象宣传中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除个别大熊猫旅游景区、景点(如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外,绝大多数仅仅将大熊猫旅游作为众多旅游产品之一融入区域旅游的整体宣传之中,而并没有将大熊猫作为一种旅游品牌对外销售和推广,因此需要川、陕、甘的各大熊猫旅游景区(点)在政府的主导下,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建立和形成大熊猫旅游营销联盟,联动各大熊猫旅游景区(点)来共同打造和营销大熊猫旅游品牌,建成一个完备的大熊猫旅游营销网络体系、信息监管反馈体系、设施服务改进机制,推进区域大熊猫旅游品牌的系统化、机制化、规范化、品牌化、互联网络化和国际化。

3.3 保障体系

3.3.1 环境资源保障

环境和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与条件,这就需要相关政府和企业投入相应的环保设施,落实环保措施,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有效的合理保护。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把生态环境保护结构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不断学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环保创新;制定严格项目环境评价制度,对开发区内的饭店等生产场所的排污设施设备定期检查,与时更新,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设施设备,大力支持、发展环保项目,并给予政策优惠等。

同时对于当地社区居民和到此消费的旅游者也提出相应的环保要求,参与到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的行列之中;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引导和教育,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轻污染;组织当地居民志愿到景区拾取被乱丢弃的垃圾,普及社区环保知识等。

3.3.2 体制机制保障

大熊猫是我国一级重点濒危珍稀动物,物种种群与栖息地资源十分有限,国家关于大熊猫物种种群与栖息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于大熊猫生态旅游开发有明确的规定和管理,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同时,大熊猫旅游开发面临着一定的政策性、结构性的限制。因此,要将大熊猫资源转变为大熊猫旅游资源,特别是要转变为大众旅游资源,或者在大熊猫栖息地开展大熊猫探秘、观赏等旅游活动,以及开辟较多数量的实地实物观光旅游景点,都必然受到国内国际大熊猫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公约的极大限制与制约,旅游消费者规模也将会受到一定的控制。这就需要规避大熊猫旅游行业内耗与大熊猫品牌内耗,要求各合作区域严格统筹系统规划和发展,共同编制科学可行的相关开发利用规划,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全面、稳定、持续的开发投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最有效地实现大熊猫旅游资源的各面效用。

3.3.3 旅游服务保障

这主要在于大熊猫旅游合作的各区域内的景区景点能够实现服务的无缝对接,形成熊猫旅游通道,包括内外部的旅游绿色通道,不失特色的内部服务设施、服务标准的衔接与落实。完善连接各区域的大熊猫旅游区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同步实时更新各区域内大熊猫旅游区的旅游信息,争取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合作的相关区域共同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人力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合作的相关区域共同致力于统一对客旅游服务标准、提升对客服务质量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4 结语

大熊猫资源(包括物种种群和栖息地)的分布地域较为分散,要实现其向大熊猫旅游资源的转变,就需要分布区域内的各相关主体能够站在合作开发、联动发展的角度,通过建设相关项目旅游产品、线路旅游产品、展开大熊猫旅游品牌营销和完善相关环境资源、体制机制、旅游服务的保障体系来实现大熊猫旅游资源的区域合作开发,进而实现大熊猫旅游资源和大熊猫旅游品牌富含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带动区域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1]Borg van der J.Tourism in European heritage c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06-321.

[2]胡锦矗,张泽钧,等.中国大熊猫保护区发展历史、现状及前瞻[J].兽类学报,2011(1):10-14.

[3]冯翔,高峻.从全新视角看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旅游学刊,2013(4):57-65.

[4]朱翠兰.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与展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103-107.

[5]蹇莉,王菲.传播大熊猫文化提升四川形象的路径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13(7):176-180.

[6]祁娜.四川大熊猫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对策研究[J].装饰,2013(4):129-130.

猜你喜欢

栖息地大熊猫线路
我们都爱大熊猫
大熊猫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BEAN SCENES
大熊猫也消暑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抵达栖息地
水中大熊猫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10KV线路装纵差保护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