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天津高校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对策研究
2014-12-02沈洪旭王琰峰张建新
沈洪旭 王琰峰 张建新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引导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在我市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背景下,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育出更多的“微软”、“苹果”和“脸谱”式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我市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分析
1.就业压力增大,三大矛盾突出
供给总量矛盾依然存在。2014年本市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4.1万人,比2012年增加1.1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人,本科生6.9万人,专科(高职)生5.6万人,供给总量压力增大。
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天津市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和重点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明显提高,而高校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结构性矛盾较突出。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亟待改进。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将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就业的首选,不愿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2.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少,经营效果差
据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总体上创业学生人数比例小,有创业经历(开办企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94%;在有创业经历的学生中,博士生人数最多,比例达到38.19%,硕士生次之,本科生、专科生比例最小。在创业行业分布中,从事社会服务业的最多,比例达到34.63%,表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以下依次是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参与高新科技创业(创业项目中拥有知识产权)较少。在创业规模上,96.44%的已创业者的公司规模在20人以下,反映出大学生创业公司规模较小的现实;同时,在创业企业中,运营良好的并非多数,将近一半的毕业生创业者对自己创办的企业状况感到不满意。
图 1 大学生创业的学历层次比例
图2 大学生创业所创办的企业类型
二、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经验
1.主要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经验
(1)日本
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上提出了创业家精神的概念,强调创业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业家精神、生存能力和思维方式。日本在课程设置上把创业教育放到了必修课的位置。目前,在日本已开始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中,均将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课程涵盖企业经营、企业业绩的分析、风险投资、金融财务、企业会计、市场营运、法务知识和知识产权及其应用战略等。
(2)德国
德国政府则更明确的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为推动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德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从1998年起德国政府对刚毕业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最高500欧元的免费培训课程;其次,政府对大学生创立企业予以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咨询、创业指导,为新创立企业提供贷款和减免新创立企业的部分所得税等。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化,包括企业家精神训练、企业创业管理、创业法律法规、商业计划书、财务管理、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战略等几十门课程等。
(3)美国
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模式是基于教师的科学研究进行的创业活动,进而形成一系列衍生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麻省理工学院自1990年以来,该校毕业生和老师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负责人Bill Aulet教授介绍,MIT的校友在美国成立了25800多家公司,雇员多达330万人;斯坦福大学有一个学生主导创业公司(Stanford Student Enterprises)的助推项目Start X,为学生传授一流企业管理经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建了“创始人学校”(Founder School),来帮助学生们募集风险投资做好准备。耶鲁大学创业研究所(Entrepreneurial Institute)的宗旨是通过建设强有力和持久的创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建立和遵守最高的道德标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合作伙伴、供应商、投资者、客户和竞争对手打交道。
众多著名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如今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结构。核心课程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模块组成。这种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有效地保证了创业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2.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发展现状
(1)我国部分城市大学生创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春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访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要更多鼓励科技创业者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实验室是重要的,搞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室。指出科研资金只不过是“催化剂”,最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及早走向市场,走入市场经济,发挥他们的智慧,使周边的产业能够形成产业性的聚集,能够顺应未来发展的方向。
北京市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2013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了一次调查,认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率高达62.2%,但认为具有“可行性”的却只有28.2%;其中,觉得“非常可行”的仅占5.8%。这表明,我国大学生仍然主要停留在愿望的阶段,这与以上多方面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与我国高校大学的创业教育欠缺有关,创业教育还未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政府对毕业生的创业行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体系还未建立,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还不到位。因此,现在的高校学子们对创业的认同,仍然停留在心理层面。
上海市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8月,是全国首家传播创业文化,支持创业实践,从事推动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业活动的非营利性公募基金会。目前,已设立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四个分会及四个专项基金分会,构建了传播创业文化、培养创业人才的工作网络。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的创业“天使基金”,也是培育自主创新创业企业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下设两种创业资助计划:“创业雏鹰计划”、“创业雄鹰计划”。分别以债权与股权两种方式,对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并提供相应的后续支持与服务。
“创业雏鹰计划”是指基金会通过委托银行向创业企业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资助方式。贷款期限为两年,本金的一半按月等额还款,另一半贷款期满后还款。对创业者及单个创业项目的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
“创业雄鹰计划”是指由基金会与申请人等共同出资设立创业企业,并由待持机构持有创业企业股份的资助模式。“创业雄鹰计划”所资助项目需具有技术含量,或一定的商业模式创新,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创业团队自筹资金需高于基金资助金额。资助期(3年)内,基金所占公司的股权不参与分红,在资助期满后,将按照原价退出所占股权。
三、天津市大学生创业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天津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大量的在学大学生,天津市目前在校生52万人(含研究生),天津招考录取情况年均录取15万人,每年就业人数也在14万余人。高校学生在就业与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对自主创业目标、发展方向和远期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即使有创业的需求,但创立、运营企业的知识匮乏。清华经管学院发布《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2-2012)》,显示,中国创业活动以机会型创业为主 (相对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创业),总体质量不高,高学历创业者少,且较多集中于低技术行业,以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主,对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出口贡献相对不足。
1.天津市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成果
天津市教委面向天津市所有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和独立设置高职学院开展 “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示范校”评选工作,最终评选出10所学校作为 “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有效地推动了天津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2013年4月,天津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 《天津市“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意见》,为高校创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撑,对高校科技人员和学生创业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市高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教育与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从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和创新创业为重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各高校普遍建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亲自主抓,团委、教务处和科技处等共同管理的创业教育工作格局,目前创业项目大多为目标技术含量低的“生存型”创业,而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创业重视度还有待挖掘。
2.天津市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企业有深刻认识的创业教育师资匮乏。由于高校教师的教育背景及目前高校自身发展定位,决定了大部分教师很少涉及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和系统训练;教师由于缺少参与企业运营的实战经历,对创业的精髓和实质认识不深,进行创业教育时往往停留在讲授理论层面,致使创业教学质量不高。
创业教育与专业设置分离。我国高校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创业教育缺乏总体规划,创业教育与高校教学体系脱节,没有形成依靠学科专业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模式。这些都致使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这一基石联系不足。
创业教育与文化氛围不浓。由于高校的制度、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决定了创业教育工作一阵风和忽冷忽热,还未形成健全的激励机制。
四、政府促进天津高校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对策研究
1.加大和落实创业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尽快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部纳入我市高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高校创业教育更应该明确思路,要突出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创业培训的内容,把教育重心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上,真正实施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作兼职教师外,应重点邀请在知名企业中具有从业经验的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进入高校从事创业教育工作。
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论坛和模拟实践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在高校设立或与企业合作成立研究与教学机构,建立专项研究与教学基金,从学术上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让更多的学者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
2.搭建大学生与社会各界联系的桥梁
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市大学生创业主体是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占到创业人数的近70%,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和高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方向应以具有高技术含量,且商业模式新颖为特征,并要以在同业竞争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空间广阔的技术或者服务为重点,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工作效率。结合国际上创新创业的发展路径和经验,引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由各高校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和投资机构、创业指导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定期举办活动进行咨询和诊断。建议由高校相关部门从三个层面推动创新创业活动。
部属院校中由于具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各学科分布广、学术基础深厚、师生(硕博)队伍强和科研成果积累多的优势,政府和高校管理部门应将其作为加大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在市属地方高校中由于普遍具有传统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这些教学科研机构同样具备较好的学术积累和优秀师生(硕博)科研团队,同样也应作为政府和高校管理部门推动创新创业的重点。
另外,还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的宣传,从而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与扶持方法
成立促进天津高校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创业辅导中心。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起一支由知名创业企业家、创投行业、金融机构、行业和高校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帮助天津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重点是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进行咨询和诊断,并建设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与天使投资人和企业家进行沟通的窗口与服务平台。建设大学生融入社会化实践平台,打破条块分割,逐步将大学生创业纳入天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计划中,并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种子基金、风险引导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以股权形式资助大学生创业企业。
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扶持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并对大学生创立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进行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提高大学生新创企业生存能力。建议学习上海的经验,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成立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以入股、贷款贴息等工作为重点,充分利用金融手段解决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局面。
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大学生,他们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和财富,因此应建立户籍落户优先制度,对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实行自然落户政策,建议对外地大学生在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同样优惠政策。条件成熟时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全面负责监管大学生科技型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全流程服务与指导。
[1]Stevenson,H.H.,Jarillo,J.C.A paradigm of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1990,11(1).
[2]池仁勇.日本中小企业创业主体的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4).
[3]张帆,姚福喜.创业管理的西方主流研究范式——浅谈对创业理论研究的启示[J].晋阳学刊,2006(6).
[4]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中国创业活动评述——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要点[J].中国人才,2014(1).
[5]沈超红,欧阳苏腾.国内创业环境研究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04(9).
[6]陈震红,刘国新,董俊武.国外创业研究的历程动态与新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