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中太平洋经向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
2014-12-02宫晓庆
王 启,宫晓庆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于气候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
Hadley环流是南北半球间以及热带和副热带之间质量、动量和角动量输送的主要通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自1735年由Hadley提出解释以来[1],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5]。
纬向平均经圈环流(MMC,Mean Meridional Circulation)是子午面上由沿纬圈平均的风经向分量υ和垂直分量ω构成的环流。目前,关于MMC的研究尤其是沿全纬圈Hadley环流的研究有很多。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发展,Hadley环流的季节分布特征已经得到认证[6-8]。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并研究了全纬圈Hadley环流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而且发现Hadley环流与热带地区海表面温度(SST)关系密切。Oort and Yienger[9]指出,Hadley环流的强度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SSTa呈正相关关系,而与Walker环流呈负相关。周波涛和王会军[10]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的 Hadley环流分别进行讨论,发现冬季北半球Hadley环流有明显的年代际增强的趋势,而夏季控制热带地区经向环流的南半球Hadley环流为周期性年代际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冬、夏季节 Hadley环流年际变化与Nio 3区SSTa呈显著正相关。马杰和李建平[11]指出,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有显著的年代际增强趋势,与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地区海温相关显著,而ENSO则主要作用于其年际变化。冯然等[12]对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进行分析,得到类似的结论。冯娟等[13-14]分析了北半球春季 Hadley环流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指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和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区异常海温的重要作用。
关于全纬圈Hadley环流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由于海陆分布不均,沿整个纬圈的大气环流也各有各的特征,很有必要进行纬向区域划分,分析不同区域Hadley环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目前,已经有学者重点关注了季风区和东西太平洋的经向环流特征,发现各个区域环流分布不同,并且有各自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陈月娟等[15-16]讨论了110°E~140°E经向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季风的联系,并从中得出东亚季风环流强度变化与ENSO有一定的关系。Wang[17]对比了El Nio(La Nia)生消各个阶段东西太平洋上空Hadley环流的异常场分布,发现东、西太平洋Hadley环流在El Nio(La Nia)阶段呈反位相变化。秦育婧和王盘兴[18]对比分析了季风区和Nio区局域经向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SST的关系,发现ENSO事件对于不同区域环流都有重要作用。
从前人的研究可知,分区域进行经向环流研究非常有必要,而现在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同学者对区域的划分标准各不相同。本文将给出合理的标准进行区域划分,并研究相应的环流特征。
1 资料与定义
本文主要采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9]中的速度势χ和垂直速度ω,水平分辨率为2.5(°)×2.5(°),垂直方向从1 000~10hPa,共17层,但ω仅有从1 000~100hPa共12层资料。海表面温度(SST)用的是NOAA提供的ERSST(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数据[20],水平分辨率为2(°)×2(°)。另外还用到 NOAA提供的 Nio 3.4指数。所有资料的时间跨度均为1951年1月~2010年12月,共720个月。
文中将使用经向质量流函数来表征经向环流。水平风场可以分解为无散的旋度风和无旋的散度风。在气压坐标系下的连续方程中,只有散度风能够引起垂直运动ω,而旋度风对ω不起作用。
对球面-气压坐标系下的连续方程求纬向平均,得到:
利用方程(1)可定义一个二维质量流函数ψ:
其中:φ为纬度;p为压强。实际计算时采用王盘兴[21]提出的双向叠加方案:设边界条件地面(ps=1 013 hPa)和大气层顶(p=0)质量流函数为0,分别对(2)式进行向上、向下积分,得到每个经度格点i上空单位格点宽度的质量流函数ψi(φ,p):
对于经度格点i=(a,b)的区域,该区域的总质量流函数ψ(φ,p)为:
2 经向环流年际异常的区域划分
由经向质量流函数ψ的定义可知,其正值表示顺时针的经圈环流,即北半球的正Hadley环流;负值表示逆时针的经圈环流,即南半球的正Hadley环流,并且经圈环流的中心对应着ψ的极值区。从全纬圈年际异常的经向环流分析结果看,异常环流中心位于400hPa左右[22]。因此,为了合理确定Hadley环流年际异常的区域,本节首先分析ψ在400hPa的特性。
对400hPa南北纬30°范围内ψ的年际异常进行EOF分解,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如图1上图所示,下图为用ψ计算得到的垂直运动场ω,图中ψ的单位为107kg/s。
图1 400hPa质量流函数(上图,单位:107 kg/s)年际分量第一模态及相应的垂直速度ω(下图,单位:10-4hPa/s)的空间分布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mode1of MSF interannual anomaly(upper,Unit:107 kg/s)and the corresponding vertical velocityω(lower,Unit:10-4hPa/s)
图1上图显示,沿整个纬圈质量流函数有3对关于赤道反对称的异常中心,其经度位置分别在120°E、170°W和50°W 附近。其中170°W 的北(南)半球正(负)异常,强度最强,中心位于北(南)纬7(10)度左右;120°E的是与170°W异常符号相反的2个中心,强度次之,北(南)半球负(正)中心位于北(南)纬20度左右;50°W是与120°E符号相同的2个中心,强度较弱,北(南)半球负(正)中心位北(南)纬20(15)度左右。3对质量流函数异常分别对应着西太平洋暖池的异常下沉、赤道中太平洋的异常上升和赤道大西洋的异常下沉(见图1下图)。本文将主要关注太平洋的Hadley环流年际异常,并根据图1将其沿纬向分为各跨40个经度的2个区域:西太平洋区(WP,100°E~140°E)和中太平洋区(CP,170°E~150°W),如图1中黑色粗线划出的范围。
3 西中太平洋经向环流的季节变化
在分析太平洋Hadley环流年际异常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其季节变化特征,以清晰异常环流与实际环流的关系(实际环流=异常环流+季节环流)。图2分别给出了WP区和CP区的季节环流。图2及其后面关于质量流函数的分布图,单位均为109kg/s,不同于图1。
图2 WP区域(上图)和CP区域(下图)的垂直速度(阴影,正值上升、负值下沉)和质量流函数(曲线,单位:109kg/s)纬度-高度(单位:hPa)场的季节分布Fig.2 Seasonal evolution of vertical velocity(shaded,positive for ascending,and negative for descending)and MSF in latitude-height field(contour,unit 109 kg/s)for WP area(the upper row)and CP area(the lower row)
WP区(见图2上图)有南北2支Hadley环流,但以各半球冬季Hadley环流占主导地位。北半球冬季,北支Hadley环流水平跨度为10°S~40°N(南支在10°S~40°S),最大上升运动高度(也是环流中心高度)在350 hPa左右,经向范围在15°S~5°N之间,35°N有较强下沉中心,高度在500hPa左右;北半球夏季,南支Hadley环流水平跨度为30°S~20°N(北支很弱,北退到中纬度),最大上升运动高度在400hPa左右,经向范围在10°N~20°N之间,下沉区主要在25°S~15°S之间,高度偏低;春、秋季节为过渡季节,但都是南支Hadley环流偏强。WP区域Hadley环流季节变化特性显然是地形和暖池加热决定的,特别是上升区的季节移动,应该是暖池上空凝结潜热的作用结果。
CP区(见图2下图)2支Hadley环流都比WP区的弱得多,环流中心高度偏低(年平均约在450~500hPa左右),经向跨度较窄。其最大特点是主要上升区关于赤道对称,但明显分为离开赤道的南北2支,赤道区上升很弱,即2支Hadley环流在赤道区是分离的。除了一月份南支Hadley环流上升运动较强外,其余季节,2支上升运动差别不大,位置的季节移动也较小。CP区域Hadley环流季节变化特性应该是赤道冷舌和赤道辐合带位置决定的,其上升支主要受赤道辐合带上空的潜热释放驱动,驱动力要远低于西太暖池。
4 西中太平洋经向环流的年际变化
分别对 WP区域(100°E~140°E,60°S~60°N)和CP区域(170°E~150°W,60°S~60°N)质量流函数的年际异常做EOF分解,其中WP区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分别为62.0%和18.6%,CP区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分别为58.8%和22.7%。2个区域的第一模态都能够解释60%左右的方差贡献,第一模态与第二模态之和解释了80%之多的方差。
图3给出了2个区域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对比图3a、b发现,2个区域第一模态是关于赤道对称,但互为反向的异常环流。WP区域异常环流范围宽广,已超南北纬60°,异常环流中心高度在400hPa左右,赤道下沉区占据了40个纬度之多(20°S~20°N),但强度较弱,尤其是副热带外的垂直运动强度更弱;CP区域异常环流宽度较窄,仅达南北纬30°左右,赤道上升区局限于10°S~10°N之间,但赤道区和赤道外区的垂直运动都较强,环流中心高度也偏高,位于350hPa左右。由图3c可以看出,2个区域年际异常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演变非常一致,同期相关系数可达0.85,而且WP区超前CP区1个月时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86。
图3 WP区域和CP区域经向环流年际分量第一模态的空间、时间分布Fig.3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ode1for MSF interannual variation
比较WP区第一模态的空间型(见图3a)与气候态的Hadley环流(见图2上图)可知,当第一模态为正位相时(时间系数为正),20°S~20°N为异常下沉,而 WP区气候态的Hadley环流在10°S~20°N基本是上升运动,在20°S~10°S基本是下沉运动,所以当WP区第一模态正(负)位相时将削弱(加强)Hadley环流的上升运动。
当CP区第一模态的空间型(见图3b)正位相时,10°S~10°N为异常上升,而CP区气候态的Hadley环流基本是分离在赤道两侧的上升运动,下沉区一般在20°以外(见图2下图)。所以当CP区第一模态正(负)位相时将加强(削弱)Hadley环流,并使该区Hadley环流向赤道收缩(离赤道发散)。
图4所示为2个区域第二模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比图4a、b发现,2个区域第二模态的空间型在热带地区比较相似,主要环流均为跨赤道的逆时针环流,异常环流中心高度在350hPa左右,较强的上升区位于5°N~15°N,下沉区位于赤道以南;WP(CP)区的北支顺时针环流很弱(较强),北边界仅达30°N(已达60°N)多。2个区域第二模态的空间型在南半球副热带差异较大,WP区为很弱的顺时针环流,而CP区为逆时针环流。
2个区域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见图4c)相关性也较高,尤其是峰期非常一致,同期相关系数为0.54,远超99%信度。
2个区域第二模态对气候态Hadley环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第二模态正(负)位相时将加强(削弱)5°N~15°N两区Hadley环流的上升运动。考虑到2个区域Hadley环流在5°N~15°N基本上为上升区,因此当第二模态正(负)位相时将加强(削弱)2个区域的Hadley环流。所以WP区和CP区Hadley环流年际异常的特点是2个区域的第一模态是相反的环流,时间系数十分一致;2个区域的第二模态是基本相同的环流,时间系数也较相似。因此可以设想,若将2个区域合在一起,Hadley环流年际异常的空间主要特征可能就类似2个区域较一致的第二模态异常分布型;2个区域第一模态之和,因为相互抵消,合区后可能会成为次要特征。时间系数可能分别与第二模态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接近。
选取西中太平洋区域(100°E~150°W,60°S~60°N,记作WCP),即WCP区=WP区+CP区+区域(140°E~170°E,60°S~60°N)。图5和图6给出了 WCP区质量流函数年际异常的EOF分解结果,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分别为39.6%和32.8%。
图4 同图3但为第二模态Fig.4 Same as Fig.3 but for Mode 2
图5a给出的是WCP区的第一模态,图5b是WP区和CP区的第二模态之和,可以看出,图5a、b相似度很高;图5c分别给出了图5a的时间系数(黑线)和WP区和CP区第二模态的平均时间系数(红线),两者几乎重合。
图6a给出的是WCP区的第二模态,图6b是WP区和CP区的第一模态之和,可以看出,图6a、b也有较好的相似度;图6c分别给出了图6a的时间系数(黑线)和图6b的时间系数(红线),两者也非常一致。
图5 WCP区域年际分量第一模态空间分布(a),WP区和CP区第二模态平均的空间分布之和(b)及相应的时间系数(c)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mode1of WCP interannual variation(a),sum of mode2of WP and CP area(b)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mode1of WCP(black)and average of mode 2of WP and CP area(c)
图6 WCP区域第二模态空间分布(a),WP区和CP区第一模态空间分布之和(b)及相应的时间系数(c)Fig.6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mode 2of WCP interannual variation(a),sum of mode1of WP and CP area(b)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mode2of WCP(black)and average of mode1of WP and CP area(c)
总结上述结果,西中太平洋区域(WCP区)的Hadley环流年际异常的特点,一是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各有相反的Hadley环流对,西(中)太的Hadley环流对范围宽(窄),强度弱(强);随时间变化可用 WCP区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见图6c中黑线)表示。另一特点是有全区统一的跨赤道Hadley环流,主要上升(下沉)区发生在5°N~15°N区间,;随时间变化是 WCP区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见图5c中黑线)。
5 西中太平洋Hadley环流与ENSO的关系
ENSO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中最显著的年际变化信号,那么Hadley环流的年际变化与ENSO有何联系呢?图7给出了WCP区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及Nio3.4指数。可以看出,第二模态(相当于WP和CP区域的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与Nio3.4指数极为一致,说明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相反的Hadley环流异常与ENSO关系密切;WCP区第一模态(相当于WP和CP区域的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与Nio3.4指数没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可以发现在几次较强El Nio事件的发展(衰减)期,发生了第一模态的正(负)值峰值,例如1972—1973、1982—1983、1986—1987、1997—1998和2009—2010年等。
图7 WCP区域第一模态(蓝虚线)和第二模态(黑实线)时间系数及Nino3.4指数(红实线)Fig.7 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mode1(blue dashed line)and mode2(black solid line)of WCP interannual variation and Nio3.4index(red solid line)
图8 WCP区域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及Nio3.4指数相互的时滞相关Fig.8 Lead-la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mode1& Nio3.4(blue),mode2& Nio3.4(purple)and mode1&mode2(black)
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是驱动异常Hadley环流的重要因素,而且异常Hadley环流中心一般位于400hPa以上的高度,可知深对流潜热加热是主要机制,所以应主要关注暖池区和热带辐合带(ITCZ)区域的SSTa。图9给出了WCP区域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对400hPa垂直速度异常和SSTa的回归场。
图9 WCP区域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对400hPa垂直速度异常和SSTa的回归场Fig.9 Regression of vertical velocity at 400hPa and SSTa by mode2time series of WCP area interannual variation
图10给出了WCP区域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对400hPa垂直速度异常和SSTa的回归场。
图10b显示西中太平洋热带SSTa分布主要表现在5°N~15°N(ITCZ区)的正异常,对应着400hPa的上升运动,也是中心偏西于SSTa中心(见图10a)。
图10 WCP区域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对400hPa垂直运动和SSTa的回归场Fig.10 Regression of vertical velocity at 400hPa and SSTa by mode1time series of WCP area interannual variation
6 结论
本文分析了局域Hadley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和讨论如下:
(1)局域Hadley环流年际变化的最强信号位于西中太平洋区(约在100°E~150°W之间),并且西太平洋与中太平洋的异常Hadley环流反号,因此又将西中太平洋区分为西太平洋区(WP,100°E~140°E)和中太平洋区(CP,170°E~150°W)。WP区和 CP区质量流函数年际异常的EOF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都是60%和20%左右。2个区域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十分一致,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相关性也远超99%信度。
(2)WP区第一模态的显著特点是20°S~20°N为异常下沉,是南北跨度大的负Hadley环流;CP区第一模态的空间特点是10°S~10°N为较强异常上升,是南北跨度较小,但强度较强的正Hadley环流,2个区域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基本一致,与Nio3.4指数相关系数高达0.85。WP区和CP区第二模态的共同特点是在5°N~15°N都为上升运动,但在副热带差异较大,2个区域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相关系数达到0.54,但与Nio3.4指数同期相关系数很低。所以,WP区和CP区异常Hadley环流的第一模态在赤道区符号相反,而第二模态的主要差异是在副热带。
(3)将整个西中太平洋区(WCP,100°E~150°W)的Hadley环流质量流函数年际异常做EOF分解,结果表明,第一模态对应着西中太平洋区一致型,即与 WP区和CP区的第二模态之和很相似;第二模态对应着西中太平洋区相反型,即与WP区和CP区的第一模态之和很相似。说明WP区和CP区的异常Hadley环流模态可以线性叠加,而时间系数不变,从而证实了两区EOF分解的合理性。
(4)西中太平洋有两类SSTa,通过其上的深对流潜热加热驱动异常Hadley环流:El Nio型驱动了 WP区和CP区赤道区符号相反的第一模态异常环流型;ITCZ型驱动了WP区和CP区5°N~15°N区符号一致的第二模态异常环流型。超前滞后相关系数分析表明,SSTa和异常Hadley环流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1]Hadley G.Concerning the cause of the general trade-winds[J].Phil Trans Roy Soc,1935,39:58-62.
[2]叶笃正,邓根云.1950年平均经圈环流与角动量的平衡[J].气象学报,1956,27(4):307-322.
[3]Oort A H,Peixoto J P.Global angular momentum and energy balance requirements from observations[J].Advance in Geophysics,1983,25:355-490.
[4]Chang E K M.The influence of Hadley Circulation intensity changes on extra tropical climate in an idealized model[J].J Atmos Sci,1995,52:2006-2024.
[5]Hurrell J W.Influence of variation in extratropical wintertime teleconnections on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J].Geophys Res Lett,1996,23:665-668.
[6]Oort A H,Rasmusson E M.On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the month-ly mean meridional circulation[J].Mon Wea Rev,1970,98:423-442.
[7]Newell R E,Kidson J W,Vincent D G,et al.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and interactions with extra tropical latitudes[s.l.]:The MTI Pres,1972:258.
[8]Dima I M,Wallace J M.On the seasonality of the Hadley cell[J].J Atmo Sci,2003,60:1522-1527.
[9]Oort A H,Yienger J J.Observe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Hadley circulation and its connection to ENSO[J].J Climate,1996,9:2751-2767.
[10]周波涛,王会军.Hadley环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温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6,49:1271-1278.
[11]马杰,李建平.冬季北半球Hadley环流圈的增强及其与ENSO的关系[J].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1):1524-1531.
[12]冯然,李建平,王金成.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主导模态及其变率[J].大气科学,2011,35(2):201-216.
[13]Feng J,Li J P,Xie F.Long-term variation of the principal mode of boreal spring Hadley circulation linked to SST over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J].J Climate,2013,26:532-544.
[14]Feng J,Li J P.Contrasting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ENSO on the boreal spring Hadley circulation[J].J Climate,2013,26:4773-4789.
[15]陈月娟,简俊,张弘,等.1961~1997年110°E~140°E垂直经圈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变化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1,25(1):79-88.
[16]陈月娟,周任君,简俊.东亚夏季风环流与ENSO循环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2,21(6):537-545.
[17]Wang C.Atmosphere circulation cells associated with the 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J].J Climate,2002,15:399-419.
[18]秦育婧,王盘兴.局域Hadley环流及其与太平洋SST异常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2010,26(2):138-146
[19]Kalnay E,Kanamitsu M,Kistler R,et al.The NCEP/NCAR 40-year reanalysis project[J].Bull Amer Meteor Soc,1996,77:437-472.
[20]Smith T M,Reynolds R W.Improved extended reconstruction of SST(1854-1997)[J].J Climate,2004,17(12):2466-2477.
[21]王盘兴.垂直低分辨率GCM模式大气平均经圈环流的诊断[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17:200-204.
[22]Gong X Q,Wang Q,Liu Y L.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Pacific SST anomaly[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DOI:10.1007/s11802-014-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