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女性意识

2014-12-01边丽君

文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狄金森艾米丽

边丽君

内容摘要: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奇特的意象而闻名世界。本文拟从生态女性的角度来解读她的诗歌,旨在探究诗歌文字下隐藏的生态女性意识。

关键词:生态女性 艾米丽·狄金森 生态女性主义

一.生态女性理论

在1974年,法国的一位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在其代表作《女性主义·毁灭》中,正式提出“生态女性主义”一词,她希望使人们注意到:要想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要加入女性的视角。她还指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重要的联系,要想改变女性的地位,就需要依赖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反对各种形式的统治与压迫,把对妇女的解放和对自然的解放一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号召妇女起来领导这场生态革命,并预言这场革命将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关系,以及男女之间的新关系。”生态女性主义发展到现在,以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看法为准绳来划分出以下几个流派:精神生态女性主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自由生态女性主义、激进生态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社会建构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生态女性主义等。这些不同的生态女性主义派别从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关注了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且用加强和削弱二者联系的方式来把解决生态危机和性别歧视作为他们奋斗的最终目标。尽管生态女性主义的各个流派在关于上述问题的看法上不能完全相同,归于统一,但都以保护自然和女性为目标,致力于改善不堪重负破坏严重生态系统,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生态女性主义,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直白地看出,是由“生态”和“女性”两个方面的思想融合而成的,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但这并不代表生态女性主义是把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女性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是两种思想的升华。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和自然受压迫的形式是同种同类甚而相同的。造成这种等级划分以及歧视的根源是父权制世界观,以及西方国家的早已根深蒂固的二元论思维方式。要想最终地保护自然和解放女性,就要推翻大山一般的父权制,并且毫不犹豫的彻底抛弃精神物质的二元论思维方式。

卡洛琳·麦茜特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下形成的现代科学,普卢姆伍德则深刻地批判了西方社会传统的理性主义中的二元论和工具理性。生态女性主义是批判了整个二元论思维体系,指出其理论的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否定了其判别自然和女性低于男性的根本论点,而不是持二元论者认为的为弱势的一方申辩哭诉呐喊鸣不平。

生态女性主义是要建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系统,而不仅仅是女性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个伟大的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某一事物只有在与周围事物发生联系时才是自身,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事物是不存在也不会出现的。所以,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人类本身。生态女性主义旨在建立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大环境。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自然去孤立的存在。这是不可能也不会实现的。人类越是破坏、污染环境,环境也就越脆弱,生存条件下降的人类反而会更依赖环境,所以人是自然中的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同时人类更不能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施加破坏,这是极其短视的行为。

二.艾米丽·狄金森的女性主义

一些评论家认为狄金森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来源于对宗教的反叛。他们认为这体现在狄金森的宗教诗歌中。她质疑了基督教中关于“原罪”的教义,这无疑是对宗教的挑战。她认识到,千百年来教徒崇拜的上帝乃是男性,教徒对上帝的崇拜,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男性美的颂扬。因此她反叛上帝,也意味着在她身上女性意识的萌芽。

狄金森终生未嫁,这与她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在她的爱情诗中不乏痛苦和失意之情,但她始终是追求爱情的。她的爱情诗蕴含着充沛的情感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比喻新颖、意象奇特、文字通俗,展示了琳琅满目的爱情生活画面,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意识。她的《我一直在爱》就如向世人发出的一篇爱的宣言:“我一直在爱/我可以向你证明/…我将永远爱下去/也可以向你论证/爱就是生命/生命有不朽的特征”。作为一个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单身未婚女子,可以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之情,足见其伟大之处。

她的《我是妻子——我已经完成使命》是一首表现女性地位意识觉醒的代表作,这首诗的结尾是“Im ‘wife!Stop Here! ”,将狄金森对社会上对女性角色的不正当定位的讽刺表达的淋漓尽致。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意思很清晰,那就是女性要意识到自身在婚姻的地位,不能做丈夫的附庸,依靠丈夫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方式。狄金森就以自己为榜样,带头示范,终生未嫁,摆脱了婚姻的牢笼。狄金森的生活方式很能体现她的女性独立意识。她自1859年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想法之后,就慢慢地足不出户、闭门谢客,除了家人,与书为伴。即便如此,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家庭琐事占据这位女诗人很多时间,她每天用来写诗的时间都是她挤出来的。可以想象1800多首是在何种每日忙碌的情况下写出来的,狄金森为之付出了多少血汗,倾注了多少心血。她选择单身隐居的生活,不仅成就了她的诗歌艺术,更能体现她身上反叛父权制社会的自主独立的女性主义意识。正因为她终其一生对诗歌的热爱,造就了日后人们对她高度的赞誉,她的光芒甚至掩盖了惠特曼。

女性主体意识所经历的是一个漫长的、超越传统、完善自我的过程,女性主义先驱者的经历都引发了人们对消除父权思想,抵制二元论的深入的思考。如果说,美国在19世纪诗歌的领域是以惠特曼为标记,促进了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同样的是,以狄金森为标界,开启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狄金森之后经过千万女性主义者的努力,女权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这还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还需要广大女性主义者继续奔走呼吁,为女性独立不断奋斗。

三.狄金森的自然诗与生态意识

从艾米丽·狄金森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可见她身为一名女性诗人的哲学观。她对自然的认识与19世纪的男性诗人的看法不尽相同。对她来说,自然既不是以循循善诱的教诲者的身份出现在她眼中,也不是为人寻求神性的根源所在。她是对自然的本身感兴趣,对她耳目所及的四周,都能细心观察,深刻认识。因此她穷期一生致力于精确描绘出自然的现象、以及她对自然的感知和了解。她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虽然人们可以凭借诗的创作来模仿自然,但却无法实在地拥有自然。endprint

在艾米丽·狄金森将近1800首诗歌之中,涉及自然主题的有五百多首,其主题包括田园、山水、小动物、季节天体等。狄金森通常在她的诗歌中把自然拟人化了。她把自然比作“最温柔的母亲”,还把自然刻画成是“豪侠的”、“慈善的”和“公正的”,但是,她又把自然描述成“残酷恐怖的杀手”。可见,对于诗人来说,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诗人往往因自己的情感变化,喜怒哀乐,对自然褒贬不一。正因为这样,在诗人的笔下,自然也就具备了各种情感。如《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就完整的体现了自然的情感特征: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它不知道我看见了它;

它把一条蚯蚓啄成两段

接着把这家伙活活吃掉。

然后它喝了一滴露水

从一片就近的草叶上,

又侧身跳到路边的墙下

让一只甲虫通过。

狄金森的诗歌表明她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人类与自然中的其他存在是平等的。这种描述方式打破了人类主体中心论,让自以为是万物之首的人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并不是宇宙间完美的存在,更不可能会是宇宙万物的至高主宰。灵动的自然才是我们仁慈的母亲,她给了我们生命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我们要出于对母亲的爱,爱护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这些自然诗都表达了狄金森对人与自然关系生态观点。人可以在大自然温柔的臂膀中得到快乐,也可以在大自然冷酷的逆境中成长。因此,在狄金森的诗作中,无论是花木走兽,还是日出月升,无论是四季更替,还是风雨冰雪,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都是她长期关注的对象,都是她作诗的灵感之源。狄金森以自身为示范,走进自然的怀抱之中,感受自然的情绪万千,去读,去写,去唱,用如椽之笔将自然的喜怒哀乐诉诸纸上,引领读者去代入、感受自然,这就是她生态意识的集中体现。

狄金森在诗歌中同时提高女性和自然的地位,追求女性与自然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她在诗歌中体现的生态女性理念是:人并不是万物主宰,要认识到自然的存在和价值,人类要平等的看待自然和女性,只有自然与女性的地位上升、平等了,人与自然才会真正和谐。

参考文献

[1]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艾米丽·狄金森.狄金森诗选[M].江枫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McNaughton, R. F.The Imagery of Emily Dickinson [M].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T 1949: 35.

[5]Aiken,C."Emily Dickinson" [J].Bookman,1924,(8):11-12.

[6]Bingham,M.T. Ancestors,Brocades: The Literary Discovery of Emily Dickinson[M].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orporation,1945:12.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女性主义狄金森艾米丽
你穿得真好看
如果回忆即遗忘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今夕何夕
如果想起就是忘记
莱辛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