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双板块教学新探
2014-12-01郑永
郑永
内容摘要:在《我的母亲》教学过程中,尝试选择情境教学法,迁移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将文本内容切换为两个板块进行教学,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能力,从而将知识性学习和感情交际能力融为一体。
关键词:情感体验 阅读 板块教学
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情感,关于母爱的话题有着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我动员学生课前上网搜选背景资料,将学生分成小组,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歌颂母亲的文章,在课前交流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这个“做中学”的活动将研究性学习和预习进行整合,同时加强了文本与学生情感的联系。
课堂第一板块的主旋律是“谈情”。
第一板块是“参读导学”。在导入时,我抓住中职生内心对母爱的共鸣,以自谈我的母亲的小活动导入课文。这篇课文的德育定位首先在情感教育,学生在真切的触动中才会产生心灵的颤栗。
接下来,各组展示相关网络资料,交流体会文章背景,梳理文章的生疏字词。我进行适当补充归纳。在学生溢于言表的成就感中,我们共同达到了第一模块的教学目的。
“教问渲染”模块是第一板块的重点,包括理清思路、设计问题、触及内心三个逐步提高的学习层次。因此,理清思路,梳理文意之后,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是“谈情”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果断舍弃对文章第一部分的详读,而将文章的其余部分作为学习的重点。阅读讲授时选用阎维文老师的《母亲》做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聆听中感知亲情,在喃喃自语中把握母亲的品性特征。其中,打破常规的是,我从文章的结尾段逆向而行,设计出一连串问题将学生常规的学习方式加以颠倒,将中职生竭尽干涸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最大力度的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文本阅读中完成对问题答案的寻找,在脑海中摹画出一位善良而又刚强的母亲形象。爱因斯坦有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要,因此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问,大胆比较,将胡适笔下的母亲形象进一步聚焦。自然而然的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提上台面进行适当的延伸讨论,学生由此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趣味。
接下来,我从学生的体验入手,继续深化学习效果,组织“一句话品析”的活动,说说哪些事例、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在互动中我进行“想一想”“说一说”的追问,比如,将母亲对大哥的宽容改为严厉训斥好不好?有了对比,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起点,从被动变为主动,容易体会到母亲的忍辱负重给这个大家庭带来的安定与祥和。再比如,将对五叔诬陷的刚气和对大哥的宽容做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出母亲的坚毅和原则性,让母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逐渐的真实丰满起来。这些问题,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入手,通过朴素的认知,探知到母亲的伟大品质和对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读出作品的神韵与内涵,我选用二篇关于母亲的名作作为课堂辅助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作家笔下母亲共通的精神特质。
进入课堂的第二板块,主旋律是“说爱”。
“研读品味”作为第一板块重在将课文中饱蘸作者感情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加以分析体会,局部揣摩,品味词语的分寸感,深入体会胡适母亲平凡中之伟大,伟大中之用心良苦,也更突出了“说爱”这一教学重点。例如“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混”字将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后面的“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做对比,引导学生明晰胡适谦谦君子的风度完全是受到母亲的教益;又如“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好脾气”当时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这一系列假设的运用却更加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也更进一步说明了母亲对胡适言传身教的巨大影响。
接下来,我就从爱的定义入手,引导学生明晰爱的真谛。一味的纵容不是爱,盲目的呵护不是爱。引例如今沸沸扬扬的李双江育子名言:“孩子总归学不坏,打,舍不得,劝说,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正误辨析,年轻人对娱乐圈是敏锐的,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泼多变的思维空间,因此学生在昂扬的学习热情中完成了第一模块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拓展延伸”模块中,我布置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时间穿越,回到20世纪初的安徽绩溪胡氏家庭,以作者的口吻在胡适母亲最为难的几个场景中为她说上几句话,帮她解决困窘的局面。然后我们再回到现实,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爱之深·情之切的话,让她知道你也深深爱着她。上述方法打破了以往有限的课堂评价的单一模式,进一步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评价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