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4-12-01肖红胜韩建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神经病传导神经

肖红胜,韩建新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内二科,武汉 4302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并发症,体内血糖过高是导致此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报道显示,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并发率可高达24%[1]。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认为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代谢紊乱、血管受损、氧化应激等都是该病的致病因子[2]。目前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促进了该类疾病的治疗[3]。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中男58例,女38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 (55.2±6.4)岁;糖尿病病史3~12年,平均病程(6.4±1.6)年,临床表现为四肢持续性疼痛、四肢感觉出现障碍、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病程(2.8±1.2)年,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无其他严重的内分泌疾病和精神疾病,无药物过敏史,上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患者经询问确定为糖尿病后患病;主要症状为四肢感觉运动异常,以下肢为主;神经生理和系统检查至少2项异常;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1.3 临床治疗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控制血糖治疗,主要包括运动、饮食和药物等措施,在给予运动和饮食指导的同时,给予胰岛素来控制患者的病情,待所有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后进行对比性研究。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口服维生素B1、B6 20 mg/次,每日3次;同时服用甲钴胺0.5 mg/次,每日3次;观察组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汤:丹参25 g,黄芪30 g,川芎 15 g,当归 15 g,鸡血藤 25 g,地龙 10 g,水蛭 10 g,赤芍 15 g,五味子 10 g,山药 10 g,川牛膝15 g,甘草5 g,用水煎熬1剂服用,分2次服用,共治疗1个月。2组在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和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避免低血糖以协助治疗。

1.4 疗效评定

应用肌电图仪对2组治疗前后肢体优势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进行测量记录,并将其作为分析数据。本研究采取的疗效标准:显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肌腱反射和深浅感觉基本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或增加超过5m/s;有效:自觉症状显著改善,肌腱反射改善明显但未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增长2-5m/s;无效:自觉症状未见改善。肌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资料以t和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表1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肢体优势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明显好于治疗前,且该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改善程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m/s,±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m/s,±s)

组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 正中神经、例数 正中神经、别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8 40.96±6.24 42.94±6.48 31.78±1.68 35.62±2.72观察组 48 40.84±5.98 46.08±5.98 31.68±1.62 39.54±2.94 t 0.101 2.594 0.312 6.980 P 0.920 0.012 0.756 <0.010

2.2 2组的疗效比较

表2显示,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根据疗效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内分泌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四肢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该并发症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多重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该病的主要机理[5],其中糖代谢紊乱是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选取的96例患者均是在患有糖尿病后出现神经病变的,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往往高于正常值,血糖升高可能激活多元醇通路,使还原型辅酶的消耗增加,减少了谷胱甘肽和NO的合成,最终引起血流量不足和自由基的增加,造成神经损伤。另外,糖尿病患者此间的氧化刺激较多,体内神经组织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多会处于缺乏状态,这是导致神经病变的另一重要原因[6]。目前西药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部分患者的治疗仍然不佳[7]。多数临床报道指出中西医结合疗法大大促进了该疾病的康复。

本研究针对96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分别是单用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可以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神经病变导致的四肢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单用西药治疗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接受治疗后得到显著提高。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对2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临床结果均可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有效性。应当指出,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首先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主要措施包括饮食、运动和降血糖治疗等,由此来保证后续治疗的成功率[8]。本次治疗中所用的西药主要包括维生素B1、B6以及甲钴胺,采取的方式均为口服,上述药物均是临床常用的神经损伤修复药物。甲钴胺是内源性辅酶,动物试验表明该成分可参与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其作用是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恢复诱导电位,从而达到改善神经病变的目的[9]。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均属于神经损伤修复药物,对患者末梢神经的修复具有促进效果。结果显示,单用维生素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33%,仍有多数患者对此种方案不敏感,部分患者对口服维生素的吸收率较低,因此治疗效果不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活血通络汤辨证治疗,此证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分析认为血行不畅是该病的主要诱因。活血通络汤的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黄芪可固表补气、利水退肿,丹参可理气止痛、活血化瘀,鸡血藤、地龙、赤芍、水蛭、当归等均可活血化瘀,显著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流,促进神经的微循环。五味子、山药可降糖滋阴,方剂中的川牛膝还可强筋壮骨,用甘草调和各成分则可达到标本兼治之功[10]。用药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不仅利于症状的恢复,而且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且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李新安,侯建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116-118.

[2]王成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药物治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91-92.

[3]薛俊,胡锋,华文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28-2230.

[4]徐红梅,滕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3):24-26.

[5]李新安,侯建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116-118.

[6]任晶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7-18.

[7]蔡斌.针灸结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170.

[8]徐荷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7):110-111.

[9]王岭,张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1):974-975.

[10]庄义昭.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65-66.

猜你喜欢

神经病传导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