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注射治疗重症闭塞性下肢动脉硬化症42例
2014-11-30彭水先张晓杉
彭水先,张晓杉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 荆州434000)
胡萍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湖北 荆州434000)
彭晨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 荆州434000)
周围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动脉疾病,上肢动脉受累少见,临床以闭塞性下肢动脉硬化症(PAD)多见。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PAD无症状人群总体发病率为3%~10%,其中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5%~20%[1-3]。有间歇性跛行症状者的发病率,从40岁人群的3%上升到60岁人群的6%[4]。PA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最终截肢甚至死亡。PAD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重症PAD患者的药物治疗途径通常需要静脉给药,但疗效常常不佳。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13年3月,采用股动脉内注射局部给药方法治疗下肢重症PAD86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共选择86例患者,经临床症状和体征、静息踝肱指数(ABI)测定、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部分行股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PAD,病人至少一侧下肢有静息痛,部分有组织溃疡、坏疽(Rutherf ord分类为4~6级,ABI<0.50)。部分患者为双侧股动脉病变。病人疼痛最重下肢的动脉病变最重处位于腹股沟韧带以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平均62~76岁,平均71.5岁,确诊PAD 1d~11年,其中患糖尿病者32例。观察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平均60~77岁,平均72岁,确诊PAD 1d~9年,其中患糖尿病者33例。所有患者均无前街腺素E1、西洛他唑、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禁忌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观测肢体静息ABI值差异(见表1)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西洛他唑100 mg,bid;阿司匹林0.1g,qd;低分子肝素5000u,bid,皮下注射,连续7d。同时给予他汀类调脂药。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压高者,口服降血压药控制血压。嘱患者戒烟。合并患肢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疼痛明显加重时临时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止痛。对照组先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尿激酶稀释液(尿激酶40万u+ 生理盐水100 ml),30 min静滴完,1次/d,连续4d。随后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稀释液(前列腺素E1 100μg+ 生理盐水50 ml),3h注射完,1次/d,连续10d。观察组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规格型号:0.7×25 T WLB)行疼痛最重下肢股动脉穿刺。穿刺针与皮肤的进针角度根据股动脉穿刺处皮下脂肪厚度而定。穿刺成功后,术者用左手固定针头。助手推注药液过程中不时抽回血,保证针头在血管内。先推注尿激酶稀释液(尿激酶40万u+生理盐水20 ml),5 min注射完。推注完毕后不拔针头,尾管连接另一盛有前列腺素E1稀释液的注射器(前列腺素E1 100μg+ 生理盐水20 ml)缓慢推注,1次/d,5 min注射完,。每次注射完毕,拔出穿刺针,压迫5 min,无需加压包扎。连续穿刺给药4d。第5天开始改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稀释液(前列腺素E1 100μg+ 生理盐水50 ml),3h注射完,1次/d,再继续6d。
1.2.2 观察指标 两组病人于治疗前、治疗10d分别测量双下肢静息ABI值(ABI测量采用日本Colin公司研制的动脉硬化检测仪VP-2000/100,BP-203RPEⅡ型)。治疗前所测下肢最小静息ABI值与疼痛最重侧肢体静息ABI值常常一致。如不一致,则以疼痛最重下肢静息ABI值为观测指标。②临床表现变化。将两组疼痛最重下肢定义为观测肢体。治疗10d后评估疗效,疗效标准以观测肢体静息痛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减轻为有效,明显减轻或消失为显效。有效和显效合称为总有效。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观测肢体静息ABI值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观测肢体静息A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两组患者观测肢体静息ABI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I值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在推注药物过程中,所有患者的观测肢体皮肤立刻转红,皮温立刻增加。部分患者1~2d后静息痛减轻,4d后观察,部分患者该下肢静息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对照组患者上述变化小或不明显。10d后评估,观察组多数患者的观测肢体疼痛进一步转好,对照组部分患者的观测肢体疼痛也有所转好。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35.71%、11.36%(P<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45.45%(P<0.05),见表2。
无1例股动脉穿刺局部发生皮下血肿和药物注入皮下,亦无注射时药物导致的肢体疼痛。
表2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PAD发病机理复杂,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原因。粥样斑块稳定时,其斑块变化缓慢,多年变化不明显,或管腔逐渐变窄,甚至闭塞。闭塞性病变常呈节段性和多平面性。远段病变处因血压低易血栓形成,导致疼痛、坏疽。慢性单一血管段闭塞常有丰富侧枝循环形成。如果侧支循环的发展和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进展保持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没有变化或者有短暂肢体严重缺血,随着侧支循环的发展而逐渐缓解。如果粥样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或斑块内出血,局部胶原暴露,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也可因下肢动脉栓塞,侧支循环没有充足的时间代偿可导致肢体剧烈疼痛,甚至坏疽。其严重临床症状多由血栓形成引起。
重症PAD首选腔内治疗(包括导管药物溶栓、球囊扩张术+支架术)和外科手术治疗。对无症状的PAD患者和轻度跛行患者的治疗策略主要为改善危险因素、下肢功能锻炼和全身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因患肢动脉血栓形成引起下肢急性缺血,这群患者除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选择动脉内药物溶栓。部分慢性严重下肢缺血(CLI)的PAD患者,由于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下肢动脉远端流出道条件差和下肢坏死感染而无法进行球囊扩张术+支架术以及外科手术等血运重建方法[5]。还有部分患者拒绝接受血运重建手术。介入治疗或外科血运重建术前为缓解病变肢体疼痛,药物治疗也是围手术期的准备之一。所以,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PAD患者需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全身给药和股动脉穿刺局部给药两种方法。对症状不明显和轻度间歇性跛行患者,主要行全身给药治疗。不论PAD病变程度如何,无论何种治疗方法,控制危险因素、抗栓治疗、调脂治疗是基础治疗。对有症状的患者可加用特殊药物治疗。西洛他唑口服100 mg对血小板体外聚集的抑制较相应量阿司匹林强7~78倍,对慢性动脉闭塞患者,可改善侧枝循环,增加足、腓肠肌部位的组织血流量,下肢血压指数上升,皮肤血流增加及四肢皮温升高,并改善间歇跛行。阿司匹林和肝素有抗栓作用。前列腺素E1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生成、动脉粥样脂质斑块形成及免疫复合物的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血压,改善侧枝循环。尿激酶有溶解血栓的作用,其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且有剂量相关性。本研究两组病例均应用了前列腺素E1和尿激酶。所不同的是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给药,观察组采用股动脉穿刺推注给药。用静脉给药方法,其病变部位药物浓度低,疗效有限。采用穿刺动脉局部给药,其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高,疗效好。虽然两组治疗均有效,各组治疗前后疼痛都有不同程度缓解,静息ABI都有所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疗效更好。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静息ABI增加、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我们使用的是细小静脉输液针,对动脉损伤小,无1例出现局部血肿。其带硅胶尾管便于助手更换注射器时不会导致穿刺针移动,故无1例发生药物注入皮下。注射前列腺素E1时感下肢轻度发热,无肢体疼痛副作用。所以,对于最重病变位于腹股沟韧带以下的PAD患者,股动脉穿刺局部给药疗效优于静脉全身给药。用带硅胶尾管的静脉穿刺针穿刺给药,穿刺局部并发症少。
[1]Criqui MH,Fr onck A,Barrett-Connor E,et al.The prevalence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a defined population [J].Circulation,1985,71:510-551.
[2]Hiatt WR,Hoag S,Ha mman RF.Effec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on the prevalence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The San Luis Valley Diabetes Study [J].Circulation,1995,91:1472-1479.
[3]Selvin E,Erlinger TP.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results fr o m the National Healt h and Nutrition Exa mination Sur vey 1999-2000 [J].Circulation,2004,110:738-743.
[4]Norgren L,Hiatt WR,Dor mandy JA,et al.Inter-Society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n 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TASCⅡ)[J].J Vasc Surg,2007,33:S5 A-S67 A.
[5]符伟国,刘震杰 .再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策略—基于TASCⅡPAD的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1(2):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