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知识品味”
2014-11-29夏峰平
夏峰平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强调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生活内容引入课堂,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能引导学生领悟生活意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生活化归根结底只是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途径而非终点,如何让课堂充满生活味的同时彰显“知识品味”,是当下生活化教学值得进一步探究的一个问题。
一、何谓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知识品味”
品味一词出自《礼记·少仪》之中,“问品味,曰:子亟食於某乎”。品是品尝,味是味道,合起来就是品尝味道的意思,原用于生活品味。“知识品味”,当然不同于生活品味,因为了解了知识未必能品到其中滋味。因此,生活化教学之所以不同于讲故事、说大书,就是从学科本身应具有的“知识品味”而言的,即生活化教学能启发学生思考,使之掌握的知识能形成构架体系、突显理论逻辑、富有文化韵味等等。“知识品味”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相互交融、统一整体的维度来考量。
(一)知识理性
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和感性相对应。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经指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因此,知识理性亦和知识感性相对应,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和改造,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属于认识高级阶段的产物。
(二)逻辑规律
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有些属于事实判断,有些属于价值判断,有些需要记忆获得,有些又需要实践体验才能巩固,因此,具有“知识品味”的教学过程应该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教材知识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以达成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提升思想境界相统一的目的。
(三)实践价值
学习知识是为了懂得知识,但更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因此,具有“知识品味”的课堂应该尽量减少学生所学知识的浪费或积压,增加知识在学生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机会,以充分显现知识的实践价值。
课堂的“知识品味”不同于知识本身,更不同于生活本身。从内容上看,“知识品味”应是包含知识精粹的思维流,具有引发学生升华思想感情、愉悦身心的功能。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理解为学生知识理解力、鉴赏力的提高,学科思维趋向严谨,以及课堂知识的探究、鉴赏和共享氛围的浓厚,等等。
二、提升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知识品味”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知识实际运用的弊端,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把知识教学放置在生活大背景下,让学生切身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又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把联系生活作为唯一方法,过分注重生活现象的呈现,淡化了对知识内涵形成过程的研究,导致学生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不能把生活现象提升到理性知识高度。因此,在生活化大背景下,政治课堂重新审视其学科本身的“知识品味”很必要。
(一)喧嚣中留沉静 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追寻
政治学科内容涉及面广,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紧密,能运用于教学的素材和资源非常多,形成“热闹”的课堂并非难事。但由于缺少对生活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无法满足典型、精练、激趣、造疑、引领的要求,故而不能上升到“知识品味”高度。然而,提高课堂“知识品味”不可或缺,因为提高课堂“知识品味”才能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喧嚣中留沉静,为学生的思维搭建必要的“台阶”和“脚手架”,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追寻,从而让教学与真实、复杂的社会生活得以全面沟通、对接,使真实的生活在教学中得以升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转换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主动探究,实现从掌握知识到提升能力、从认知事物到判断价值的质的飞跃。
(二)零碎中寻整合 提高课堂知识本身的感召力
课堂不仅要将学生拉入典型的生活场景中,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身临其境地思索问题的欲望,外显为历经思考、提问、交流和再思考等流程。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引入的生活素材大都为“场景”而非“情境”。场景是指某种场合的情景,情境则是场景和境地的结合。情境包含场景,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并在场景中展开、生成。课堂中仅仅将一个个散落的场景拿来就用是不可取的,必须对这些场景有一个加工、整理和再创造的过程,从中产生一个个能激发学生兴趣、投入关注和积极活动的“情”,能引导学生浸润于其中进行探索、思考和发现的“境”。在“知识品味”要求下创设的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认知冲突,具有知识的感召力,吸引学生持续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来,达成目的。
(三)平凡中求卓越 形成反思与再学习惯性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海无涯,永无止境。平庸的教师给孩子奉送真理,而优秀的教师却让孩子发现真理。提升课堂“知识品味”就需要教师不断发现自身问题,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识和思考,更要积极展开对教学的反思,更新知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再学习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转变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反思与再学习惯性,调动起学习的激情,让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三、提升政治课教学“知识品味”的实践策略
知识,需要回归生活,但我们不能走入“生活化”的误区。生活,不是知识时髦的“外衣”,更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误导”。在现实教学中,缺乏生活的支撑,只会造就知识的空谈,而浓重的知识痕迹则会抹去生活的真实色彩。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感受知识的力量,因此,笔者认为,提升政治课教学的“知识品味”应当从提炼生活开始,以回归实践为归宿。
(一)提炼生活原味 回归学科知识理性
知识是工具,生活是对象,知识是用来解释生活的,而不应该用生活来解释知识。因此,提炼生活、回归理性是提升课堂“知识品味”的第一步。
1.洞察生活、解构教材,缝合生活知识和学科知识的裂痕
教材作为学科知识的一种有效载体,经过“科学化”的加工以后,生活的味道在其中已经退居到了幕后。在我们处理和组织教材时,应当以知识理性为方向,让教材知识再次鲜活起来,这里的鲜活,不是生活素材的呈现和堆积,而应该是寻找知识本身的内在理性,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顾知识本身的内在隐性联系,急功近利地将生活和知识“拉郎配”只能导致知识教学的庸俗化,真正回归学科知识的理性应当是冷静而又严肃的,教师应当具有相当高的知识素养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能在生活问题和知识理性之间游刃有余地展开本质归纳和形式转换。
2.深入文本、增强对话,走出文本圣化和活动过场的迷航
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既有显性和直接的,也有隐性和内在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很多知识都具有隐性和内在的特点。对于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显性和直接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但是对于具有隐性和内在联系的知识,它可能远离生活,因此要从知识内部引入,哲学上有个词叫“对话”,心理学上叫“同化”,一堂政治课能否回归知识理性,能否有“政治味”,能否焕发出知识理性的光芒和“鲜活”,主要是看学生、教师与知识三者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对话”和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
基于以上两点,在讲授《政治生活》我国政党制度这一知识时,我们应当让学生与历史与教材充分展开对话,回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以此展开党的地位的确立,党的阶级性、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等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才能诞生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吸引人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二)尊重学生认知 遵循教学逻辑规律
课堂有自身的教学规律,也有其教育规律,因此,找寻政治课的“知识品味”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也应该重视教育规律,做到尊重学生认知基础上两者的和谐统一。
1.坚持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统一的规律
人的认识是有规律的,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认识事物一般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展开,也就是“事物是什么”“为什么事物呈现这种状态”“以后事物会怎么去发展”的规律来逐步深入对事物的认识。然而,思想政治教材中有的内容并不是按照上述规律编写,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被编排在第二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一知识点前移到第一框“市场调节”这一知识点之后,以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坚持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不能持久。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也是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 为了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不断提升能力,在《生活与哲学》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发现开始,回顾中国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的研制发射过程,通过探究,归纳出规律的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相互关系等哲学原理;再通过学生想象以探月为目的的“嫦娥计划”,进一步验证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效果就较好。
3.坚持感悟知识与提升境界相统一的规律
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学虽然具有教育性,但并不是说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提高了思想,养成了优秀的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在教学中出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泛化,而要寓德育于教学,教书育人。如在讲授《文化生活》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有轨电车难题”这一伦理学的思想实验,此实验中的两难涉及人对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取舍,既让学生掌握了教材知识,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关爱他人、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
(三)强化知识实践 彰显学科知识价值
学生生活的“具体、形象”与政治课教学本身的“抽象、形式”之间是有裂痕的,那么教师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顺利合缝呢?不妨让政治知识用于生活,变记忆、理解、模仿为应用,凸现政治学科的知识价值。笔者以为,强化学生知识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应用知识的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一种直观的教学环境,创设目的是为再现书本知识作铺垫,因而必须具有开放性。所谓开放性,一是要形成问题意识,给学生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一个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状态等),促使他们努力思考,分析内化,提升认识。二是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或发现自己原有的认知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追究其中原由,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观念;或察觉到自己原有的各种认知之间出现的冲突,进而挖掘起因,寻找协调方法,形成正确意识或接纳千锤百炼的观念。如前文所述的“有轨电车难题”的伦理学思想实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境,再辅以其他现实案例,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即时应用所学知识。
2.营造实践知识的生活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当是一个以学生自己积极建构知识为主,以教师传授为辅的过程,并且,这种构建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他们不是直接简单接收信息,而是经过个性化的整合后,形成能够用于指导自己行为活动的图式。因此,政治课的知识价值只有在学生体验中才能得到认可。比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有关“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参与家庭的理财活动,计算家庭某一阶段的理财项目中有哪些类别,哪些盈利了,哪些亏了,原因分别是什么,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阶段的理财计划,如果可能,再和前一阶段作对比分析……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在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3.提供开发教材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是很多的,需要我们用学科知识的眼光来观察,细心发掘。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也可以成为学生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如笔者在高二开设的选修课《生活现象的经济学解释》,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高一《经济生活》和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基础上,试图通过基本的推理去理解并解释事物的本质。运用最基本、最普通、最通俗的经济学常识,比如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等。该课程没有教材,在第一堂课作简单介绍后,从第二堂课开始全部由学生准备生活素材,课堂展开讨论,课后编写分析案例。一个学期下来,整理形成了厚厚的一本案例集。这种由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若持之以恒,必能使学生在观察社会生活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有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体现所学知识的价值。
在新课改新高考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思维品质,才能获得高效的教学结果。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对课堂作过多生活色彩的涂抹,而应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提升政治课教学的“知识品味”,真正达成新课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