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建议
2014-11-28史关平毕学进
史关平 毕学进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现代农业物流作为一项农村发展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物流存在的诸如技术、基础设施、成本等多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物流;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53-02
引言
党中央多次提出,进一步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广泛的采用。实践证明,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探讨现代农业物流的相关问题,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成本,有利于中国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前现代农业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物流主体多元化、无序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农业物流主体多元化发展特征日益显现。然而,中国农业物流网络不健全、主体规模小等问题依然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农场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转制较难,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第三方农业物流规模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只能简单的提供一些简单的物流服务,与规模化、现代化的物流还相去甚远。
当前,中国农村具有独立产权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普遍缺乏,农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直接影响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另外,对农业物流主体的组织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规范,整体上还处于无序化状态,直接造成了农业物流的市场监管难度较大,不利于现代农业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整体上分析,中国现代农村物流基础实施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需要。这主要表现在:(1)农村交通网络尚不发达,在西南地区等偏远乡镇公路网络难以通达。 (2)从内陆运输、海上运输、空运以及铁路运输等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3)自动化、机械化、专用输送设备缺乏,现有的多数物流基地仓储落后,配套设施不全。(4)农产品物流基地在征地规划、土地出让、土地规划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三)农业物流成本较高
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左右,但是在中国,物流成本达到了20%,农产品物流比例更高,部分地区达到了30%。比如,粮食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占40%,鲜活农产品达到60%左右,甚至更多。这其中,既有物流利润和运输成本的因素,也有物流环境的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大多是单户经营的形式,农民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很难达到经济规模;农业供应链中产销结合不紧密,农业生产资料的分散采购和农产品的分散销售方式具有自发的盲目性,很容易导致物流设施利用率低,生产要素的供应时间长而不稳定。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基础农业物流利润下降,而中国长途贩运的农产品物流大多是以低级形态为主,农产品物流结构中低附加值产品居多,物流环节利润小。同时,由于路况不良的时间成本、交通秩序中如设卡收费等不良现象、市场准入的地方保护以及能源瓶颈的制约,无形中也增加了农业物流成本。因此,农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盟国家有些农产品的到岸价远低于中国农产品的产价。此外,不合理物流环境成本也十分突出。
(四)农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主要表现在:(1)涉农部门建立的一些农业信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农业市场信息,特别是农业物流资源信息不集中,发布与更新不及时,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导致农业物流信息共享度低,信息流通不畅。(2)农业物流缺乏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缺乏全国或区域性农业物流交换平台,缺乏农业物流信息采集渠道和技术标准。(3)信息技术还没有在农业物流中普遍应用,比如在农业物流业务中除商品条形码标识外,对由销售单元组成的储运单元、货运单元及其在物流流程中的位置都没有进行条形码标识。(4)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信息化差距大,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电子商务发展不足。(5)物流软件参差不齐,缺乏规范,缺乏评测和认证。(6)公共平台建设滞后,特别是与农业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还没有互联互通,如工商、税务、报关、商检、金融、保险等业务平台。
(五)农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有待提高
农业物流标准化滞后仍是制约中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一大瓶颈。原因是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基础类、技术类、服务类、信息类和管理类标准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物流标准化的运作依然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进行,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机制,协调性较差。目前,物流标准化实施的市场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行为仍相当普遍。比如,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不能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多式联运迟迟得不到大的发展;农产品保鲜、贮藏、运输标准数量不足,包装标准与设施标准之间没有协调,不少农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交叉重复,技术指标要求不一,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不配套;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空缺;适应加工的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不完善;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代表农业物流现代化程度的信息化标准严重滞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国际农业物流活动的通畅。
二、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强化政府调控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应该针对中国农业物流当前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中介组织的协调、微观主体的自身建设、公众的积极参与相结合,从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国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endprint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无论是体制还是促成农业物流模式的转换,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预,既需要有政策的指导,也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强制,以及必要的资源支持。
(二)完善农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政府信息导向和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利用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农业物流的客观要求。如果对有关农业物流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利用,就无法避免农资、农产品不合理流动现象的发生。目前,中国农业物流组织有很大一部分在产区的农村,客观上造成对铁路、公路交通及农资供给、农产品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了解或了解不准确。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大信息宣传、沟通的力度。首先,农业主管部门和铁路、交通等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布运输方面的信息,使各农业物流组织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和利用这些信息,有效地组织农业物流活动。其次,加强农业主管部门、铁路、交通部门及相关单位与农业物流组织的联系,相互沟通协调。最后,农业主管部门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手段广泛收集农资、农产品供求方面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并及时与有关部门和企业沟通、协商,为农业物流的合理组织创造条件。
(三)创建农业物流服务品牌
在逐步开放的农业物流市场上,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单纯以服务产品本身来竞争,追求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诉求。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都忽视自身服务品牌形象在市场营销中的建设和运作,真正能够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本土”物流品牌屈指可数,而农业物流领域的品牌则更少。先进的农业物流管理及农业物流现代化的优势最终体现在农业物流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上,要加快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就必须创建农业物流服务品牌,通过品牌获得服务溢价。对农业物流企业来说,首先,要强化品牌意识,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正确的品牌理念是创建品牌、占领市场的向导,应该符合时代和顾客心理的要求。其次,要确定准确且个性化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设计、塑造、发展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关键。农业物流企业要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在认真细分市场,遵循消费者导向、差异化、个性化和动态调整原则的前提下,选择目标市场,做出具体定位。从目前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趋势看,农业物流企业应该定位在专业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再次,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调整员工结构、优化员工队伍,强化员工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服务技术,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品牌具有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质量系列认证,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和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作业规范,使农业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实现系统化和科学化。
(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问题是制约中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也成为现代农业物流企业摆脱困境的出路。在政府的直接投入和大力扶持的同时,作为农业物流微观基础的企业也要加快自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竞争力。农业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在于增强技术创新主动性,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要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内涵,积极提高自身创新意识。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调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强调了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毕学进.望江县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16-32.
[2] 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模式及体系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3] 胡愈,柳思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组织形式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33-37.
[4] 王新利.试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J].农业经济问题,2003,(4):23-79.
[5] 王新利.论中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4):308-312.
[6] 胡愈,许红莲.现代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85-88.
[责任编辑 仲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