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专业化的路径探索
2014-11-27陈世文
陈世文
摘 要 教务管理专业化水平决定着高校教务管理质量,民办高校基于自身和外在原因,需要通过观念转变、制度和机制建设、文化氛围营造、去行政化等路径优化教务管理,提高教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6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4-0056-04
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教务管理活动要素和职能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相对较短,教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教务管理经验积累相对缺乏,专业化教务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快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专业化进程,提高民办高校专业化教务管理水平,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教务管理活动要素与基本职能
(一)高校教务管理活动要素
高校教务管理活动要素比教学管理活动要素涵盖面宽,包括事实活动层面的要素和价值活动层面的要素。事实活动层面的要素包含教育业务管理、教育事务管理、教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等。前两项属于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中,教育业务管理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三方面;教育事务管理包括教学基本条件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学生学务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教务服务机构管理等五个方面。价值活动层面的要素包含教务管理观念、教务管理目标、教务管理效能等。
从教务管理活动构成要素看,教务管理活动几乎涉及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既包括某一具体高校教务管理理念的构建与贯彻、行为目标的确定、管理制度的建设、教研教改的组织与实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又包括人才培养过程的组织安排与管理指导、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使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考核等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功能及整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部分具有“专长”的人即专门的管理者,实行专业性的管理。
(二)高校教务管理职能
高校教务管理具有管理职能的共同性,也存在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高校教务管理的特定对象和活动规律决定的。教务管理的职能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组织与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等六个方面。
从教务管理的职能看,教务管理不仅负责全体学生的学业培养和管理,而且负责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不仅负责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且负责教学资源的调配以及校内校外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这就客观地要求教务管理者深谙教育教学规律,通晓教务管理理论和业务,掌握管理技巧,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一个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管理人才或者管理团队。
二、高校教务管理的专业化
专业化则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状况和水平。管理专业化是指如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使管理者逐步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的管理人才。直接目的是提高管理者素质、水平和能力以及培育管理者专业地位。专业化管理是指由符合专业标准的专门的职能机构和管理人员实行专业性的管理。核心思想是由专业人员实施管理。直接目的是回避和防止外行管理,维护管理者权威地位,提高管理效率。
教务管理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所谓教务管理专业化,就是教务管理人员及群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务管理群体为争取教务管理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务管理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教务管理人员及群体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务管理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务管理群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务管理职业的专业地位确立和提升的过程。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推进教务管理专业化的过程中,既要强调教务管理者个体的专业发展,又要提高教务管理者群体的整体专业管理水平,还要重视教务管理职业专业地位的确立和不断提升。
三、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专业化进程非常缓慢,符合教务管理专业标准的专业化教务管理队伍尚未形成。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教务管理观念落后。很多人认为教务管理无需经过长期专业教育即经过较长时间学习和训练的专业人士担当,只要是做过行政领导的或做过教师的人,都可以胜任。于是在安排和聘用教务管理领导和工作人员时,不问专业和出身,只要学历或职称满足条件就可以上岗。二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发展落后。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帮助人们系统习得教育管理知识。广大师范院校仅仅在完成培养教师的任务,而没能担负起培养教务管理者的责任。三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问题。2013年,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搜集了广州地区6所民办高校(其中,2所本科院校、4所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教务管理的专职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
调查显示,6所民办高校教务处负责教务管理的专职人员总计69人,平均每校11.5人,按每校平均在校生7000人计算,教务管理力量相对不足;从教务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和教务管理工作年限看,35岁以下占50.7%,从事教务管理工作10年以下的占81.2%,属于年轻化管理团队,教务管理经验相对缺乏;从学科专业结构看,教育学类占23.3%,管理学类占15.9%,理学工学类占36.2%,其他学科类占24.6%,教务管理队伍专业性较差;从学历、职称结构看,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占60.9%,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仅占14.5%,专业化教务管理水平有限。
据大多数被调查者反映,教务管理者中,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管理专业训练的人不多,上岗后的专业教育和训练也很欠缺,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没有保障,工作重心只关注日常事务的管理,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学习运用教务管理科学知识、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作业。加上日常管理任务条块分割,业务局限于一隅,教务管理存在着较严重的非专业化问题。再加上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受学校办学成本控制影响,高水平、高层次教务管理专门人才引进和培养缺乏支持力度,内行的教务管理者缺乏,存在着教务管理水平低端化问题。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教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运作逻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这对专业化提出了诉求。一方面,要求民办高校加快教务管理专业化建设速度,提高教务管理队伍质量,确立教务管理职业权威地位;另一方面,要求民办高校提升专业化教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教务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四、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专业化的路径思考
(一)转变观念,建立教务管理者继续教育培养培训制度和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机制
首先,要树立教育管理专业化的理念。要在政府主管部门、民办高校内部乃至全社会对教务管理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不管学历职称高低、能力大小、素质好坏都能干教务管理的思想。把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到与师资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制定出专门的教务管理队伍建设规划。要像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那样培养教务管理干部,使他们成为精于教务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专家。其次,要加大对教务管理者的培养培训、接受再教育的力度,用制度作保障,在经费、时间、场所等方面给予持久支持。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还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务管理者培养培训制度和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机制,更没有设立专项培养培训经费。大多数教务管理者即使偶尔获得一些国内外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也会因为学习时间太短或学习训练内容不系统连贯,对专业能力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十分有限。各民办高校可将教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纳入“质量工程”、“创新强校工程”之中,统一规划,系统安排,重点建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务管理者继续教育培养培训制度和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机制,不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教务管理队伍整体专业水平。
(二)创造条件,营造教务管理专业化氛围,拓展教务管理者成长发展空间
从国家层面讲,应专门制定教务管理职业标准和执业准入制度、执业资质认定制度以及教务管理者技术职称评定的专门办法;应在国内师范类大学教育学学科下设置教务管理专业,加强该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并把师范类大学建设成为全国教务管理者培养培训基地。从民办高校层面讲,除了通过招聘引进,补充一些教育教务管理专家外,重点还应放在现有教务管理队伍的持续培养和专业水平提高上。通过营造教务管理专业化氛围,落实学习型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措施,选择“内修外培”的路径,逐步实现教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内修”是指通过学校内部制度化的学习计划安排或者激励教务管理者采取自修的办法,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教育规律及教务管理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方法与手段,并应用于管理实践;“外培”是指通过提升学历、出外进修、培训、交流等方式,促使教务管理者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务管理思想、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在“内修外培”的基础上,根据教务管理者的水平提升和进步程度以及管理效率周期性评价结果,在经济待遇、职务晋升、学术地位等方面给予认同,促使教务管理者安心工作,不断进步和发展。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者是学校教务管理活动的引领者,是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及教材建设、教研教改的发动机,这种作用决定了教务管理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吸收新观念、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成为精于教务管理和研究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变威权管理为权威管理,变外行管理为内行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教务管理者的专业化程度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必须由具有“专长”的人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排斥行政化的威权管理,推崇专家管理、内行管理,即权威管理;排斥不切实际的经验管理,倡导因地制宜的科学管理。在提高民办高校专业教务管理专业化水平时,首先,要去行政化,特别是负责教务管理的主要领导者一定是教育教务管理专家,是谙熟教育教务活动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务管理理念、知识和技术,统筹和驾驭能力出色的内行。其次,要依靠教务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来实现教务管理目标,即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再次,要建立教务管理效率周期性评价体系,观测专业化教务管理水平,检测教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评价教务管理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徐霞.论高校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高教研究,2011(1):119-120.
[2]陈明仁.高校院系学科创新教育与新课程设置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