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城市发展现状论新旧建筑的融合

2014-11-26

山西建筑 2014年29期
关键词:卢浮宫新旧金字塔

郑 毅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0 引言

山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市,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古建筑,也有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存而完整的事例,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的宝库”。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山西理应把旅游事业发展的蒸蒸日上才是,但现实却是,山西的大多数古建筑面临毁灭的结局。现在的山西,大到省会太原小到一些市县村都大兴土木,建别墅,盖高层,誓要向大城市看齐。时代发展,时过境迁,新时代的城市要发展,有新的规划方向,有新的建筑融入是无可厚非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建筑由横向发展转变为竖向发展是一种必然结果。怎样让新旧建筑融合,怎样保护一些有意义的古建筑和古居民区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课题了。

说起来,这样的问题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早在发展之初就有考虑。但现在一些新旧建筑的碰撞还是让我们不得不深入考虑这一问题。就像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从曹雪芹写完这本书后一直有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对其进行研究还专门有了红学一样,面对现阶段古今建筑的发展状况,一直也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在这样的大潮中,我只是对新旧建筑的融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成体统,纯是自己的一些思考罢了。

1 对于现状的一些简单分析

身在太原,就从太原入手考虑,太原的食品街对于太原人乃至山西人来说都不陌生(见图1),起初只是小商小贩们贩卖一些特色美食的一条老街,有一些明清古建的影子,虽然人来人往,但与人流相对应的建筑群却显得十分萧条,再建后的食品街有如重生,仿明清的建筑物焕然一新,古色古香的石雕街道及一些售卖车都十分应景,尽显浓郁的晋商文化。参照天津南市食品街的帽儿巷浴火重生成了古色古香的明清式食品街,但仅隔一个牌坊的钟楼街却仍然混乱不堪,只有抬头看时才会隐约看见残缺不全的绿琉璃的仙人走兽和隐于广告纸后孤独的吻兽。这样的反差确实不很合理,可以看到,现在的钟楼街也在不断升级改造中,但这样的一条街就要起一个过渡的作用了,一头是古色古香的食品街,一头是繁华现代的柳巷。如何连接好两种风格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了。

图1 食品街

2 对于建筑融合的一些个人观点

建设新建筑无非是扩建和插建,而历史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无论是哪种方式,新建筑的产生就好比在一件古衣上打补丁,怎样让这件古衣在保存价值的前提下仍旧光彩夺目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融合,现在有一种新的潮流叫做拼接,就是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东西拼接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反差,这样的处理当然也是一种美。我觉得古今建筑的融合总结起来可以有以下一些处理方法:

1)相互呼应,风格一致。

彭一刚说过:“形式与风格的处理对于群体组合能否获得统一影响极大。在一个统一的建筑群中,虽然各幢建筑的具体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他们之间必须有统一的风格。所谓统一的风格,即指那种寓于个体之中共性的东西。有了它犹如有了共同的血缘,于是各个个体之间就有了某种内在的联系,就可以产生共鸣,就可以借它——一种公约数而达到群体组合的统一。”

这里的呼应,指的是风格上,细节处理上等一些总体上的一致、统一。从天然利用大自然的以穴为屋到“茅茨土阶”再到现如今的高楼林立,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无非是技术的发展,人们审美的变化,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取决于哲学和科技的二元结合,哲学引起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不一样,科技引领整个建筑的向前发展。当新建筑和旧建筑在风格和细节上相互呼应时,虽然新建筑引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科技,但在高度、体量、材料、色彩、细节处理上相一致,这样就在大背景下并不会显得突兀,跳跃。反而会把新建筑融入旧建筑群中。

2)重点强调,淡化新建筑,突出旧建筑。

我们知道一些旧建筑的特点就是细节处理复杂,整体性较强,这时,当我们增加新的建筑时,就可以以简衬繁,让新建筑的立面处理的简洁一些,不要有太多的装饰,不要显得厚重,尽量在材质上运用一些轻质材料,利用一些金属材质或玻璃材质,让新建筑整体隐于旧建筑中,以简单的立面,清透的感觉来显示出旧建筑的历史感,厚重感,让旧建筑的细致更显得精致。就像在一些历史遗址附近不让建超高的建筑一样,要服从旧建筑的整体。

3)新旧对比,以反差来表现时代感。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才会引起建筑物的发展和改变,有了科技的支持,建筑才会发生改变,就像人类的进化一样,从四肢行走到双手双脚,只有学习了新的技能才会褪下一些多余的,繁复的东西。从商朝开始出现的斗拱,经历了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到最后的元明清,从最初的满足建筑梁柱承托功能需要到逐渐演变成由简到繁的纯装饰性活动(见图2),既依赖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也有人们审美的变化作用,当然还有一些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

有进步才会有发展,有新的血液才会一直有活力。当新旧建筑的反差处理得当时,就会形成上文中提到的拼接效果,在服装领域,拼接也是一种风格。贝聿铭在卢浮宫博物馆的U形广场中,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大厅(见图3)。这个水晶般的金字塔富有现代的简洁美,它与古老的卢浮宫交相辉映。金字塔的外形首先是极富历史韵味的,它取材于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有悠久的历史时代感,这点符合博物馆外观设计的要求;玻璃结构的搭建,有一种晶莹剔透的通透美,与古老的卢浮宫交相呼应,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冲击,效果也非同凡响。这样透明的玻璃结构不会遮挡卢浮宫原主建筑的外貌,而“玻璃金字塔”实际上是“露现水面的冰山的顶部”,是通往地下博物馆的大厅入口。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古老形体,不仅比卢浮宫更古老,同时也比它更新颖。这样的成就就是一种成功的碰撞。

图2 周至南北朝斗拱形象

图3 玻璃金字塔

3 结语

粗略的总结了一下新旧建筑的融合情况,不精彩也不甚准确,甚至有些重复,不过都是一些自己的理解,有些没写到的地方也请大家见谅。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论是之前的历史还是现在的发展,亦或是以后的进步,只要人类仍然存在,就一定会有建筑的发展,新旧建筑的融合这一话题也一定会一直存在。处理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完善,希望以后的建筑会越来越近人。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菲利普·朱迪狄欧.贝聿铭全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卢浮宫新旧金字塔
“金字塔”
卢浮宫开通线上版
卢浮宫邮政局改造
耕读事 新旧人
Great Vacation Places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新旧全球化
海上有座“金字塔”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