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度假酒店地域性设计手法探讨

2014-11-26

山西建筑 2014年29期
关键词:景观建筑设计

卢 瑶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3)

0 引言

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王国维的“霜露千秋木叶丹,远山如在有无间”,中国人的思想里从古至今始终萦绕着一种渴望返璞归真的情愫。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远离喧嚣城市,寻找一处放松身心的场所,已逐渐成为国人生活中必须的一环。在这种物质和精神文明双重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的旅游业迅速升温,一大批旅游度假酒店顺势勃兴。

1 度假酒店地域性设计的意义

酒店,又名旅馆、宾馆等,在古时功能为单一的为外出的人提供住宿餐饮的场所。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酒店功能日趋复杂,增加了旅游、通讯、商务、康乐、购物等多种服务,酒店的类型也愈加多样化,相继出现了商务性酒店、经济性酒店、会议性酒店、度假酒店等多种类型,每种酒店根据受众人群的差异而各有侧重。其中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度假酒店建设呈现越来越热的趋势。

所谓度假酒店是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并为其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与游乐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酒店,大多建于滨海、山野、湖泊等自然风景区附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不同的地域特征带给游人的感受也千差万别,而身处其中的度假酒店则承载着将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与物化建筑相融合,并通过一定场景的营造提供以游人某种全新生活经历以及心灵感受的功能。

然而酒店建设热潮伴随的往往是千人一面的建筑形式以及对环境的严重忽视。这种在浮躁态度下产生的建筑是对自然的破坏,反之与自然的脱节也造成了建筑自身吸引力的下降,必然不能满足度假者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地域性设计是引导度假酒店建筑从量变到质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所谓“地域性”是对传统的回归、文化的传承。具体到建筑领域,地域性建筑的含义比较广泛,内容也涉及到居住、文化、商业、酒店等各个不同建筑类型。单就度假酒店的地域性而言,笔者认为广义上是指度假酒店与其所在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即综合利用建筑所处环境、气候、历史、人文等对建筑的影响,积极采用本土工艺、材料,通过现代建筑设计原则和手法,营造一个能够带给度假者不同身心体验的天人合一的氛围。

概括起来,影响度假酒店建筑地域性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及技术与材料因素。本文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以福建西航鸳鸯湖旅游度假酒店设计为例,通过总体布局、空间形式及建筑造型等多方面对度假酒店地域性特点进行初步探索。

2 地域性特征在设计中的运用

福建西航鸳鸯湖度假酒店项目选址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临近白水洋风景区,以风光秀丽的鸳鸯湖为依托。由于用地周围交通系统发达,距离宁德市区车程1 h,距离福州市车程2个多小时。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度假酒店的受众面主要以自驾为主的城市休闲人群。故建筑设计的宗旨在于打造一个能使游人在短暂的旅途中较易获得充分的身心放松的场所,即具有“归属感”的场所。这里所谓的“归属感”是指人们通过与以往生活经历的比较,对于某一陌生场所的安全性、舒适性、识别性的判定。因此将建筑作为载体,环境作为主要观赏对象,将所有的设计元素融合到所处地点的自然环境中,正是本次度假酒店地域性设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1 与环境肌理的契合

度假酒店的总体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怎样掇山理水,最大化利用现有地形和景观,避免对自然环境过多的干预破坏就是地域性设计的关键。鸳鸯湖度假酒店地处群山环抱的鸳鸯湖景区,是以鸳鸯湖为卖点的山地形滨水度假酒店,故建筑与地形,建筑与水的关系是项目地域性的最主要体现。为实现三者的统一,设计对于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空间采取了不同处理手法。

首先项目用地南北向长东西向窄,环抱着东部的鸳鸯湖。为了充分利用湖面景致,保证每一栋建筑均有良好的观湖景观,建筑总体布局顺着湖岸线呈曲折舒展的姿态(见图1)。

图1 鸟瞰图

其次由于福建宁德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少严寒夏少酷暑。加之项目用地远离城市,依山傍水,四季气候宜人,故避免大面积对室内气候的人工控制,通过自然方式调节建筑内部气候是设计地域性的表达之一,而这种舒展且互不遮挡的布局关系可以充分利用山风的降温作用。同时为了配合项目用地,大部分建筑布置成东西向单廊式,临路侧为走廊,所有客房均面湖,既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又避免了西晒对室内气温的不利影响。

另外场地内部高差较大,局部高差达15 m左右。建筑局部利用地形高差设置错落有致的观景平台,既节省了土方量,又是对原始地形的忠实体现。同时观景平台又是最具滨水特色的过渡空间,不仅能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也大大增加了建筑空间的亲水性,这种丰富的空间层次将建筑、人与自然有机融合起来。

项目所处温暖的地域环境为建筑内部空间的开敞提供了可能。本方案把连廊设计成开敞式,这种室内外环境相互交融的交通空间,使游人即使在行走中也能充分感受到湖光山色。开敞的客房阳台提高了客房的通风散热效果,并形成较为私密且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观景空间(见图2)。

图2 沿湖效果图(一)

建筑外部景观环境是建筑与自然间的过渡空间,起到弱化人工干预对生态影响,使建筑与山水浑然一体的作用。由于用地紧张、湖面尺度小、建筑与水体近易产生压迫感,故景观设计的原则为就山亲水、少人为破坏。本方案景观地域性设计有几种手法:

首先是绿化立体化。在高低起伏的有限用地上形不成大面积的草坪绿地,所以方案充分利用高差形成的挡土墙、室外台阶,植以绿篱、灌木,形成具有空间感的绿化效果,使整个室外环境无论近景远景都充满绿意。

其次通过主要景观轴线生动串联起建筑与自然。一般来说大堂是酒店建筑的标志和灵魂,也是设计的重点。本方案以大堂空间为起点,设计了一条大堂—景观平台—湖心亭—无边泳池—鸳鸯湖—远山的主景观轴线,将建筑、外部人工环境和湖水山脉完美统一起来。同时游人可以通过通透的大堂、开敞的平台轻易欣赏到湖光山色,也表达了以湖为景观主角进行设计的理念(见图3);另外设计中各具趣味的景观要素,如无边泳池、亲水平台、游船码头、湖面栈道,都紧扣休闲度假这一主题,并充分体现滨水性。

图3 景观分析图

2.2 对历史人文的传承

地域文化广义的讲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而地域性建筑则是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项目地处具有悠久历史人文文明的闽东地区,其以翠郊古民居为代表的传统民居为本方案创作提供了营养和素材。但是地域性建筑绝不是对代表地域传统文化的建筑形式的简单延续与重复,而是用现代设计手法使看似“古老”的建筑焕发生机。方案核心建筑——主楼,采用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呈南北对称型。中间酒店大堂建筑气势恢宏尺度开阔,内部利用地形高差增加空间错落变化;通过连廊与大堂相连的南北合院式建筑,中间露天内庭环境优美私密,既是对传统民居院落功能的传承又有着分隔不同功能区域及调节气候的现代意义。华丽轻盈的屋檐、通透开敞的檐廊、光影斑驳的格栅、古朴淡雅的色彩(见图4),各种流传千年的建筑元素通过现代手法被重新组合,打造出一个既与时代同步,又经得起时间打磨的隐匿于青山碧水间的世外桃源。

图4 沿湖效果图(二)

3 结语

就像柯布西耶在《东方游记》中写过的那样:“我感到了回忆的快乐。我觉得这些见闻就像我身体的一个部分,我要把他们带走,永不分离”。比起古时单纯提供食宿的驿站,度假酒店在当代被赋予了“为度假者创造一种全新生活经历”的意义,这种经历往往在建筑与其所处自然环境高度统一时更加丰富动人。然则“取其形则易浮,取其意则易涩”,对原生态、历史、文化的过度传承反而是对现代建筑的掣肘。所以,正如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荣誉院长朱卓任在2004年首届中国旅游度假酒店国际高峰论坛中的发言“度假酒店应具有超凡的、非同寻常的结构性特征,应把地域性和现代感进行有机结合”,即站在客观的角度求解现代化设计与地域性设计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寻得一条真正意义上地域性度假酒店设计的创新发展之路。

[1]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统计年鉴(2003)[Z].

[2][英]费雷德·劳森.酒店与度假村——规划、设计和重建[M].王小兰,译.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3]吴晓梅.度假酒店迈向高水准——中国首届旅游度假酒店国际高峰论坛综述[R].2004.

[4]甘 露.度假酒店地域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5]梁 薇.旅游酒店设计的地域及文化象征探讨[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

猜你喜欢

景观建筑设计
景观别墅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火山塑造景观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沙子的景观
建筑的“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