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及耳穴按压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2014-11-26姚晓玲王瑞丽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产痛腹式无痛分娩

张 敏 姚晓玲 李 莉 王瑞丽 石 光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061001)

1 一般资料

本组210例均为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分娩初产妇,平均年龄26岁。

纳入标准:初产妇,胎位正常。

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内科及产科合并症,双胎妊娠,剖宫产指征。

按随机法分为2组,即针刺组105例,呼吸法组105例。

2 观察方法

2.1 治疗组

以针刺及耳穴按压,针刺时取穴如下:双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肩井、内关、合谷、独阴,耳穴:神门、子宫、内生殖器、耳迷根、腹、脑等。针刺三阴交:采用2寸毫针,直刺,深长腹式吸气时进针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穴:采用3寸毫针,直刺,深长腹式吸气时进针实施补法,合谷:深长腹式吸气时进针提插捻转补法,针刺太冲、内关:采用2寸毫针,直刺,施补法。肩井、至阴、独阴穴采用浅刺、轻刺。耳穴:神门、子宫、内生殖器、耳迷根、腹、脑穴,用王不留子胶布粘贴穴位。所有穴位均以得气,出现酸、麻、沉、胀感为宜。在潜伏期开始,耳穴准备好,潜伏期疼痛时丈夫轻按压耳穴,以神门穴为主,嘱其睡眠;活跃期由针灸医师按压耳穴,以神门穴为主,进入活跃期后产痛加重时实施针刺以上穴位,产痛缓解休息;产痛加重再实施针刺以上穴位,产痛缓解停止,再次产痛加重再实施针灸手法加之耳穴按压至第二产程开始。

2.2 对照组

活跃期产痛开始时指导产妇深长腹式呼吸,发出“夫夫、哈哈”的声音,产痛缓解停止,再次产痛加重再次深长腹式呼吸发出“夫夫、哈哈”的声音以缓解产痛,不实施针灸及耳穴按压。

3 观察结果

(一)针刺组与对照组在镇痛前后Keele标尺图评级结果见表(1)(Keele标尺图评分法:以10cm直尺,上面标有百分比刻度,讲明100%为疼痛,75%为稍缓解,50%为缓解,25%为基本不痛,0为不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直尺上指出相应的部位,评分在宫缩间歇期进行。)

表1 针刺组与对照组镇痛前后Keele标尺图评级结果比较

由表(1)得知针刺组镇痛后1小时及宫口开全时镇痛有效率为8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二)针刺组与对照组产程的观察见表(2)

表2 针刺组与对照组产程比较

由表(2)可知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组能明显缩短产程。

(三)针刺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的观察见表(3)

表3 针刺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由表(3)得知针刺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四)针刺组与对照组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的比较见表(4)

表4 针刺组与对照组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的比较

由表(4)可知针刺组与对照组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针刺组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

(五)表(5)β-内啡呔治疗前后或相应时间浓度改变的比较(单位:ng/m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针刺组 105 1122.02±512.85 1507.92±274.71对照组 105 2070.18±571.86 1315.71±519.99

由表(5)得知针刺组能明显提高产妇β-内啡呔的浓度(p<0.05),提示针刺组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疗效确切,可靠。

表(6)5-HT治疗前后或相应时间浓度改变的比较(单位:ng/ml)

由表(6)得知针刺组能使5-HT的浓度增加。

4 讨论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无痛分娩方法主要有药物镇痛法和非药物镇痛法。药物镇痛法包括全身用药(非麻醉性镇痛药和吸入镇痛)和椎管内神经阻滞:非药物镇痛法包括心理镇痛、无痛分娩仪、经皮电神经刺激及针刺镇痛[3]。药物分娩镇痛效果肯定,但由于医疗设备及卫生人员的配备欠缺,药物的负面作用及使用的禁忌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具体表现在引起运动阻滞,从而影响产程,以及对胎盘血供、胎儿循环、分娩方式等的影响,如增加剖宫产率、低血压、新生儿脐带血酸中毒等。相对而言,非药物分娩镇痛操作简便,对母婴影响较小,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非药物分娩镇痛虽镇痛不全,但能降低疼痛级别。其中,心理镇痛费用较高,无痛分娩仪镇痛效果欠佳,经皮电神经刺激干扰胎心监护仪,而使使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自然疗法的盛行,针刺镇痛因其确切独到的疗效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4],但镇痛不全,耳穴按压方便简单,转移产妇注意力,呼吸法镇痛方便但镇痛不全,我们采用针刺加耳穴按压分娩镇痛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不辅用任何麻醉性药物,保持产妇的清醒状态,且避免运动阻滞,不使产程进展受阻,并能缩短产程,不干扰母婴的生理功能[5]。

针刺有镇痛及催产作用,针刺及耳穴按压用于分娩镇痛,产钳率低,减少产妇因惧怕产痛而选择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能有效减轻第一产程分娩疼痛,与呼吸法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能缩短产程。本方法能明显提高产妇外周血中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浓度,所以针刺及耳穴按压作为分娩镇痛手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镇痛效果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其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中枢镇痛系统与对子宫的直接作用共同实现的,此法无副作用,无创伤,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易于被病人接受,在某种意义上,可代替麻醉止痛药的使用,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向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 姚天一,等.穴位注射减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 32(8):496

[2] 郝双林,等.临床疼痛的观察方法极其评价.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学分册1993,14(4):228

[3] 曹泽毅.分娩镇痛与无痛分娩[J].中华妇产科学,2001,36(13):9[1]

[4] 吴让香.镇痛分娩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 2002,17(2):320-321

[5] 王风英,等.针药复合应用在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4):225-226

猜你喜欢

产痛腹式无痛分娩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分娩能否“痛改前非”?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及焦虑心理的影响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改良腹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