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配合项部夹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
2014-11-26赵树森李文佳
赵树森 李文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近年来颈椎病呈现高发、年轻化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更是其中主要证型。CSA是因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病变的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健康的常见病,本文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项部夹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CSA的临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骨科门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5.5岁。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39.4岁。病程均在3个月~2年之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和1992年第二次青岛颈椎病专题会议纪要所确定的诊断标准:曾有猝倒发作,颈性眩晕;颈椎X线片显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局限痉挛性狭窄;旋颈试验阳性。
1.3 排出标准
眼源性、耳源性眩晕及椎动脉Ⅰ段和Ⅲ段受压所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严重高血压病和心脑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神经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颈夹脊部阿是穴封闭 采用丹参注射液4ml,一次性5ml注射器配5号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刺入皮下,进针寸许,加以缓慢捻转,有酸麻胀感且回抽无血之后缓慢注入丹参注射液3~4ml,注毕以针刺处为中心按揉5分钟,促进药物吸收,隔日一次,每次注射取一穴,7天为一疗程。(2)中药内服 使用自拟方剂以左归丸加八珍汤为基础加减,临床辨证分型,肝阳上亢者加钩藤、杜仲、石决明,痰浊中阻加半夏、厚朴、茯苓,气血亏虚加黄芪、白术、首乌,肝肾不足加巴戟天、补骨脂,气虚血瘀加赤芍、姜黄、黄芪等,均为免煎颗粒,日3次饭后口服,20天为一疗程。忌辛辣、生冷、海鲜等。
2.2 对照组
颈复康颗粒(承德颈富康药业,国药准字Z13022204)一次一袋,一日2次,20天一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评价
参照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2]拟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比较结果见下表
2组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颈椎病一般属于中医学的“痹症”、“眩晕”等范畴,主要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逐渐衰败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虚证为主,主要为肾气虚,又因乙癸同源,故本病的病机主要在肝肾两脏,由于肾气虚、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痹症”、“眩晕”。现在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肥大、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等压迫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而出现的因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本方法以益肾蠲痹法为治疗原则,自拟方剂以左归丸加八珍汤为基础临床辨证论治加减,本方顾及气血,添精补髓,滋养肝肾,主治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症。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益精添髓;山药健脾养阴、益气固精;山萸肉养肝补肾、育精添髓;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白芍养肝阴、调肝气、缓急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除痹,通利关脉;川芎为血中气药,可上行头目,祛风止痛;葛根用于项背强痛,肌肉挛痛;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用于眩晕头痛;鹿角霜温肾助阳、补益精血;醋鳖甲滋阴潜阳、清热息风。诸药合用,气血并兼,益肾添精,活血通络,蠲痹止眩。
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调节全身阳气,维系经脉元阳;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循行路线上分布着脏腑的背俞穴,且督脉与膀胱经相互联络,共主一身之阳,项部夹脊穴又位于督脉与太阳经之间,故通过刺激夹脊穴可使督脉及膀胱经经脉畅通,气血运行自如,阴阳调和。就其解剖部位而言,夹脊穴下有相应的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相应的动脉静脉丛,刺激夹脊穴可缓解颈部肌肉挛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且能改善颈部的微循环状态,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调节作用,能改善组织的缺血和缺氧状态[3]。阿是穴为局部选穴法,古书中记载“以痛为输”、“以痛为效”,现多用于治疗痹痛。
丹参性苦,微寒,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之功效。《妇人明理论》曰:“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注射可使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降低,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下降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作用[4],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减轻血管痉挛[5],还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流,增加血供量,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状况,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了脑血流量[6]。本方法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显著提高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
[2]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854
[3] 颜少敏.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推病89例〔J〕.中国针灸,2007,27(2):83
[4] 李承珠,杨诗春,赵凤娣.丹参抑制体外血栓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上海第一医院学报,1979,3(6)
[5] 冯愉态,陈再智.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01,14(14):778-780
[6] 乐旭华.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3,1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