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2014-11-25焦丽爽
焦丽爽
摘 要: 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提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教育教学重心已逐步由“量”向“质”转变,有效发挥教育教学对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评价体制,保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得以有效调动。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考试方式 教学评价 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和勤于实践,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着重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时代特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教育教学重心已逐步由“量”向“质”转变,有效发挥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新时期课程改革提倡以孩子们的发展为本,提导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虽然我们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现在仍然面临不小挑战。教育被人为缩小为教学,教学被曲解为应试,应试被误导为机械性练习,练习被风干为大小考试,考试被浓缩为分数,分数被认为素质。
在应试教育的大棒下,相当一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日常训练仿效各种考试,忽视了课本知识的考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人太过急功近利,不注重课本学习,几百万考生只瞄准中高考,向中高考拼搏奋进,导致课堂教学变成了模拟练习课。教育教学评价要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实际情况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老师有没有水平,学生分数就是最好证明。不是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吗?
教学评价的不科学严重制约了教学的发展,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使本应愉悦、和谐、快乐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枯燥、单一的试题训练,毫无趣味可言。有一句话能够非常准确地形容新课改现状:素质教育口号喊得震天响,应试教育做得坚又牢。放眼现在的教育教学管理,大会小会高唱减轻孩子负担,私下里却拼命地留作业和补课,甚至放学还要进行有偿家教,这些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教育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评价制度。对于我们来说,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很容易挫伤积极性,尤其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新老师,可能在平均分上不能超过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但我们不能认为新教师不行。教育教学是一个综合性活动,绝不能仅仅以平均分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再说少二分或者多二分,教师教学的能力有多大差别。分数只是一种结果,它不能全权代表老师和孩子的素质。新课标提出了从三个维度制定教育教学目标,从多个维度全新而又正确、学科制定评价策略,这是促进素质教育得以有效落实的有力保证。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评估,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这样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努力完善自我,使从事的教育事业变得更加卓越,让新课程改革更加符合学生健康成长?更符合素质教育?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探究创新能力、心理健康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以加重学习负担为代价,学习过程不能以大量单一机械的作业和训练为主,不能剥夺学生读书、思考、探究和实践的时间。升学考试评价要为招生学校提供全面科学、准确、可信和区分度高的学生信息,考试评价综合化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考试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外,还要对他们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简单的试卷考试显然不够,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辅之以口试、面试和成长档案等多种评价方法,科学有效地反映学生成长的过程和发展情况。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水平,不是单一地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学生双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创新能力。对他们的评价要突出学习思维方式、人际交流、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潜力,关注下一阶段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面向所有学生,关注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变化。
评价要关注学生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收集学生的发展信息和数据,根据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课堂教学开展有效评价。
评价要改变对教育教学质量观的片面认识,真正让“综合”、“个性”、“探究”、“素养”、“创新”等关键词“走进”评价体系。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教育教学重心已逐步由“量”向“质”转变,有效发挥教育教学对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具备改革、探究和创新能力,从自我做起,从教学中点点滴滴做起,努力促进教学评价制度的创新,用教学实践落实素质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