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途径与学习策略探讨
2014-11-25张义韦文广覃勇荣
张义 韦文广 覃勇荣
摘 要: 正规环境教育的局限性显著,同时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意识低下,因此有必要在该地区开展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实施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编写各种乡土性、专题性环境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完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平台;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的队伍建设。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问题为基础;行动为导向;双向交流;终身学习过程。
关键词: 非正规环境教育 农民 西部地区 教育途径 学习策略
从实践途径划分,环境教育可分为正规环境教育和非正规环境教育两大类,正规环境教育主要指学校里开展的环境教育,即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教育体系,通过在相关学科教学、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价值观、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非正规环境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体系以外,针对不同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所开展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环境教育活动。非正规环境教育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环境继续教育,包括时间维度中的终身环境教育,空间维度中政府、企业、NGO、家庭、社区、新闻媒体、各类环境教育场所开展的社会环境教育。根据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可将非正规环境教育分为成人非正规环境教育与未成年人非正规环境教育。目前学界对正规环境教育的研究较广较深,对成人非正规环境教育研究较少,对西部农村成人环境教育的研究更是罕见。本文从必要性、主要途径、学习策略三方面探讨西部农村成人非正规环境教育,以期有益于该地区环境教育的推进和该研究领域的深入。农村成年人就是指农民,因为农民是一种职业,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谋生的人,所以农村的未成年人不能称为农民(一般属于学生群体),因此下文使用“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这种更通俗的表述。
一、开展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正规环境教育的局限性
中外的环境教育实践及其跟踪评价表明,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的过程中,学校的正规教育功不可没;但是总体来看,正规环境教育的作用,其时间是不可持续的,其影响程度是有限的。英国的一项调查说,在对接受过学校正规教育的230余名成人中,10%的人认为学校教育对他们的环境意识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几乎从未提到小学的教师和课程而把在童年时期的形成环境概念的主要途径归结为:户外活动;朋友、父母、祖父母;电视,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环境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基本课程与教学方法上存在矛盾。环境教育需要专门的课程和特定的教学实践,需要跨学科的、灵活的探究方式。这与现在的学校课程趋向于注重学科基础和抽象理论等发生矛盾。第二,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更强于学校所精心设计的关于学生的环境认识、意识、关心和行动的教育计划,而且学校对这些社会、生活的种种因素未加考虑。
总体而言,我国基础教育还是表现为应试教育,而在经济文化落后西部农村更是如此,而环境教育是典型的素质教育,由此也就决定了当前我国尤其是西部农村的正规环境教育基本上还是应景式教育,因此在西部农村开展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也就很有必要了。
(二)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意识低下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它包括人对环境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环境意识是影响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主观条件,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和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全民自觉参与,而全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基础则是公众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通过对广西宜州市洛岩村、六坡村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环境意识低下,主要体现在:(1)环境知识贫乏。例如,在问及“什么是温室效应”时,能正确回答的只占总样本人数的8.2%,回答完全不正確的占到了总样本人数的86.9%;对于“什么是白色污染”,回答正确的只占总样本人数的5.4%,回答完全不正确的占总样本人数的67.5%。(2)环境保护态度不成熟。当问及“你愿意支付环境保护费用吗”,87.1%选择“不愿意”,只有9.3%选择“愿意”。调查样本中,只有8.9%的人“愿意义务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而不愿意的高达80.4%。(3)环境保护预期水平较低。调查中发现,总样本人数的89.5%选择了“随手丢弃”废电池;选择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6.3%;只有11.5%的人表示在购买洗衣粉时会首先考虑选择无磷环保类型的洗衣粉。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意识的淡薄说明很有必要在该地区开展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
二、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编写各种乡土性、专题性环境教育教材
各类环境教育教材是开展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有效载体,教材中诸多丰满的案例可使读者实现与周围生活的链接。针对西部农村实际,可以编写如下乡土性、专题性教材:(1)《环境与健康》。主要介绍当地乡镇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途径及防治,同时通过图片等形式列举大量国内外环境污染的实例。(2)《农村环境保护》。主要介绍我国农村及当地环境现状、恶化原因,农药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及合理施用,化肥、禽畜养殖等对水体、土壤的污染及治理措施。(3)《环保小常识》。结合农村日常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生活中的环保小常识和环保生活理念,如: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多使用菜篮、布袋等可以重复使用的工具;多步行、骑自行车,可减少空气污染、交通堵塞、土地占用;节约用水、用电,减少重要资源压力;使用可由微生物分解的肥皂,少用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洗涤剂;少用农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可通过张挂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挂图、制作村头板报、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等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可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村头大喇叭等宣传媒体,播放环境教育题材的乡村短剧、纪录片及宣讲环保政策、法律条文等;可组织新闻工作者或环境教育宣讲团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剖析案例、宣传典型或其他艺术形式引起广大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强化农民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主体性意识,引导农民发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
(三)完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平台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培训机构建设。可依托县农干校对乡村干部、农技人员进行生态知识轮训;可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夜校、农村周末课堂、定期村民大会教育等机制,从农村学校或乡镇干部中遴选教员,利用闲暇时间对村民开展环境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所)。尽多建立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经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站,并在各村建立村级服务站或开通乡镇科技服务车,利用该平台加大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科技的推广、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和环境技术运用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保障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也是对农民直接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平台。村委会成员要倡导并带头创建生态文明村,要组织村民学习相关生态环境知识,要开展带有环境教育的群众活动,要深入农户、走向地头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四是开展农民环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围绕“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开展农村卫生、绿化等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环保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建好农村自然保护区、生态园等农民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通过环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层次,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农民接受环境教育的平台之一。
(四)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的队伍建设
第一,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培养。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是对农民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其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生态环境决策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优劣。第二,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乡镇企业领导者的培养。农村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其环境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员工的具体行为和价值取向,在引导企业走向生态生产、教育员工维护好农村的生态平衡、保护好农村的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加大西部地区农村环境科技者的培养力度。农村科技服务站日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推广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事生产技术培训、服务的工作者成为农民教育的重要生力军,进一步加强其环境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培训,对开展农民环境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学习策略
(一)问题为基础
成人学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成人过去的生活经验。一般认为,成人只有在需要解决来自生活经验中的问题时才有学习的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西部地区农民非正规环境教育时,要设置与他们生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是教育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根据笔者调查与观察,西部地区农民感兴趣的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主要有:(1)农药的过量施用、乡镇企业废弃物排放与当地人健康的关系;(2)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洗涤剂、肥皂;(3)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4)化肥农药的使用、禽畜养殖、垃圾堆放、乡镇企业废弃物排放与周边环境恶化的关系。从这些方面设置情境契合了农民的学习心理,能有效强化学习效果。
(二)行动为导向
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并把这种观念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各项社会决策中。行动应该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从以往的环境教育经验来看,单纯的知识传授很难转变人的观念。因此,开展环境教育时,让农民接受他们感兴趣的环境知识和技能,并以之运用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中,将在他们心中建立比较持久的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三)双向交流
以往,很多成人环境教育都是单向的过程,即由指导者向学习者提供信息。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是学习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可能缺乏学习热情,而这一点恰恰是成人学习的主要障碍。因此要调动成人学习的积极性应该使单向的传授转化为双向的交流,这样成人学习者被更多地赋权,可以使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成人非正规教育的开放性,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与他人分享信息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笔者采用这种方式对农民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时,一开始农民们对这种方式不太习惯,但经过引导和耐心询问,大家慢慢敞开话题,气氛逐渐活跃,农民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提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四)终身学习过程
环境教育不能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过程。这是由环境问题的特性决定的。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各种观念变化得很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地完成,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不断修正人们的态度、观念和技能,使行动向着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祝真旭,王民.非正规环境教育之基本内容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482-485.
[2]JoyA.Palmer著,田青,刘封译.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展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王素.成人非正规环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2):35-37.
[5]张义,韦少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必要性与对策探讨——以广西河池市为例[J].文教资料,2014(8):117-119.
[6]张义,张合平,李丰生.近年来国内农村环境教育進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17):427-43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成人环境教育研究”(2010C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