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民健身与高校群体活动
2014-11-25李太行
李太行
摘 要: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学校体育对社会全民体育起着奠基的作用。作为学校体育最后阶段的高校体育,要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就要结合实际,实现群体工作的科学化,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达到提高全体学生与职工健康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普通高校 群体工作
健康的身体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展现,学校教育要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是国民健身教育的基础,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直接与社会体育接轨,怎样才能使高校体育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贡献,是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一、普通高校群体工作
高校群体工作是学校体育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包括全体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又包括全体教职工的闲暇体育活动。有些高校只以教学与运动成绩评价高校体育工作,对于群体工作,则是说得多,做得少。在实际工作中群体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的,忽视了群体工作的质量与内涵,使体育教学与群体工作出现了不协调。这样不仅影响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而且严重影响高校体育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最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即将施行就是为了我国整体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完善;掌握中国大学生体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而建立的完善保证体系。因此,在高校体育工作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高校群体工作新思路,加强高校群体工作的管理。提高群体工作质量,激发全体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广大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锻炼,养成锻炼习惯,完善自生发展,将体育锻炼伴随终身。
二、加强高校群体工作,促进全民健身
1.完善学校群体管理办法,科学合理有效的群体工作实施计划,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果。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一般要多于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因此,必须借助全民健身的契机,调动学校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围绕全体学生和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建立行之有效的群体工作管理系统。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是学校群体工作的主管部门。在群体工作管理系统中,它应根据全校师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出相应政策性的制度与文件,提供给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操作执行。各部门应该按照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的制度与文件,相互协调、配合开展工作,齐心协力地提高全校师生的健康水平。
2.体育部在这个操作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体育部要配合主管部门落实好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分工,协调有序地开展群体工作。此外,体育部还应该制定具体的学生群体工作计划安排,把课堂教学活动与群体工作有机融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各项目俱乐部。根据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器材设备及教学工作安排,学生课余锻炼时间很难统一,应该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体活动。鼓励和辅导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建立专项俱乐部,体育部应该为每个俱乐部选派体育教师对俱乐部活动进行辅导,辅导教师每学期根据体育工作总体计划安排具有特色的群体的具体活动内容,促进学生群体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
(2)抓好早操与课间操活动。早操与课间操是学生课余身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集体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果安排合理则能对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单纯依赖体育部独立完成,则难度较大,因为这项活动需要学校团委、学生会、学工部等部门协同工作。只有整体合作,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例如:班级每天早操的组织管理工作需要班级辅导员完成;班级的早操活动形式与内容需要体育部协调掌握;检查工作需要校团委、校学生会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和奖惩措施,经常性地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和鼓励。
课间操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应作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硬性规定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加快,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这将延长学生伏案学习的时间。利用课堂有限休息时间,开展课间操活动,可以改善学生长时间伏案学习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为了使课间操活动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体育部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全校性的广播操比赛,也可以考虑将广播操比赛成绩纳入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中,作为对相关单位的一项工作考核。
(3)完善课堂教学内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制度,课余体育锻炼与竞赛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是指在學生课堂之外的体育活动中,有固定的体育教师、具体的辅导时间、内容及场地安排。开设体育的班级,每周一般安排一次体育课,同时还应该安排一次课外辅导。合理安排活动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强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提高运动技巧,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调查数据表明:不开设体育课的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多会出现明显下降态势,这一事实迫切要求我们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实践表明,课余体育锻炼与竞赛相结合能是改善高年级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有效方法。通过兴趣引导、支持鼓励他们组织各种体育协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与满足感,为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奠定基础。
3.校工会应该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体育部配合,结合学生的群体活动,组织适合教职工自身锻炼的体育活动内容,以及重在参与的一些竞赛游戏。此外,要组织一些健康保健讲座,让教职工树立“健康精神寓于健康体魄”的意识,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中。
4.校医院是广大教师员工和学生健康监督机构。应配合学生群体工作与教职工体育活动,做好师生体质与健康的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师生体育健康档案,为学校全民健身领导组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三、结论与建议
高等学校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应搞好学生与教职工两方面的体育活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开展,加强宣传工作,实现高校群体工作的科学化、目标化管理,密切高校各部门、各系之问的联系,充分调动积极性。体育部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为高校群体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2]陈晓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