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讨
2014-11-25田霞
田霞
摘 要: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利用学生的记忆特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效率,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教学方法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文化瑰宝,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练,充满画意。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一、指导古诗学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品味语言,首先要读懂语句,古诗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教师要做到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方法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品质。为学生创设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如介绍背景解诗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介绍诗人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题目的意思,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开展质疑讨论,让学生读懂诗意。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培养合作精神。从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学生的自读自悟能使得教学效率更高。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再采用讨论、评议、交流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体会感情,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增加古诗积累。因此,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充分体现自主性,拓展学生学习诗文的范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古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音韵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古诗以其特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最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古诗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的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其次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三、融情于境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十分深远,它往往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意义。在古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古诗的意境,加深理解。如贺知章《咏柳》中的千古佳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中,我们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做剪刀呢?”学生说:“春风轻轻地吹过柳条,柳叶响,仿佛春风正在修剪柳叶。”这样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能使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是誰在握着这把剪刀呢?”学生的想象进一步被激活了,是“春姑娘”“春天的使者”,还是“风婆婆”“春天的力量”“大自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创造的活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介绍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其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
2.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
3.运用直观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容易理解诗意。
4.丰富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感受了古诗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