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
2014-11-24梁亚峰
梁亚峰
摘 要: 从古到今,朗读训练一直都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但就初中语文朗读训练现状来看,开展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朗读训练缺乏正确认识,从而忽略朗读教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考压力逐渐增大,促使学生的读书声被教师的宣讲声淹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實际教学中提高对朗读训练的重视度,以此使朗读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朗读训练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但就阅读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来看,其效果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对此,提高对阅读训练的重视程度,采取多种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训练不容忽视。
一、通过朗读,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只有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自身创造力都不及高中生,这也是为什么初中生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学习兴趣不高的根本原因。相反,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对朗读极其热衷。教师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投其所好,尽可能多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指导,以此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主旨含义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此外,通过朗读文章,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充分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意境中,有如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产生浓厚兴趣,不再将语文学习视为负担,而是当成一种乐趣。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促使语文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指导朗读,给予学生美的感受
目前,被纳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比如说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多个方面表达了作者最真实的内心。对于这些优秀作品的朗读教学,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通过范读、讲解、练习、掌握等一系列环节,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优秀文章。首先是范读环节,此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情绪饱满、生动自然的朗读效果,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欲望。其次是讲解环节,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此环节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向学生讲解朗读时的要领,比如说词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读音的轻重及不同的语调等。为学生讲解完朗读技巧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练习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朗读技巧,更好地体会作者赋予文章的感情。
比如说朗读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间的两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按照这种方式阅读,能够将诗歌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同时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神话般的境界。
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地采取一种方法教学,则势必使学生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尽可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保持学生对朗读的新鲜感,培养学生乐于读、爱好读的习惯。就目前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取的文章特点和内容来看,教师可以采用范读、自由读、单读、齐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如诗歌类,句子短小,节奏鲜明,朗朗上口,适于集体朗读和个人朗读。叙事类的散文,可由学生独自朗读或轮流朗读;对话较多的文学作品,如小说、剧本,则需要分角色朗读,模拟各个人物不同的语调,不同的口吻。这样必能激发学生的极浓厚兴趣,争相朗读,进入角色。
四、结语
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使琅琅读书声充斥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学智.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J].语文天地,2012(14).
[2]徐扬威.阅读教学应加强教师课前朗读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2009(13).
[3]柯强.也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09(26).
[4]栾颖超.让琅琅书声充满课堂——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06).